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政府個人工作總結
一、圍繞綿渝路產業帶和全面小康建設,農業結構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發展后勁得以增強
以綿渝路產業帶建設為契機,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我們根據縣委、縣府關于建設綿渝路現代農業示范帶的要求,提出了“依托城市,服務城市,以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為重點,大力發展城郊型特色農業,爭當綿渝路射洪現代農業示范帶領頭羊”的構想。通過一年來科學實施,現已初見成效。
通過精心規劃,吸引外地業主,扶持大戶進行示范,免費為群眾引進和提供*元優良品種,現已建成蔬菜基地**余畝。繼去年我鎮獲得級“無公害蔬菜基地”認證后,今年,四季豆和萵苣兩個品種又獲得國家級“無公害蔬菜”認證。 利用退耕還林、水土保持等工程,引進名優品種,改造原有老化、劣質品種,加強果園技術管護,現已建成以大堰、磨嘴、中溝等*個村為重點的**畝名優水果基地。目前,果樹長勢良好,大多數已開始掛果。
通過扶持大戶,典型示范,現已發展花卉大戶*余戶,擁有花卉基地**余畝。其中文衍豐、向貴良、蔡開吉等種植面積都在*畝以上。如今,花卉產業正在成為我鎮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堅持把發展畜牧業作為調整農業結構的“重頭戲”來抓,成立了專門領導班子,在全面搞好口蹄疫、禽流感和豬、牛、羊等畜禽防疫的基礎上,根據各村條件和傳統習慣,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出了*萬頭優質肉豬工程,實施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狠抓大戶培養、扶持,通過引進優良品種,提供市場信息,提供技術指導,協調資金,扶持獎勵等措施,使得養殖業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以太空村、大堰村等為重點的養雞示范基地,以平安村、佛南村等為重點的養豬示范基地,以王爺廟村、太空村等為重點的養牛示范基地。目前,全鎮已有“百牛村”*個,“千豬社”*個,“萬只小家禽戶”*戶,畜牧產值已占農業總產值的*%以上。
以城市迅猛擴張為契機,充分利用龍泉山、涼帽山、老鴉山、長嶺崗環繞縣城的城郊區位優勢,引導農戶發展休閑觀光假日經濟。現已發展遍布城郊、風格各異的“農家樂”*余戶,年接待游客近*萬人次,年創產值**萬元以上。規模較大的“九香園”、“正豪園”、“悠然山莊”等,年純收入均在*萬元以上。
對部分不適宜種蔬菜等經濟作物,或無能力種植經濟作物的農戶,我們協調糧油部門簽定訂單種植合同,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全面提升傳統農產品的質量和效益。全鎮優質糧油基地已達**畝,其中優質水稻**畝,優質工業油菜**畝。
高度重視“支部+協會”,精心培植農業大戶立足我鎮蔬菜、生豬、水果、花卉等優勢產業,通過以大戶牽頭建協會,協會聯合帶農戶,推行支部加協會的模式。現已建成以陳杰“大自然公司”為首的無公害蔬菜協會、以鄭大興生態養殖場為首的鄭葛養豬協會、以蔡紹云“九香園”為首的農家樂協會,發展會員多人,舉辦培訓班*期,培訓人數達**人次。通過協會牽線搭橋,協調服務,促進我鎮土地流轉面積達**畝,發展種養大戶**戶。
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實現助農增收認真搞好糧食直補、退耕還林、農業稅減免和農村稅費改革的政策宣傳,并及時足額兌現給農戶。充分調動群眾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確保了糧食收獲時顆粒歸倉,栽種時栽滿種盡,杜絕了土地拋荒,為今年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