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實習教師期中工作總結(精選3篇)
中學實習教師期中工作總結 篇1
時間:第一周至第十周
在過去的十周中主要參與的工作有,聽課、外出教研、備課、上課(公開課,常規課,自習課)、批改作業,講評作業,課后輔導學生,作為副班主任參與班級管理,校運會工作人員(記錄員),成人高考117中考點監考員,初三陽光評價測試監考人員,參加班主任會議、科組會議等。在工作過程中,我保持一種向其他老師學習的虛心態度,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在日常工作中,我積極做好份內事情,遇到不會處理的問題就向指導老師或其他老師請教,盡最大的努力妥善處理問題。與辦公室老師相處融洽;在班主任指導老師李老師的指導下,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帶領學生布置班級的宣傳欄;每天課間操時間監督學生,有時還會與學生一起跑操;指導并協助學生出好墻報;早讀課按時到班輔導;細致做好校運會準備工作,安排學生各司其職......教學上,我努力備好每一節課,珍惜給學生上的時間,我深知這是學生的寶貴時間,也是提升自己的寶貴機會。在學科指導老師張老師的指導下,我于10月15日在初二7班開了一次全校性的公開課(驗收課),課后,科組長組織評課,科組的老師們給了我一定的肯定,也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教學建議。在這個公開課的準備到上課的過程中,我成長了很多,也明白作為一名大四的實習生,還有很多的不足,應該積極向前輩們學習。在第三周到第十周期間,順利完成Unit2-4單元的教學(Unit1由張老師上課)及四個單元的復習,課間或是自習課也會叫一些學生到我這兒重默單詞,朗讀課文等。在期中考中,學生成績也有了一定的進步,由七年級期末的全級的第八名到9月月考的全級第四名再到期中考的全級第三名,看到了學生們的進步,我心生喜悅。希望我和學生都能夠繼續努力,讓成績更上一層樓。在這個過程中,李老師、老師張老師都很耐心地指導我的工作,盡管偶有出錯,她們也會包容我,非常感激他們,這也提醒我在今后的工作應更加主動,細心。
周三,學校分管德育的肖校長及分管教學的鄭主任為實習支教生開了期中工作總結會議,兩位領導都對我們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議,如要尋找到自己的目標,在平時的工作中要積極主動參與,擺正個人心態提升自己等,也布置了下半學期工作及提出了一些要求。
總的來說,過去的十周,在摸索、嘗試、虛心與努力中完成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還應更加認真做到盡善盡美。
中學實習教師期中工作總結 篇2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期中考試已經結束了,為了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揚長避短,現將試卷做以下全面分析。
一、班級分析:
本班共有20人。最高分96分,最低分9分。優秀率53%,及格率91%。
二、本次試卷的特點:
本次試卷除考察學生應當掌握的基礎知識外,還增加了一些開放性、實踐性的考查,注重考查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本試卷的命題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
1、重積累:作為語文學科而言,積累十分重要,僅有厚積才能薄發,對漢字構字規律有了較明確的了解,掌握了幾種基本的漢字方法。
2、重運用:學生學習詞語要聯系上下文來理解,經過對詞語所在句子的理解,依靠語言環境供給的信息來認知詞語,體會詞語的意思。
3、重發展:試卷留給學生閱讀思考的空間。
三、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看拼音寫詞語。此題中個別字出錯率很高。這看出我在復習中忽略了跨單元的生字歸整。
2、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不一樣的字在不一樣的語言環境中讀音也不相同,那里出現了四組多音字,平時也全部訓練過,當仍有一部分學生出現錯誤,說明我在平時訓練時缺少反復性的練習。
3、形近字組詞。正確率很高,極少部分學生有錯別字現象。
4、選擇正確的'詞語填空。基本上沒有錯誤,說明學生對詞語的意思理解透徹。
5、想一想,填上適宜的詞語。大部分同學能夠熟練的掌握名詞短語和動詞短語。
6、把詞語補充完整。試卷上出現的詞語都是平時經常訓練的,平時我習慣的是聽寫詞語,而不是把詞語補全,所以學生容易出現一時想不起來的情景。所以今后在平時訓練的時候要注意靈活性與全面性的統一。
7、閱讀理解。部分學生對題目意思理解不好,要培養學生善于認真理解題意的習慣。
8、作文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①學生詞匯不豐富,組織語言的能力較差,文章結構不合理,文章資料不夠充實。
②表現出學生平時積累語言的習慣沒養成好,閱讀量偏少等問題。
③不理解題意,亂寫。
四、改善措施
1、教法:
①認真鉆研教材,研讀大綱,正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精心組織教學活動。
②摒棄以前工作中的浮躁的工作作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為學生做好榜樣。扎扎實實的搞好教學工作。
③注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審題時,不能掰碎了喂給學生,要鼓勵學生自己動腦思考,提高審題的能力。
④利用好自習,培養好小干部,組織學生進行學習。
⑤平時把一些類型的題目訓練貫穿在課堂中,不到期末臨時抱佛腳。
2、學法:
①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從卷面的情景看,學生在寫字方應對漢字的基本筆畫,間架結構的書寫欠規范,學生在卷面上出現的錯別字較多。教師平時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認真讀書。
②培養學生的認真閱讀的態度,平時提高要求,端正態度,作業的質量等方面進一步加強;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學生做完題認真檢查的習慣。
③對個別同學要加強輔導,特別是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④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應立足于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鼓勵學生在課外多閱讀一些有益的書籍,豐富積累,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
⑤作文教學,改善作文方法的指導,注意學生思維的訓練,減少作文的錯別字,注意提高學生的閱讀積累,針對四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特點,字詞教學應以積累為主。教師要為學生供給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多積累一些優美詞句,養成自覺積累的習慣。
⑥加強優等生的培養,學困生的指導。
中學實習教師期中工作總結 篇3
1、熟練度不夠
所謂熟練度,能夠想象一下我們成年人,做小學一年級的計算題,每一題其實對我們來說都很簡單。可是當我們在計時的情景下完成1000題,并不必須全對。如果平時經常做計算類的工作,很可能做的又快又準;如果平時疏于做簡單計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錯誤百出。
解決方法
一道題目,反復接觸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會熟悉并產生記憶。這樣才會在考試中能做對。
2、基本概念不清
還有一些題目,學生們認為自我是會做的,因為平時做對過,只是考試錯了。但很可能是他們只看過1-2次,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細節到底是什么?之間的關聯是什么?能夠有哪些變化?并未深究。
在考試有時間限制和壓力的情景下,人通常本能的選擇自我大腦中最先搜素到的記憶存儲,而這個記憶和認知很可能是錯誤和疏漏的。
所以考試訂正時,這類題目,不妨再變形或者深究一下,舉一反三,這時會發現同學們又疑惑或者糊涂了。所以,學過,并不等于是學會,更不等于融會貫通。
解決方法
試著去講解題目,如果做到能講解題目,表示確實理解了。通常在講解過程中,也會不斷發現自我知識上的漏洞。這也是教學相長的意思。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3、準確率不高
家長能夠回想一下自我打字時,你是每個詞是一次輸入正確,還是不斷刪除修改?這個也是準確率的`問題。
如果平時做事力求“一遍做對”,“每遍都提升”,關鍵時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對。這需要用心投入和沉穩,還需要刻意自我要求,反復多次后才能成為本能。
如果做錯了,覺得“沒關系,以后還有機會”,常常會造成多次也無法做到比較好的狀態。另外,準確率還和“做題量”以及“題目類型”有關。
所以如果平時單元的作業100題總要錯3-5題,考試的出錯率基本會翻2-3倍。而概率因素導致平時錯誤率越高,考試時失分率越成倍增大。因為考試時題目的類型更加寬泛和變化多端。
4、解決方法
每次做題都認真對待,提高準確率,爭取會的做題,建立錯題本。
好吧,我們再回到那位跳水運動員這兒----如果半年后他參加比賽,他此刻就需要各項體能的訓練,基本動作的反復練-每次都要力求完美,整套動作也需要練得無比熟悉猶如本能,然后才有可能走上賽場。即使這樣,也不是萬無一失的。
所以放棄“粗心”這樣的說法吧,放棄“粗心”這個觀點之后我們才有可能認真查找原因,制定訓練的計劃,獲得真正提升。
獲得提升的,決不僅僅是成績,還包括審視問題的角度,解決問題的策略,行動力,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