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工作總結及對車行未來發展的建議(通用3篇)
個人工作總結及對車行未來發展的建議 篇1
作為車行渠道的一員,關注公司的發展是自己的職責所在,關于車行未來的發展,我想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發揚并突出車行“四位一體”服務模式的優勢
公司一直以來宣導的“三位一體”模式是我們車行發展的核心,只有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三位一體”模式,才能更好、更規范的打造平安車險品牌,贏得車商及客戶的信賴與支持,才能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在保險業激烈的競爭形勢中立于不敗之地。而由“三位一體”模式發展來的“四位一體”模式,服務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電銷價格的強大沖擊下,我們要維持并提高在店投保率及保費計劃的達成,服務是我們較電銷最大的優勢所在。大家知道車輛一旦出險,車主往往要奔波于修理廠與保險公司之間,理賠過程繁瑣往往讓人大厭其煩,電銷就是此類情況。而車行與4S車商合作,尤其是向4S店授予代辦索賠權和直賠中心的建立,4S店代理的保險客戶出險后,通常由4S店先行墊付車主的維修款項,理賠結束后,理賠部會將賠款直接打入4S店賬戶,這種情況下,客戶基本不參與理賠過程,大大提高了客戶滿意度。
二、“理賠進渠道”的關鍵作用
理賠人員進渠道后,定期陪同展業、拜訪及溝通,有利于車行與4S店的合作深度加深。根據他們統計上報的送修數據,車行渠道人員可適時調整合作政策。由理賠人員對車行人員、銷售顧問及售后人員進行培訓,會加深大家對理賠知識的了解,從而更好的運用到承保過程中,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三、大賣場的搶占
現如今4S店都在積極進行網點鋪設,賣場是他們尋求合作的重要對象,所以車行萬萬不可以丟棄和忽略賣場份額。大賣場的搶占需要車行渠道人員積極搜集申辦兼業代理資質資料上報。利用平安送修優勢全力搶占由售后支持的大賣場,鼓勵沒有售后支持的大賣場開設修理廠,以便于加強渠道掌控力。借助集團車行或市區4S店的掌控力推動二網點和直營店的合作。利用外網出單點優勢策略覆蓋中小賣場。
四、培訓不可忽略這里我所說的不可忽略的培訓是針對4S店銷售人員進行的保險專業知識的培訓。
很多4S店的銷售人員不會主動學習了解保險知識,這就造成了銷售顧問保險知識匱乏,不知道怎么推動保險的銷售,久而久之,大大影響了銷售顧問的推銷積極性。銷售顧問又是客戶的第一接觸人,沒有保險意識的他們又怎么會知道怎樣勸導客戶投保呢?但是不同的4S店對保險有著不同的要求,對銷售顧問的激勵方式也會不一樣,我們應該深入了解并分析這些特殊情況,分店有系統有差別的對銷售顧問進行險種、條款、以及如何用話術引導客戶投保相關方面知識的培訓,從而實現車行、車商、銷售顧問“三贏”。
個人工作總結及對車行未來發展的建議 篇2
20xx年10月,我進入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巢湖中心支公司車行業務部實習,在這將近六個月的時間里,從最初的服務專員成長到現在的渠道經理,學習并收獲很多有用的知識。在此我感謝公司領導對我的悉心教導和同事們的幫助,讓我有機會用不懈的努力在實實在在的工作實踐中學習到了充實的社會經驗。總結起來,主要體現在學習和工作方面:
一、作為任何公司的一名員工,除具備過硬的業務素質和較強的工作能力,還要嚴格要求自己,嚴格遵守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履行崗位職責。
二、平安作為世界500強企業,對員工的個人素質要求尤為看重,所以我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自學,爭取以最短的時間獲得本科學歷,完成公司對自身的硬件要求。
三、作為剛剛踏入保險行業的新人來說,學習是開展每項工作的基礎,三個月的服務專員的工作讓我清楚地掌握保險投保、承保、理賠的一般流程以及單證領用和使用程序。通過日常工作積累,發現自身的不足,平時工作中少不了向同事請教,詢問各項指標及條款的含義,以便于加強對保險意義和功能的領悟。
四、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每項活動和培訓,提升自身的業務知識。
五、靈活掌握所學知識,將其運用到平時工作中,加強與人溝通的能力。六、作為車行渠道的一名渠道經理,我能夠對所轄車行網點業務計劃及管理指標負責,并且根據不同網點不同階段的不同情況適時制定并調整各項激勵方案、業務發展規劃,能夠完成對現有網點的維護以及新網點的開拓工作。
回顧這半年的工作,不免存在一些問題。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未能總結出積極有效,簡單明了的工作方法,缺乏對車行“三位一體”服務模式的切身體會,沒有將公司提供給車行的有效資源加以整合和利用,大大削減了工作效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認清自身缺點與不足,不斷總結經驗教訓,讓自己在工作中展現自我價值,同時希望公司領導對我日后工作的不足之處加以指正。
我相信車行未來發展一定更精彩!
個人工作總結及對車行未來發展的建議 篇3
根據年度工作安排和上級要求,煤田管護所團支部于x年4月份在單位廣泛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并以“深入基層、深入一線、貼近員工”的宗旨,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合理化建議活動開展情況
要求單位所有青年職工均參加合理化建議活動。除少數人員因各種原因沒有參加、無建議外,大部分青年都積極開展了此項活動。共收到合理化建議表格5份,有效建議2份。
這次合理化建議活動明確傳遞了一個信息:即單位渴望傾聽大家的想法,愿意與員工交流,單位與職工共同努力促進單位經濟工作全面發展。
二、存在問題
通過此項活動發現一些問題,即職工在建言獻策時,有的還不適應、不積極,或心存顧慮,主要表現有“三怕”:
一怕“煩”。職工長久以來,習慣于執行命令,按部就班。有的一線職工或因為文化低,或因為不習慣觀察問題,想問題,座談時,就怕說話、害羞,不敢表達真實想法與意愿,或不知道說什么,有的怕提出問題后,要問原因,問對策,干脆就不說。
二怕“假”。有相當一部分職工有想法,有建議,但吞吞吐吐,不愿多說。深問原因,認為以前提過建議,都不了了之,有的認為是走走形式騙騙人,或認為提了意見也沒有獎勵。
三怕“壓”。有的人在建議時,避重就輕,或只說其一,不說其二,或干脆不說。究其原因,說不想得罪人。有的建議或意見涉及到管理方面或涉及到職能部門等,如果少數責任人或當事人素質不高,或許會有埋怨、責怪行為。以上“三怕”,一定程度影響了職工建言獻策的的積極性、主動性、廣泛性、深入性。
三、評比及實施建議
針對職工的“三怕”思想,擬采取評比激勵來去“煩”,以公開、公示來打“假”,以加大宣傳、廣開言路、樹立正氣來減“壓”,以創建一個長效的合理化建議機制。
1、評比獎勵。對征集的建議或意見,實施前進行評比。不管是否有實施價值,大家參與了,動腦筋去想了,就應適當鼓勵。對一些積極的、正面的,可評選出一、二、三等獎,或者鼓勵獎,物質獎勵可以一個杯子,或一條毛巾,東西不在多少,在于肯定,通過評比獎勵將本次活動作為一個引子,引出大家今后對該項活動的興趣和肯定。對有實施價值的,組織實施后,將按《合理化建議獎勵條例》獎勵。以此來消除大家怕煩怕難的情緒。
2、公開公示。對征集的每個問題,無關乎大小,不管好壞,都必須正面應對。都必須有答復或實施意見,并公開、公示。實施以人為本、尊重職工的指導思想,提高職工提合理化建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此增強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促進單位事業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