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個人工作總結范文(通用4篇)
植保個人工作總結范文 篇1
20xx年上半年克州植保站在自治州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州農業局和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自治區植保站的幫助指導下,認真貫徹“公共植保”和“綠色植保”,牢固樹立“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落實各項病蟲害防控措施,強化植保執法,抓好植保各項工作。把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自覺貫徹落實到“三農”服務中,服從大局,深入實踐,解決實際問題,為全州農業安全,農業增收、增效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農作物病蟲發生及防治情況
由于今年克州氣候異常,較往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較嚴重。
我中心植保站春季加大了對農作物病蟲害的“四定一查”工作。
測報人員6人分別對全州三縣一市的棉鈴蟲、棉葉螨、棉薊馬、棉蚜、小麥銹病越冬菌源、小麥蚜蟲、小麥根腐病、玉米螟、地老虎、春尺蠖、蘋果毒蛾、蚧殼蟲、葡萄班葉蟬、蝗蟲等越冬基數以及設施農業溫室大棚蔬菜病蟲害進行了調查。并對初春病蟲害發生起到了有效地防控作用。
(二)農業有害生物預警控制情況
1、田間調查及收集數據情況:嚴格按照《自治區農作物病蟲測報調查方法》,根據病、蟲情發生發展趨勢對克州農作物病蟲害進行了田間調查;我中心植保人員每周通過親自下鄉定點調查外,還與各縣市網絡、電話等方式聯絡收集各縣市調查情況并整理分析、編寫周報,按時向自治區植保站、州人民政府、州農業局等相關部門報送病蟲測報和重大病蟲發生動態。今年還根據自治區文件精神進一步強化了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周報制度,每周將發生及防治情況上報自治區植保站。及時組織開展大田普查,上半年共開展13次病蟲害普查,通過普查,及時了解和掌握了農作物各類病蟲害發生動態,為大田開展適期防治提供了依據。
2、加強預測預報工作力度,及時上報重大病蟲情況
我中心植保站加強與自治區及縣市測報人員的聯系,承上啟下,及時溝通、掌握全區和本地州病蟲害發生趨勢、及時統防統治。截止目前,我中心發各類病蟲測報16期,長期12期、中期、短期4期,發放100余份測報資料,準確率在90%以上、覆蓋率達到86%。上報農作物重大病蟲發生周報表12份,農業植物檢疫月報表5份,病蟲防治情況月報2期,病蟲調查信息22篇。
3、蝗蟲監測:
上半年在全州開展了農區、牧區及農牧交錯地帶蝗蟲情況調查監測,及時掌握蝗蟲的發生動態。截止目前調查結果為春季平均越冬基數0.045個卵囊/m2。
(三)植物檢疫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積極宣傳貫徹《植物檢疫條例》《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及相關法律法規。上半年來全州植物檢疫人員采取多種形式不斷加大對《植物檢疫條例》《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以及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宣傳力度,1至5月份,我中心結合農資打假活動進行宣傳,開展了《植物檢疫條例》《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宣傳活動,印發資料1500余份。
二是有害生物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調查及宣傳。根據《新疆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應急處置方案》,我站及時印發了《克州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應急處置總體實施方案的通知》,并于3月底聯合縣市植保站人員在全州開展了一次拉網式有害生物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普查,并到各縣市進行了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防控宣傳培訓,還將自治區植保站編撰的《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發生規律與綜合防治措施》一書發放到縣市。共調查蔬菜溫室大棚1000余座。檢查出動車輛4臺次,技術員20余人次。調查范圍主要是溫室蔬菜等作物。截至目前,在我州均為發現疫情。
(四)農藥監督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積極參加農資打假工作。4月12日-13日,由州農業局牽頭組織,我中心執法人員與州農業局、工商局、公安局等執法部門人員一起到縣、市農資市場,對部份農藥經營戶假冒偽劣產品及過期產品進行了1次清理整頓,共查處收繳禁用農藥3911和過期農藥9瓶,價值約5000元,并對農藥銷售人員進行了批評教育,促進了克州農資市場的良性發展,切實維護了農民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權益。二是做好“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
5月12日參加了由民政局安排部的“防5災減災日”宣傳活動,發放《農藥安全使用知識》《病蟲害、防治知識》《設施農業病蟲害發生及綜合防治措施》等宣傳、資料600余份。通過宣傳報道,提高了我州農牧民無公害生產意識、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及安全科學使用農藥的技術水平和農作物病蟲草鼠害防治水平,有力推動了克州農業可持續性發展。
(五)、努力做好戈壁產業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
1、設施農業病蟲害調查防治工作。我站指定專人在阿圖什市庫木撒克設施農業示范基地抓示范點,植保站13名技術員負責30座(30畝)大棚蔬菜番茄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工作(30座溫棚),每人平均負責2座溫棚。中心植保人員,結合自治州上半年氣候因素,對我州縣市大棚內的“煙粉虱”“白色粉虱”“斑蟬蠅”“菜蚜”等蟲害進行了調查防治。
3月份以來,我中心積極采取物理防治方法,為庫木撒克設施農業示范基地提供了千余張黃板和近千元的農藥。并使用化學藥劑防治方法,有效地防治了蚜蟲、白色粉虱、煙粉虱使等病蟲害,為指導全州設施農業有害生物防治打下了良好基礎。
2、阿湖果樹病蟲害防治工作。指定專人,明確責任。
我站指派4名植保技術人員,從元月份開始至五月,分別對阿湖農場果樹進行了樹桿涂白和發芽前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的噴灑,防治越冬蟲害。并對果樹介殼蟲、春尺蠖、蚜蟲等病蟲害進行了農藥、化學、誘劑生物性和殺蟲燈物理等防治,同時,使用41%的農達進行了果樹雜草的清除。有效地控制了阿湖果樹病蟲害的發生。
3、阿圖什木納格葡萄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為建立綠色有機木納格葡萄標準化栽培基地,我站在阿扎克鄉、松塔克鄉、阿圖什市七千畝基地開展了病蟲害示范點,示范面積分別為50畝、50畝和120畝。病蟲害防治方法:主要以農業、生物、物理防治方法為主。
4、杏樹病蟲害防治。在阿克陶縣巴仁鄉克孜勒斯塘村開展病蟲害防治120畝。
5、積極開展項目的申報和信息上報工作。結合我站工作職能及科技局下發關于上報20xx年項目申報文件,我站積極向科技局申報項目2項。根據中心的工作要求,按時向中心上報信息。
(六)、植保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情況
深入基層開展技術培訓。為迅速提高鄉鎮農技人員的業務能力,結合近期天氣異常,病蟲害發生較重的現狀。我中心植保站上半年在縣市開展3期現場培訓。培訓農技人員達40余人。通過現場授課培訓,增強了基層農技人員對病蟲害統防統治防空能力和機防農藥安全使用的操作能力。
二、20xx年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繼續抓好農作物病蟲的預測預報,及時發布病蟲情報,指導好全州開展防治工作。
(二)進一步加大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知識的宣傳培訓,提高農民群眾的防治技術水平。
(三)加強技術人員特別是鄉鎮植保員的科技知識業務培訓,提高業務能力水平。
(四)加強開展農資打假活動,維護農牧民合法維權利益。
(五)進一步加強植物檢疫工作。
(六)完成自治區、自治州及中心下達的其他各項工作任務。
(七)加強有害生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及時上報有害生物、重大病蟲害等各類統計報表。
(八)做好設施農業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
(九)加大葡萄白色粉病綜合防治工作。
(十)加強阿湖農場試驗示范園病蟲害防治工作。
(十一)及時上報信息。
植保個人工作總結范文 篇2
一、加強農作物病蟲監測搞好技術培訓及防治工作
和水稻一代螟蟲防治兩期《植保信息》,200余份,制作《一代螟蟲發生與防治》電視專題片1期,開展縣、鄉兩級小麥、水稻病蟲防治及農民植保專業合作社機手培訓6期,開展植物檢疫培訓2期,培訓農技人員及制種技術員130人次,農戶3200余人次,發放技術資料30000余份,有效地指導了農戶開展小春作物病蟲防治及水稻螟蟲防治工作。
今年2月上旬,我站將小麥條銹病發生情況向縣政府主要領導匯報,縣委縣政府領導十分重視,及時安排20萬元病蟲防治項目資金采購藥劑,以開展小麥病害防治。3月下旬,我站通過政府采購,及時將防治藥劑發放到小麥條銹病重發鄉鎮,并指導各鄉鎮農戶科學防治條銹病,利用農民植保專業合作社,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18萬畝,全縣小春通過病蟲防治共計挽回糧食損失10377.67噸,保障了我縣今年糧食安全生產。
二、搞好鼠情監測及時開展全縣春季滅鼠工作
今年1月—2月,我站開展了農村鼠情監測工作,2月中旬我站將今年農村鼠害發生向縣政府領導進行了情況匯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十分重視農村滅鼠工作,及時安排專項資金15萬元用于采購滅鼠藥劑,3月下旬,通過政府采購,將滅鼠藥劑發放到全縣各鄉鎮,并抽派專業技術人員督促各鄉鎮農村滅鼠工作,各村社農戶鼠藥投放及時,全縣防治面積達102.35萬畝,挽回糧食損失17102.5噸,農村統一滅鼠取得顯著成效,為我縣糧食豐收奠定了基礎。
三、農作物綠色防控工作
今年3月,在農業局統一安排部署下,我站重點開展了黃鹿鎮糧食高產示范片及永太、東北、南山、輯慶等鎮現代農業示范片綠色防控工作,積極推廣黃板誘殺蚜蟲、全自動太陽能及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害蟲、“生物導彈”防治玉米螟等綠色防控技術,實施綠色防控2.3萬畝。其中:推廣黃板誘殺蚜蟲畝;“生物導彈”防治玉米螟2500畝;應用性誘劑防治水稻二化螟3500畝。
植保個人工作總結范文 篇3
我縣植保植檢工作在州縣業務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始終貫徹“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理念,以服務“三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我站全體干部職工共同努力,結合實際為我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有效增長提供一流的服務。緊緊圍繞防災減災的中心任務,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提高了植物保護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能力作用和地位。現將今年上年工作小結如下:
一、加強農資市場監督
積極開展農藥種子市場監管工作,確保農資市場穩定有序,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確保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用藥的.質量和防控效果為農業生產把好第一關。調查結果顯示檢查經營農藥1戶,種子5戶,通過市場檢查種子調運檢疫證書是否齊全。
二、做好重大病蟲害的監測工作
病蟲測報工作是落實植保方針的前提,是貫徹兩個理念的重點,是建立新型植保體系的核心,是重大病蟲害防控措施的重要保障。
1.做好草地貪夜蛾飛蝗的監測防治工作
草地貪夜蛾是一種新發害蟲按照州局安排,組織植保站種子站土肥站到各鄉鎮田間地頭進行查看及宣傳培訓,參加培訓人數達550人/次,現在我縣還未發現草地貪夜蛾。對我縣飛蝗進了調查,目前發生面積較小,蟲口密度較低。
2.小麥大麥條銹病監測
在鄉村租地(2畝)與省農科院植保所和州植保站共同完成小麥大麥條銹病實驗監測,現進行種植,進入后期觀察。
3.農藥減量控制
嚴格控制農藥使用量,制定了農藥零增長方案和農藥包裝物回收處置方案。為提高農藥銷售者及使用者的環保意識,減輕因農藥包裝廢棄物隨意丟棄而造成的農業面源污染,確保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落到實處。我站與其它業務站在執法檢查中,大力宣傳農藥減量控制的意義,要求經營戶負責回收自己賣出的農藥包裝物并向購買者作好宣傳工作。下一步,我站將加大宣傳力度,并要求讓農戶形成自覺愛護生產環境的習慣,逐步減少農藥面源污染問題。
三、抓好農作物有害生物綠色防控
加大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學用藥等技術推廣力度,提高農業有害生物災害的監測控制,農藥監管力度,抓好重要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重點地區的監控,統籌規劃,全面推進,確保全年農作物病蟲預報準確,防治即時,將病蟲危害損失降至最低。
全縣共計綠色防控30000畝(次)。一是全縣病蟲綜合害防治18500畝(含藥劑拌種),其中種子包衣10640畝。二是農田化學除草以青稞小麥馬鈴薯油菜地雜草為主的防治,全縣共防治11500畝。
我縣飛蝗于5月中下旬開始出現,主要分布在八美片區片區,于6月上中下旬密切監測,平均密度0.1頭/m2,最高密度0.5頭/m2。縣植保植檢站技術人員一行赴到八美片區片區,實地開展飛蝗的培訓及防治工作。
植保植檢站技術人員,首先對村民和防治人員進行現場講解飛蝗的危害性及傳播途徑;其次向農戶講解了飛蝗的防治方法及防治措施。通過技術人員耐心細致的宣傳和技術指導,使農戶掌握了飛蝗的相關知識,為我縣后期防治飛蝗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通過培訓,共計發放相關資料50多份。從6月底開始防治,自6月27日防治以來,截止8月中旬,全縣共計發生飛蝗4.8萬畝,防治4.7萬畝,防效85%以上。
植保個人工作總結范文 篇4
進一步協調生產安全和產品環境生態安全的關系,立足本職,當好參謀,發揚成功點,克服薄弱點,解決生產實踐中的焦點問題、熱點問題、難點問題。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繼續做好主要病蟲防控技術工作
1、條紋葉枯病:隨著灰飛虱越冬基數提高,條紋葉枯病在水稻上危害不斷加重,同時在水稻穗期還造成黑穗,嚴重影響水稻生產,針對這一情況,在0九年的防治策略上,繼續做好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秧田藥控為關鍵,物理防治為補充,麥、秧、稻系列防治相配套的綜防技術,在實際操作上,重點是壓低蟲量基數,注重秧田防控,關注小麥后期病蟲兼治及外圍蟲源,其次是適當調整播期,提倡輕型栽培來避開成蟲高峰遷入危害。
2、褐飛虱繼續貫徹“治上控下”的防治策略,(因為1、水稻苗期生長最小,用藥省。2、水稻生長活力強,對藥劑內吸傳導作用強。3、蟲態上代比下代整齊,防效好)在用藥原則上,從原來高毒、高殘向高效、低毒、低殘留方向發展,從常規單一使用向交替使用,復配使用方向發展,解決農產品殘素與抗性問題。
3、縱卷葉螟,立足速戰速決,嚴格控制在孵化盛期至一齡期施藥,白葉率控制在08年水平以下
4、蔬菜主要害蟲,針對性害蟲是煙粉虱,圍繞煙粉虱的防控工作要求,以治早治小的為前題,殘體處理為基礎,物理防治為補充,藥劑防治作保障的綜防策略,在生產實踐中絕對要注意安全間夾期,要求做到安全上市放心食用。
二、優化病蟲草藥劑防治技術
1、水稻種子處理技術,從單純的防病為主,轉變為病蟲兼治的配套技,通過殺菌殺蟲劑復配處理,既控制了惡菌病和干尖線蟲病,又兼治了灰飛虱和稻薊馬。
2、稻麥田雜草防除技術從傳統的播栽期一次性封閉處理,轉變為封、殺、補相配套技術,以此緩解了因栽培條件變化、草相變化而造成的草害加劇的矛盾。
3、圍繞褐飛虱和縱卷葉螟抗性和無公害防治問題,進一步明確了現階段農藥交替使用的基本思路,通過協調應用銳勁特,綠豐、阿維菌素、毒死蜱、驕子、吡蚜酮等品種,努力降低抗性和殘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