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組教師工作總結范文(精選3篇)
外語組教師工作總結范文 篇1
一學期以來,根據教研室及學校的部署,并針對我校外語教學的實際情況,首先我們研究制定了詳細的教研計劃,努力從各方面搞好教育教學工作。全組教師團結一致,齊心協(xié)力,奮發(fā)圖強,無私奉獻;在教書育人的同時,積極開展教研和課外活動,并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開學以來,我們組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抓好集體備課,發(fā)揮群體優(yōu)勢和智慧,共同提高。
大家精心準備每節(jié)課,堅持“工夫在平時”。各備課組嚴格按學校的要求,每周堅持進行2次集體備課。同時,我們組積極參加“聚焦課堂”活動,努力提高課堂效率。通過集體備課,老師們集思廣益,各顯神通,實現了資源共享,提高了備課質量和工作效率。
二、加強理論學習,努力更新教學觀念。
為了能迅速適應課改,全面理解課改的精神,我組老師利用網絡等資源積極學習新課標在內容、教學策略等方面的具體要求,使教學目的更明確,教學觀念更新穎。
三.積極參加各級英語教學比賽和學校組織的公開課、觀摩課,并認真討論,切實起到了作用。
四.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促進青年教師脫穎而出。
我們認真進行了每周的聽課和評課。外語組青年教師都做過達標課和月匯報課。;針對目前上課中反映出的優(yōu)缺點,我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我們的評課原則是“多提缺點和建議”,努力使青年教師達到“教、學、管”三法同步進步。這樣做極大地促進了青年教師的茁壯成長,取得了顯著效果。
五.積極參加論文比賽,大興科研之風。我們積極開展反思教學活動,不斷完善教學并展開科研工作。本學期3個備課組都確定了教科研課題。
六.積極組織學生參加英語學法指導和各種英語競賽,培養(yǎng)學生興趣,發(fā)展學生技能。另外,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每周的“英語角”和鄭州市青少年外語大賽以及全國奧林匹克大賽,多人獲獎,其中,張淑霞獲全國一等獎。
七.高三教師開展了對歷屆高考試題的研究,努力搞好高三備考工作,認真上好“高效課”。
八、積極配合學校的招聘新教師工作,接待考察多達100多名,為全校之最。
九、各備課組都有計劃地展開了英語課堂模式研究,并請來了北京四中王曉寧老師來我校作課。進一步鞏固完善了了“新授課五步教學法”成果。
十、每月進行一次錯題重做,定時檢查錯題本,建立錯題檔案,彌補知識漏洞。
雖然我們組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離我們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同時,我們自身也有不少的缺點和不足之處。特別是我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還不夠細致,特別是對青年教師的關心還不夠。希望大家對提寶貴意見和建議。
外語組教師工作總結范文 篇2
你一般為了什么去做一件事?你會很有目的的去安排自己每個階段該干什么嗎?在我的內心深處,每個人都是有功利心的,誰都希望自己的付出可以看到成果,我也一樣。
可在這樣一個永遠都是晴天的村子里,我明白了,不必急,努力付出后,你想要的終究會來。
來自陜西的我高考英語不考聽力,但因為班主任是英語老師而且自己對英語還挺有興趣所以一直很喜歡英語,直到來到湖南上大學并進了學校的廣播站,我才開始意識到,我的英語真的拿不出手。關注過學校廣播站的同學都知道,幾乎每個大學的廣播站都可以點歌,而在現在這樣一個international的社會里,點英文歌的人更是數不過來,那個時候身為主播的我根本無法準確的讀出英文歌的名字,更別提再用幾句英語洋氣的為聽眾送出自己的祝福了,更可惡的是我發(fā)現,很多時候讀英語讀給自己就算讀錯了自己還是不知道,只能在這條錯路上自以為是的越走越遠。還好,后來遇到了浸泡村IVE,終于有人幫我糾音,帶我說標準的英語。
我是一個自制力很差的人,尤其是在大學這種安逸又放養(yǎng)式的生活里,我不覺得我的智商很低,就算不高,也起碼是正常,可我缺少的是對心中火熱的跳動感的追逐和偏執(zhí),我會經常列各種各樣的計劃,而真正完成的少之又少,所以我明白自己需要一個地方幫我養(yǎng)成自制的習慣,因為有這樣一個環(huán)境,有這樣一個圈子,你也會隨之優(yōu)秀,不是嗎?人只會跟隨兩種人:一種是比你牛逼的人,另一種是你喜歡的人。因為在比你牛逼的人面前你會有變得越來越好的決心和標準,而對于喜歡的人,你眼里他永遠都是對的。所以我明白了自己最應該做什么,于是我來到了浸泡村IVE。
其實來到浸泡村IVE是個很偶然又好像很必然的機會,我的室友坤婷辦晨讀班,身為她的中國好室友,我就去捧場,那時只有兩三個人,可她還是很用心的做著自己該做的事,后來她帶我去英語角,我第一次覺得我有那么強烈的欲望跟外國人講話,可我卻很難和他們流暢的交流。于是,我覺得我必須去集訓營進行一次歷練。
還記得上集訓營時,我第一次被這么有愛的環(huán)境包圍著,我知道我深深的喜歡上了這里,所以,從一開始對這里的景仰讓我跟著IVE到后來喜歡上這里讓我“失去理智”地追隨她,但我終究明白,我是對一個比我優(yōu)秀,并且會讓我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的地方產生了感情,所以,就算再怎么失去理智地追隨,對我也是百利而無一害,所以我來到了浸泡村中級班。
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個周六不間斷的堅持,看似很簡單,但堅持下來真的覺得有被自己感動,4個月聽似沒有那么長,但堅持下來會有一種成就感,經歷過的人都會懂。印象最深的是finalshow,第一次和一群人完成一件屬于我們自己的事情,這種大家團結在一起的力量和一起把一件事做好的決心真的震撼了我,雖然說沒有得冠軍,但毫無疑問每個人都成長了不少,不管是領導能力還是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上,而這些不僅是我們一生的回憶,更是終生受用的東西。
再到后來的浸泡村高級班,雖然因為時間和錢的`原因猶豫了很久很久,可我發(fā)現對這個地方感情越來越深之后我已無法自拔,所以進入了高級班,21天里所經歷的事情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我收獲的不只是用英語和大家流暢的交流,更是用西方思維思考怎么說這句話的思考方式,我收獲了我一輩子的好朋友Kina,這個很傻但是很有自己想法的女孩,對自己未來的規(guī)劃個對未來另一半的要求我都知道喲,嘿嘿,我喜歡這樣有自己想法和計劃并為之默默付出的女孩。還有每天無數次爭著搶著的上臺,用英語在臺上說很多,甚至是演講,還有英文辯論賽,游戲,快樂的學習總能讓人更加主動,所以21天里,我們從沒有停止自己主動向優(yōu)秀靠近的步伐。
浸泡村高級班很快就結束了,我們一伙人的感情卻從來沒有降溫,親愛的mary總是會叫我們回來聚一聚,我知道,在她心里,我們永遠都屬于這里,其實,在我們心里也是。本來想全心全意的在學校好好做廣播站的事,可后來我發(fā)現,我不能停止和英語的聯系,就像我離不開浸泡村IVE一樣,我怕自己回到學校在有一萬種想去村里理由的時候卻沒有了一種可以見她的身份,我怕自己失去這樣一個深深迷戀的地方,于是,我堅定地當了助教,而這也是我之前沒有想過的,真慶幸自己可以又有機會和這個地方不說再見。
而現在在寫這些事情的我也是昨天剛開完助教工作總結大會,又一個4個月結束了,空落落的感覺是難免的,但在這里收獲的一切卻讓我覺得心里滿滿的都是感動。
當助教的這段時間,總有人跟我說他開始不明白,這樣拼命地學英語到底對以后有沒有用,我想說,誰知道呢?我們先別急,把自己一點一點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總有一天你會知道答案的。想起了一個廣播站的學弟說過的一件事,他是永州人,端午節(jié)回家后在來的時候遇到大雨,火車晚點,廣播站7點的例會怕趕不到就請假給我,可后來他居然在開會的時候就坐在下面,他后來告訴我們,等了幾個小時還只能看著火車的時間表一點一點推遲,后來有一列動車從桂林開往北京,途徑長沙,他就很想乘這列車,可所有的人都想上這列車,所以查票很嚴,就在停止檢票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個自動售票機,于是想跑去買張票,這時,他朋友拉住他說,別去,都停止檢票了,買了進不去怎么辦?他沒有聽,他說,因為那時我的欲望太強烈了,我等了好幾個小時了,不能再等了,于是他順利的上了車,可能我們現在做的很多事,包括看書,學專業(yè)知識,學英語都不像是那張動車票一樣,在幾分鐘之內就可以看到效果,讓你嘗試到做對決定并付出努力之后所獲得的成就感。但是,你要相信,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永遠沒有錯,你的每一份付出都是一粒糖果,都有它的去處,未來他會變成甜蜜圍繞著你。
結尾想和大家分享一段我前段時間的感觸:你一般為了什么而奔跑,為了奔跑時旁邊從不停息的吶喊聲和尖叫聲?為了張開手臂閉上眼睛沖過終點那一刻的自豪?為了以后加班加點有個好身體?而今晚我只是心血來潮想去跑一個我一直以為遙不可及的圈數。
而跑完這個人生的第一個十圈后,我終于意外的明白了什么叫堅持,一直以來都覺得堅持很重要,卻從沒這么深切而快速地體會過。只能說,這十圈,教會了我很多。
其實跑到第4圈的時候都覺得自己已經跑不下去了,但想想總要跑過一半吧,當跑過一半的時候,卻意識無比清晰,信心無比堅定的說,既然可以跑一半,再像剛開始一樣跑下去再跑到一半就行了,跑到第七圈的時候告訴自己這個時候唯一不能想得就是放棄,因為一旦開始,就不能想著放棄,告訴自己就當完成高中一次沒有跑的3000米,跑8圈半好了,當跑完第八圈,我明白,還有兩圈,只要像往常早上一樣跑完兩圈就OK了,而當跑完第九圈時,真的渾身的細胞都在告訴我停止吧,而這時,我內心發(fā)出的聲音是,你要知道你跑到第九圈有多么不容易,你跑到離終點還有一圈時有多么不容易,如果現在放棄,你下一次跑到第九圈會更難,所以咬著牙跑完了最后一圈,當跑完停下來的那一刻,腿是軟的,而在奔跑的過程中,我卻從未感覺到過。
這個十圈,是我做過迄今為止最刺激的事,雖然微不足道,雖然只有30分鐘,可所帶來的成長沒有體會過的人不會懂。
或許現在的你正在為是否要繼續(xù)學一個很想學好而且對未來無比有益的東西而糾結,因為時間和各種想做的事情讓你拿不住注意,或許你在為要不要在自己喜歡卻要付出很多的地方繼續(xù)待下去而搖擺不定,或許你還在為迫在眉睫又不想做的事情找借口,請你問問自己,走到這一步有多么不容易,放棄很簡單,而下一個開始會更難,如果你依然沒有答案,請去田徑場跑一個自己認為遙不可及的圈數,過程中你就會知道你最該做的選擇。
所以,親愛的讀到這篇文章的你們,請愛上一個比你優(yōu)秀的人,愛上一個能把你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的地方,好好的堅持下去吧。
我愛上了這個滿是晴天的美麗村莊——浸泡村,你呢?
外語組教師工作總結范文 篇3
今學期我擔任初一級語文教學,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同仁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狀況總結。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
從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我反復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刻領會新課標精神,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用心探索煥發(fā)語文課堂活力,有助于學生潛力提高與發(fā)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啟發(fā)思維,訓練方法為主的自讀課文閱讀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為主線的重點篇目學習法、以合作——探究——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語文活動課等,撰寫了不少教學論文,并在我校舉行的新課程教學研討會上進行交流,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用心性,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fā)課堂活力
應試教學課堂圍繞知識目標而展開,儲存繼承前人積累下來的經驗和體驗,但忽視了學生創(chuàng)新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經驗,萌動求智欲望呢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潛力,并把這種潛力的培養(yǎng)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
為此,我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初一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用心探索有利于激發(fā)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例如在處理每單元的重點篇目時,我們始終采用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資料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
這樣教學,課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范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yǎng):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zhàn)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際互動,環(huán)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煉和表現的機會。教室中再沒有陰暗冰冷的“死角”,課堂上充滿著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fā)現、挑戰(zhàn)與沉思同在;钴S的思維,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簡單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潛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fā)出它應有的活力。
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fā)展,要求具有新鮮活力的語文課堂不僅僅要有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思維的開啟,更要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并獲取叩開知識大門金鑰匙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集中體現。
應試教學課堂總是教師比比劃劃,總是在如何把知識線條明晰化上動心思,在學習中學生不能親自體驗到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樂趣,其理解知識的過程間接而單一。新課程要求課堂要以更新教學手段為重點,借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信息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絡正好為我們擴展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實現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開發(fā)學生的探究潛力、學習潛力、合作潛力、創(chuàng)造潛力帶給了一個的可操作的平臺。
教學中,一改過去課堂上過于注重知識傳授,資料上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結構上過于強調學科本位,實施中過于強調理解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狀況,仔細研究教材資料,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調動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zhàn)自我,擴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
四、用扎實多樣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潛力
死教書、教死書不能適應社會對教育的需要,新課程改革正是對這天教師教學觀念的挑戰(zhàn)。教師應由知識的占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yǎng)學習者”的過程,實現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用扎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潛力,使學生獲得必須的終身學習的本領。
“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識的累積,而是心智上的潛力的發(fā)育。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局限,他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必須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去吸收新東西,更新知識結構?梢,方法的確比知識更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那么,學生對于傳授的方法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對初中一年級的學生而言,則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反復的訓練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