護士節感言(精選3篇)
護士節感言 篇1
全市的廣大護士姐妹們:
你們好!
時光匆匆地走進粉紅色的五月,喜悅的心情伴隨著堅實的前進步伐,迎來了又一個護士自己的節日——“5.12”國際護士節。至此,我代表市衛生局向你們——全體常年戰斗在護理工作第一線的護士朋友們,致以誠摯的敬意和美好的祝愿,并通過你們傳遞我們對各位家屬的衷心
感謝,祝各位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護理工作是再平凡不過的工作,然而任何偉大的事業都包含于平凡的過程之中。在你們平凡、細微、具體、日復一日的勞作中,一個個虛弱的病體變得強健,一副副痛苦的表情離去,代之為放松、晴朗的笑臉:家庭因為你們而更加快樂、溫馨,社會因為你們而更加春意濃濃,生機勃勃。雖然三班輪轉,攪亂了你們的生物鐘,雖然失去了一個又一個和家人團聚白天、夜晚;雖然有時身體不適仍得堅持白班、夜班;雖然一次次的被誤解,讓眼淚偷偷地往肚里咽;但你們每每想到的是職責,是用自己的付出換來更加美好的人間。護士的崗位是用愛心與責任穿起的生命線,從宣讀護士誓言那一刻開始,南丁格爾的“生命之燈”就為護士開辟了閃光的“天使”之路,尊重生命、保障健康是護士永遠信守的鏗鏘諾言!
護士節感言 篇2
今天是護士節,我值后夜班。夜已經很深了,總算有了點空閑,因為是自己的節日,不免有些莫名的沖動,想起了你,便想和你說說心里話。
記得戀愛時,你說找個護士真好,溫柔、體貼,生病時還可以專職護理。然而,婚后你才體會到做護士家屬的無奈。新婚不久,你理想化地提出家務分工,你管買菜,我管做飯,爾后你擺出一付“男子漢大丈夫不為小事所累”的派頭,格守“協定”,寧可看電視或看報紙干等,也不愿插手燒飯做菜,結果只撐了幾天,你就難忍每日饑腸咕嚕,率先廢了“協定”。因為你的護士老婆能準時下班,對你來說是一種奢望。記得你三十歲生日那天,我答應下班回家給你做一頓好吃的,好好慶祝一番!結果你等到晚上8點我還沒有回家!因為那天科里來了好多個新病人,而且有幾個病情十分危險,我們全科護士都在加班呢!那天你自己煮了兩碗面條,剩下的那碗,在我回家時,已經糊了。或許,你自己倒忘記了,可我仍清晰的記得面條吃在嘴里的感受,當時我是強作歡顏、哽咽著吃下那碗銘心刻骨的長壽面!后來的后來,你干脆不再“望穿秋水”的盼我回家做飯了,再說,你也不忍看著下班后疲乏的我再進廚房啊!漸漸的下廚房也就是你的“崗位責任”啦!有同學來家聚會,總夸你的燒菜手藝,你半開玩笑的說:“呵呵,我家有個鴨司令啊!我是鴨子,她趕著我上架呢!”。也就是在這種環境里,你的廚藝才得以突飛猛進。可要感謝我哦!
繁忙的護理工作、沒有規律的生活,經常打破我們的出行計劃。你是有雙休日的,可醫院的休息沒有規律,有一次,好不容易碰到一個星期天是我休息,于是答應兒子去逛公園,結果那天早晨,接到科里的電話,有一批集體食物中毒病人送來,科里缺少人手!我記得那天兒子的嘴撅得老高的,他說的那句“媽媽不講信用!”讓我心酸,因為類似的情況,已經不止第一次發生了。那天下班到家時已經晚飯后了,兒子正依偎在你的懷里聽故事,桌上的飯菜是留給我的。我不知道你做了多少兒子的思想工作,他才安靜下來的。你總是開玩笑地說:老子、兒子同是天涯淪落人!
醫生一張方,護士跑斷腿!節日未必觀焰火,團圓桌前不團圓!不知道你從哪里找來的打油詩,你每次念這些的時侯,我都能看出來,其實,你嘴上毫無怨言,可是心里卻有著那份無奈。可是,你知道嗎?就在今年的元宵節,我看到了這輩子最美麗的焰火。那天我上責任班,臨下班我習慣地再去病房轉轉,突然發現15床病人的心電監護出現了異常波型!不好,是室速!我拉響了床頭呼救開關!一邊迅速準備著搶救器材!搶救小組很快成立!吸氧、輸液、除顫、吸痰…….搶救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一個多小時后,病人的心電漸漸恢復正常,神智也開始轉清,從家里趕來的家屬拉著我的手激動的說不出話。當我脫下白大褂走出病房,已是七點多了,看到街上人山人海,我才記起你和兒子還在等我吃元宵呢,而且講好要帶兒子去看焰火的。我急忙往家趕,可是大橋已經交通管制,車輛已不能通行,我只有擠過人群徒步回家,剛到大橋口,迎面來的龍燈隊伍又把我逼了回來,我正急得不知所措,喧鬧中依稀感覺手機鈴響,是你發的短信:“瑄,注意安全,我和兒子等你!你應該也在看焰火吧,讓我們共同注視此刻夜空的絢麗,不也是一種團圓?”隆隆的禮炮聲中,焰火此起彼伏,蘭江上空火樹銀花不夜天,而此時我的眼睛卻是濕潤的。
護士節感言 篇3
護士節感言———“病人需要是我最大的幸福”
“我至今沒有后悔自己的選擇。病人需要我們,這是我最大的幸福,感覺到了自己的價值。”xx市年齡最大的護士———90歲的李鴻全很平靜地說。
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中午12時許,xx市中心醫院護士和捧著鮮花、提著牛奶來到李鴻全老人家中為前輩慶祝節日。由于身體欠佳,李鴻全老人只能坐在床上接受同行的祝福,而李鴻全的老伴宋學波早已站在門口等候。當兩位年輕的護士出現在李鴻全房間時,老人使勁搖晃著顫抖的手來表達無比激動的心情。李鴻全抓著兩位同行的手說:“做護士好呀!能為別人服務。我能長壽,同我獻身衛生事業是分不開的。因為護士工作要求護士必須做到心境平和、善解人意,事事細致。而做護士最關鍵的是要有愛心和善心,以病人康復為第一準則。”
細心的醫院還專門為老人準備了一套護士裝,觸摸著潔白的護士服和護士帽,李鴻全老人眼睛濕潤了。站在一旁的老伴宋學波笑著說:“她已經30多年沒穿護士服了!”
xx年畢業于護校。1949年9月,她在原長沙市結防醫院(現長沙市中心醫院胸科中心)從事護理和公共衛生工作,直到1972年退休。40多年的護理生涯,她護理了數以萬計的病人。解放前護士就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職業,老百姓住院都是由護士護理,不能由親人陪同,老百姓對護士的依賴甚至超過了醫生。李鴻全很羨慕現在的護士,因為醫院條件好了,治療手段先進,很多事情不要護士來動手,但要學習的東西也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