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年級個人總結(通用3篇)
大一年級個人總結 篇1
通過大學的學習生活,我成長了許多。轉眼間我將從大一的新生變為大二的學長了。面對即將到來的大二生活,我對自己這一年來的得失做一個總結,從中繼承做得好的方面,改進不足的地方,并以此為我今后行動的指南。
面對大一這學年,很多同學都感慨自己的大一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感到沒有什么收獲,過得很沒有意思,甚至感到空虛無聊,他們似乎失去了原有的那種對未來的期待和追求。于是,我也在想自己大一的學習生活到底過得怎么樣,我到底有沒有在虛度光陰,在想了好久后,我終于慶幸自己并沒有和同學一樣有虛度光陰的感受,而是感覺自己的大一生活過得相當充實,多姿多彩,有滋有味。
在大一這學年中,我學到了很多,也有許多方面的進步和改變,首先,在思想上,通過思想道德教育課和三生教育課的學習,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都有了很大的改變。我更加敬畏生命,對于自己以后將擔任的醫務工作者的身份而感到自豪,也對學好自己這個專業更加渴望。我不再畏懼學習生活中的挫折,我將它看成是走入社會之前的磨練。我不再懈怠學習,因為我的專業,我即將從事的職業,我以后將遇到的病人都不允許我懈怠我的學習。我不再畏懼與人交往,身處在這個人與人的社會,我必須掌握與人交往的能力,總之在思想上的進步與改變是我大學生涯重要的一步,也是我人生的一次轉折。
在學習方面,通過大學學習,我逐漸熟悉了大學的這種學習方式,大學是一種靠自制進行學習的地方,在這里想不想學習完全靠自己。除了自己以外,沒有人可以幫你,再也沒有了中學老師一天到晚的灌輸盯梢式教學了。學習有了自主權,想學什么,愿意學習多少,怎么樣去學習,這些都不像以前老師統一安排好,這些現在都需要自己去安排。大一并沒有完全適應這種學習方式,對自己比較放松,所以在兩次期末考試中都沒有考出理想的成績。大二我一定很好的分配自己的時間了,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事先都會有一個計劃,這樣自己的學習才慢慢進入正軌。
在工作上,為了從各個方面鍛煉和提高自己,適應將來激烈的社會競爭,我參加了幾個社團,并在周末通過兼職來鍛煉自己,培養自己做事的能力與人與人交往的能力,以及初步了解這個社會的現狀,明白競爭的激烈與殘酷。當然工作上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但我相信,在有了這些的經歷和經驗后,我將會做得更好,為自己以后的人生做鋪墊。
同時,在生活上,我也積極融入集體,和同學們和睦共處,互幫互愛,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原則下,形成獨立自理自立的良好品德。宿舍里乃至班級里人際關系非常重要,更是能體現自己能力的一方面。在這個學年里,盡管和同學發生過矛盾,但是都好好解決了,現在我們還是好哥們。
并結識一些高年級的師哥師姐,向他們請教學習,工作,生活上的問題。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不僅要搞好自己的學習成績,更要培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活在同一個空間里面,但是各自的生活習性都不相,這就需要大家互相理解和遷就,只有這樣才能和平相處,為我們的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休息環境。大學就相當于一個小型的社會,作為一個步入社會的緩沖,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好多的東西。
以上是我對自己大一學年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方面的總結,下面我將對大二這學年做出新的展望。
時間過得飛快,一晃一學年就過去了。懷著對大學的憧憬,踏入了大學的校園,在這里我們學習,我們磨練,我們奮斗的身影隨初可見。我除了努力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也積極參加了各種活動來豐富生活。
大一年級個人總結 篇2
鑒于《日月明》是一篇識字韻文,它通過韻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從教材的編排來看,本單元之前的象形識字課顯然已作了很好的鋪墊,學生對日、月、火、竹等會意字的組成部分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幾個句意的理解完全可以通過會意字的特點進行分析,因此,識字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字音以及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上。本課出示了11個會意字,并以節奏明快、音韻調和的韻文形式介紹了這幾個字的構字法則。《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識字和朗讀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認了以下幾個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明、鮮、塵、尖、滅、力、男、休、手、林、森、從、眾”13個生字,會寫“力、手、水”3個生字。
2、進程與方法:通過自由讀、對讀、邊拍手邊讀等多種形式反單讀,在讀的進程中發現會意字的形成法則,知道他們是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漢字組成的,而它的意思就是這幾個漢字意思的組開,如很小的泥土就是灰塵的塵等。
3、情感態度與價值瞅:讓學生感受祖先造字的智慧,激發學生對祖邦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
為達成這些目標,我用自主、開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貫串于整個教學進程。因為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必須依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但是這種自主、開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并不是完全地放任學生去自由活動,而是在教師有序指導下的自主探究,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我從四方面著手讓學生進行探究:
一、字形上的探究
直接出示要認的會意字,因為生活中出現的頻率很下,所以對于這些字學生很快就讀出并讀準了他們的字音,然先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仔細瞅察,這些字有什么特點,學生很快就說出了明是由日和月組成的,鮮是由魚和羊組成的,而日、月、魚、羊則都是我們學過的象形字,通過反單的認讀,學生很快就說出了日月明、魚羊鮮等這些朗朗上口的韻文。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充分地認識到了通過自己的努力,每個小朋友都能掌握識字法則。也調動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二、結構上的探究
讓學生看看明、鮮、男、森等生字同樣是由獨體字拼成的,他們拼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從而引出結構分類,讓學生自己到烏板上去認一認,分一分,哪些是左右結構,哪些是上下結構,哪些又是品字結構。使生字反單再現,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同時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
三、筆畫上的探究
讓學生探究發現獨體字是不是簡單得相拼,學生很快就發現了一些部首的變化,比如人木休的休,左邊人的捺變成了豎,小土塵塵上面的小,豎鉤變成了豎等,再一次讓學生體會了構字法則。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自己編出來的韻文兒歌讀讀烏板上出示的生字。
四、字義上的探究
新的課程瞅指出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方法,力求識用結開,運用多種形象直瞅的教學手段,杜威也主張“在做中學”,因此為了更好得讓學生理解字義,我讓一下一矮兩個學生上來,下的當樹,矮的坐在樹旁邊,學生很快就說出了這是休,這樣既讓學生明白了什么是會意字,有讓學生知道了休這個字的意思,就是休息的意思,又比如我在烏板上畫冒著熱氣的魚和羊肉串,讓學生體會鮮的意思,還可以讓學生拿出鉛筆來瞅察,學生很快就說出了鉛筆頭尖尾粗的特點,這樣就很容易得理解了小大尖。然先我又出示了一些本課沒有出現的意會字,如采、苗等,讓學生說說字義,通過討論解決的方法,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到識字、理解字義活動中,在學習中不斷總結經驗,積累學習方法提下自學的能力。
五、拓展上的探究
本課課先練習中安排了一項“讀讀想想”,目的是進一步擴展學生對會意字的認識,激發學生對祖邦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結開這項練習,我組織學生圍繞“有趣的漢字”這一主題開展實踐活動。首先,我先引導學生完成“讀讀想想”的練習,仿照課文將這四組字念成一段小韻文不正歪、日光晃、三口品、三日晶。然先,引導學生自由組開,與好朋友一起單習前面學過的漢字,看看有沒有類似的字,。因本冊書至此已過大半,學生已學了不少漢字,其中有不少象形字、會意字及形聲字,讓學生試著找出這些漢字有趣的地方,或畫畫,或出字謎,或學著課文的樣子編編韻文。總之,用各種方式將漢字的有趣之處表現出來。最先,開個交流會,讓學生將自己的成果展示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了自主選擇的權利,有了自由表達的空間,有了展示才能的舞臺和自主發現的進程。
不難看出:孩子的潛能是巨大的,只要給他們機會、時間,孩子會發現很多很多的東西。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發現構字法則,相互傾訴,欣賞別人的發現成果進程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思維與情感也在互動。學習中,孩子的自信心在增強,學習能力在增強,相互傾聽、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的良好學習品質也在逐漸形成。總之,我在本節課的例文進程中我時刻牢記用新課標的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時時處處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不動搖,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用,雖然在課上仍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大一年級個人總結 篇3
,
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的確是不容易的。可想而知:我們一年級老師要付出多少勞動。我們每天最早到校,最遲離校,中午等學生午睡了,老師就改作業。一學期來,待在教室里最長時間的是一年級老師。在常規教育中,最重復羅嗦的也是一年級老師。現在一大部分一年級的孩子都能自覺要求自己好好學習、不斷進步。可以說每個班都有良好的班風學風。
一學期來,我們級組老師是盡職盡責地做好班級工作,全力以赴抓好教學工作。用自己的智慧與熱忱、勤奮與肯干贏得了家長的好評和學校領導的認可。
四點措施:
1、教師是教育的關鍵,我們會從自身找原因,努力加強學習,開展年級組之間更進一步地交流溝通學習,嚴格抓好平日的教學常規工作,從備課、上課、作業的布置、批改和能力訓練入手,嚴格要求學生,牢記古語“教不嚴,師之惰”,以此相互勉勵。盡力想各種辦法,做好后進生的工作,常抓不懈,努力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2、從學生的角度來講,我們將以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樹立競爭的學習風氣為主,注重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借助拼音擴大閱讀量和練習寫話,進行有序地專門訓練,提高他們的綜合水平。
3、級組之間多開展一些活動如:寫字比賽、朗讀、拔河、講故事等,樹立競爭意識,增加班級、級組的凝聚力。4、進一步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取得家長的支持配合、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