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食品安全半年工作總結(精選3篇)
鎮食品安全半年工作總結 篇1
城管局上半年食品安全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 今年以來,縣城管局按照縣委、縣政府在全縣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的統一部署,認真組織,迅速行動,把城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按照工作職責的分工,履職盡責。縣城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XX年上半年食品安全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提升食品安全監管綜合能力
一是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縣城管局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局長負總責,具體工作由分管副局長直接管理。二是建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體系,由市容中隊牽頭具體實施,各中隊成立了專職工作小組,認真制定了工作方案,迅速開展工作。三是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全面傳達貫徹省、市、縣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會議精神,明確了XX年食品安全目標任務,提出了今年食品安全工作的重點和措施。
(二)加大宣傳、強化意識,營造食品安全監管良好氛圍
一是邀請相關法律專家對執法人員進行了新《食品安全法》及實務操作培訓,保障了此項工作順利開展。二是積極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在校園周邊、臨時攤區和社區,發放宣傳資料xx余份。三是配合縣市場監管局深入到城區各餐飲店鋪,現場講解,對食品攤販加強食品安全教育,與市民群眾溝通,提高其防范和自我保護意思。
(三)集中整治,嚴格執法,加大食品安全監管監管力度
一是開展學校周邊環境常態化治理。在學校上學、放學時段安排專人對嚴重影響食品安全和交通秩序的流動攤販進行清理,堅決取締占道經營、店外經營,實行“發現一起,清理一起”,全面維護校周邊市容環境秩序。同時,高度重視并及時處理學校周邊居民、學生家長的投訴舉報,堅決制止食品攤販違規在校園周邊設攤并向學生兜售食品的行為。二是規范城區內臨時攤區。設立橋臨時攤區為小吃臨時攤區,要求攤主統一鋪設防油墊,設置垃圾桶,隨時保持攤點周邊環境衛生干凈整潔。三是審批餐飲店招牌廣告以具備餐飲許可證或環評備案登記表為前置條件。四是聯合縣市場監管局、縣環保局開展7次城區餐飲店集中整治,堅決取締違規占道經營及無證經營行為。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今年我們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消費者辨別能力有限。部分消費者過分注重價格,對食品質量和安全不夠重視,給無證商販留下了一定生存空間,進一步加大了食品攤販監管難度。二是部分食品攤販經營者責任意識不強。重視程度不高,法律意識淡薄,沒有認識到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性和嚴肅性,應付檢查、投機取巧甚至抵觸管理的現象時有發生,為食品安全工作埋下了隱患。三是由于不是專業監管領域,沒有可執行的統一標準,缺乏科學有效的檢測手段,無法科學、公正、公平的對食品攤販進行全方位監管。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
加強對食品經營戶的日常監控,嚴厲打擊無證經營行為,建立長效聯動機制,不定期對城區內食品攤販進行專項整治,對不符合要求的責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堅決予以取締,確保城區食品攤販食品安全符合規范要求。
(二)進一步做好宣傳工作
應進一步做好宣傳。在全社會營造“食品安全共同監督,健康和諧人人受益”的濃厚氛圍,按照食品安全宣傳“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進企業、進校園”的要求,大力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引導群眾樹立食品安全觀念和消費方式。
(三)進一步加強監督檢查
嚴格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切實解決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監管不力的問題。
鎮食品安全半年工作總結 篇2
今年以來,縣城管局按照縣委、縣政府在全縣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的統一部署,認真組織,迅速行動,把城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按照工作職責的分工,履職盡責。縣城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XX年上半年食品安全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提升食品安全監管綜合能力
一是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縣城管局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局長負總責,具體工作由分管副局長直接管理。二是建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體系,由市容中隊牽頭具體實施,各中隊成立了專職工作小組,認真制定了工作方案,迅速開展工作。三是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全面傳達貫徹省、市、縣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會議精神,明確了XX年食品安全目標任務,提出了今年食品安全工作的重點和措施。
(二)加大宣傳、強化意識,營造食品安全監管良好氛圍
一是邀請相關法律專家對執法人員進行了新《食品安全法》及實務操作培訓,保障了此項工作順利開展。二是積極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在校園周邊、臨時攤區和社區,發放宣傳資料xx余份。三是配合縣市場監管局深入到城區各餐飲店鋪,現場講解,對食品攤販加強食品安全教育,與市民群眾溝通,提高其防范和自我保護意思。
(三)集中整治,嚴格執法,加大食品安全監管監管力度
一是開展學校周邊環境常態化治理。在學校上學、放學時段安排專人對嚴重影響食品安全和交通秩序的流動攤販進行清理,堅決取締占道經營、店外經營,實行“發現一起,清理一起”,全面維護校周邊市容環境秩序。同時,高度重視并及時處理學校周邊居民、學生家長的投訴舉報,堅決制止食品攤販違規在校園周邊設攤并向學生兜售食品的行為。二是規范城區內臨時攤區。設立橋臨時攤區為小吃臨時攤區,要求攤主統一鋪設防油墊,設置垃圾桶,隨時保持攤點周邊環境衛生干凈整潔。三是審批餐飲店招牌廣告以具備餐飲許可證或環評備案登記表為前置條件。四是聯合縣市場監管局、縣環保局開展7次城區餐飲店集中整治,堅決取締違規占道經營及無證經營行為。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今年我們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消費者辨別能力有限。部分消費者過分注重價格,對食品質量和安全不夠重視,給無證商販留下了一定生存空間,進一步加大了食品攤販監管難度。二是部分食品攤販經營者責任意識不強。重視程度不高,法律意識淡薄,沒有認識到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性和嚴肅性,應付檢查、投機取巧甚至抵觸管理的現象時有發生,為食品安全工作埋下了隱患。三是由于不是專業監管領域,沒有可執行的統一標準,缺乏科學有效的檢測手段,無法科學、公正、公平的對食品攤販進行全方位監管。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
加強對食品經營戶的日常監控,嚴厲打擊無證經營行為,建立長效聯動機制,不定期對城區內食品攤販進行專項整治,對不符合要求的責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堅決予以取締,確保城區食品攤販食品安全符合規范要求。
(二)進一步做好宣傳工作
應進一步做好宣傳。在全社會營造“食品安全共同監督,健康和諧人人受益”的濃厚氛圍,按照食品安全宣傳“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進企業、進校園”的要求,大力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引導群眾樹立食品安全觀念和消費方式。
(三)進一步加強監督檢查
嚴格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切實解決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監管不力的問題。
鎮食品安全半年工作總結 篇3
20xx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食藥監局的精心指導下,我局強力推進區食藥監管體制改革,以日常監管為重點,扎實開展各項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高效有序地推進了我區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確保了本年度食品藥品安全“零”事故,得到了社會認可,民意測評成績不斷攀升,第三季度民意測評榮獲全區職能部門第一名。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完善機制,落實全覆蓋的責任體系。
1、積極推進機構改革。按照省、市機構改革工作要求,我區迅速召開了全區食藥監管體制改革工作專題調度會,研究部署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過渡期間工作的有關問題。機構編制“三定”文件已完善修訂,人員配備到位到崗。從今年10月份開始,我局已全面開展行政許可、窗口受理備案、日常監管、投訴舉報等工作,實現了職能全面接交、人員迅速集結,機構改革過渡期間平穩、高效、有序,受到市政府和市食藥監局的表揚。
2、層層落實監管責任。一是全面簽定目標責任書,年初,全區食安委成員單位和各街道(鎮)簽訂了《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目標責任書》,分解目標,落實責任;二是精密編織三級監管網。完善區、街、社區(村)三級監管網絡,確保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有專人。三是嚴格考核注重績效。由區食安辦牽頭組織,對成員單位和各街道(鎮)實行嚴格考核,注重績效。
3、強化風險防控。本著“預防為主”的原則,我區積極開展食品藥品安全檢驗檢測。截止目前已完成檢驗檢測6417批次,合格6292批次,合格率98.05%。其中定量1537批次,占完成任務的102.47%,合格率93.69%。定性5050批次,合格率96.08%。同時,并每月及時在政府網站發布50個以上批次的檢測結果,及時溫馨提示轄區內廣大居民消費者。充分運用好檢測結果,將其作為風險等級管理,“黑名單”制度的有力依據。
4、科學完善應急機制。進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健全了統一指揮、處置高效的應對機制。嚴格了應急值班制度,實行365日晝夜值班,落實帶班領導和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安全應急不留空檔。規范了安全事件信息發布制度。確保本年度全區食品藥品安全事故“零發生”。
(二)創新舉措,著力抓好培訓和宣傳。
一是抓主體培訓,強化主體責任,提高監管能力。針對我區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點多面廣、任務量大的實際情況。今年組織了全區街道、社區專干、協管員、信息員約200人,進行培訓考核。同時組織了430家醫療機構舉辦了“20xx年全國安全用藥月宣傳暨醫療機構培訓會”,增強了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強化了企業主體責任。二是抓主題宣傳擴大影響。利用重要活動,突出食品安全宣傳主題,不斷擴大食品安全工作的影響。6月16日,開展了以“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制水平”為主題的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5月11日,我局開展了以“關注食品安全、享受健康生活”為主題的食品安全知識講座,約300名離退休老干部參加,反響良好。12月4日,我局在侯家塘紅旗法制廣場舉行“12.4國家憲法日暨食品安全宣傳日活動”等。同時,利用重大時節開展各類主題宣傳活動,如“3.15消費者權益日”、“3.31全國投訴舉報宣傳日”和“10月1日《新食品安全法》生效日”等,不斷擴大食品安全工作的影響。今年,全區共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咨詢活動48次,媒體播放宣傳報道9篇,向市、區報道信息73條。
(三)鐵腕整治,筑牢安全屏障。
今年已開展兩節兩會、高橋和紅星市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四小”整規專項整治、春季學校(幼兒園)食堂及校園周邊、農產品質量安全行、“三考”期間食品安全監管以及中藥材、中藥飲片、醫療器械等近50項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
1、重點開展“四小”整規專項整治。
按照要求,我區于4月28日召開了 “四小”整規專項行動動員大會。會后各街道(鎮)召開街道(鎮)和社區(村)食品專干培訓會,明確了排查方法與措施。同時加強對街道(鎮)的現場抽查督導工作,協助長沙市食品檢驗檢測中心抽樣檢驗,對產品檢驗不合格的“四小”門店進行嚴厲查處。據統計,4月-8月底,共檢查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45家,其中責令整頓規范小作坊25家,勸離5家,取締小作坊8家,提交承諾書25份,小作坊建檔25家;檢查小餐飲店許可建檔共計1993戶,其它小型餐飲許可1697家,共出動執法人員334人,執法車輛182臺;區工商分局共檢查小食品經營店2435戶,清理規范小食品經營店1459戶,查處開展監督抽檢食品69批次,抽檢合格66批次,抽檢不合格3批次,查扣問題食品39公斤;檢查78家單體藥店,發現1家藥店無證,已經責令關停;檢查小診所135家次,責令整改5家。
2、積極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在春季、秋季入學及相關重點時段,我區開展了校園食品安全專項督查,切實實現對學校食品安全隱患的“零容忍”。今年,已對區內所有的幼兒園、中小學、大中院校開展了兩輪次以上的督查,共檢查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199家,其中大中專院校13所,中小學60家,托幼機構126家,學校內超市36家,校園周邊食雜店37家。今年10月份在我局新組建之初,開展了冬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對全區校園及周邊重點開展食品安全風險排查,確保廣大師生飲食安全。
3、加強高橋、紅星兩大市場及紅星冷庫重點區域專項整治。
為進一步加強紅星、高橋市場及紅星冷庫食品監管力度,加強了對該區域的人員配備。除了增強日常巡查的頻次和力度外,為確保節日特殊時期的食品安全,我局聯合相關街道對高橋、紅星市場開展為期1個月(1月15日至2月15日)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整治期間,共出動執法人員424人次,檢查食品經營戶 4581 家。對高橋商貿城7家問題較為突出的臘制品經營戶進行了查處,查獲問題臘制品9905.2斤。這次專項整治震懾了經營者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食品市場消費秩序,得到了長沙晚報等媒體正面報道。
4、全面開展中藥材、中藥飲片專項整治。
我區現有135家單體藥店(含跳馬鎮)、縣級以下醫療機構431家醫療機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69家、診所173家、門診127家、村衛生室27家、二級以下醫療機構35家)。在明確事權后,我局克服人少事多的困難,將全區13個街道(鎮)分成2組,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工作。今年檢查整治一級醫院、門診部(診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村衛生室等共計432家、單體藥店105家,現場責令存在問題的8家醫療機構進行整改到位,通過檢查,規范了藥店、醫療機構的藥品經營使用行為。
5、逐步開展醫療器械專項整治。
一是根據市局要求開展“裝飾性彩色平光隱形眼鏡(美瞳)經營門店專項整治行動,共檢查16家次;二是開展避孕套質量安全管理專項整治行動,共檢查門店21家次;并由我局牽頭、街道配合開展了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210人次,檢查單位102家,對存在問題的27家單位下達了責令整改通知書;三是開展“體外診斷試劑”專項整治行動,共檢查18家。
6、全面開展“四查”整規專項整治。
按照要求,今年我局積極穩妥開展了 “四查行動”。逐步建立與完善了食品、藥品、保健食品、化妝品、醫療器械的基礎數據庫,目前已檢查餐飲門店999家、藥店53家、診所206家,食品加工小作坊88家,食品流通店1160家,化妝品經營主體17家;醫療器械經營主體19家。今年在市局的指導下,結合實際,我區保健食品、化妝品的企業重點分布在高橋大市場,其中化妝品批發企業135家,連鎖美容美發機構98家,單體美容美發門店231家,連鎖專賣專營店22家,單體專賣專營店40家,共計526家;保健食品批發企業76家,經營保健食品的單體藥店(不含連鎖)116家,保健食品經營企業40(另有30家企業經核實原址已不經營),共計226家。
7、大力開展冬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為進一步增強市民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進一步掌握區內食品及相關產品的生產經營狀況,重點開展食品安全風險排查,加強食品安全風險全面監控,開展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時段食品安全隱患整改,為我區食品安全奠定堅實的基礎。20xx年10月11日開始,依據“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控制、社會共治”的原則,我區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冬季“食品安全知識大宣傳、安全風險大排查、安全隱患大整治”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目前,各街道(鎮)正在對轄區內食品經營戶進行一次全面摸底和排查;同時開展食品安全風險分級,進行分級監控。
(四) 暢通渠道,健全快速協同處理機制。
一是健全投訴舉報機制,暢通公眾舉報渠道,落實有獎舉報制度,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在各社區宣傳櫥窗公示24小時投訴舉報熱線,拓展社會監督和群防群控途徑。共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共計260 起,其中直接投訴171起、上級交辦函51起、12345市民信箱36起、區長信箱2起,處理率100%,兌現獎勵4000元。對已核實違法行為采取了相應處罰,并督促相關單位回訪復查,確保執法效果常態化。
二是強化案件查處力度。1-10月份,共完成行政案件73件,罰32.01萬元,向公安部門移送案件2件。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組建后率先在全市內五區開展了行政處罰辦案工作。
三是做好藥(械)不良反應監測工作。今年以來,我局加強了對轄區各類醫務人員的藥(械)不良反應相關知識培訓。截止11月27日,我區共報告396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其中一般報告68例,新的嚴重報告7例,嚴重報告30例,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77例,其中III類醫療器械47例,嚴重報告34例,報告及時反應迅速,超額完成市局分配的年度任務。
四是積極回應“民意快線”反映問題。全年共接到“民意快線”群眾反映問題3批次50件,做到了領導重視、快速整改、及時回應,群眾的滿意度不斷提升。第三季度民意測評,我局榮獲區職能部門滿意度第一名的佳績。
(五)規范管理,實施全程監管精心打造豆制品放心工程。
為保證市民能吃上放心豆制品,全力推進豆制品集中加工基地建設。一是全面調查摸清底數。對區內原32家豆制品作坊進行復查,對現存的20家作坊加強了政策宣傳和引導,并對不符合要求的4家作坊進行了打擊取締,二是借助市場集中招商。組織有意向的作坊業主到基地進行實地觀摩,采取以會代訓形式進行了相關政策和知識的培訓,共發放宣傳手冊和資料5000余份。最后,確定了符合條件的21家作坊及時集中入園嚴把“入園關”。三是切實規范生產經營行為,確保豆制品質量安全。加大了日常監督管理,結合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節假日重點時節開展檢查,促使基地改善其生產環境,真正讓基地和作坊業主承擔起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把“責任關”。四是強化檢測,全程監管。我們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中檢集團進行全方位、全過程抽檢,以先緊后松、按期推進的形式抽檢,并將檢測結果在政府網站、基地宣傳欄、豆制品基地微信群上公示。今年共出資2萬余元開展了40個批次的檢測,合格率均為100%,通過強化檢驗檢測,使豆制品安全風險得到有效防控嚴把“質量關”。目前,基地還有21家作坊集中生產加工,每天使用黃豆5000公斤。
二、明年工作重點
20xx年,我局將緊密圍繞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以增強監管能力、完善監管體系,建立科學監管制度為核心,全面開展區食品藥品監管工作。主要想法是:
一是科學監管,夯實基層基礎。結合我區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的現狀,將進一步抓好我區食品藥品監督體制改革工作,充分發揮監管隊伍的作用,強化業務學習和培訓,增強食品藥品應急管理能力、開展各類專項督查,提高隊伍的監管能力,重點明確落實食品安全屬地責任、市場企事業主體責任、政府職能部門監管責任,充分發揮食品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和組織的監管作用,建立有效的投訴舉報制度,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夯實基層監管力量,確保監管全面覆蓋,消除監管盲區;建立科學的食品藥品安全績效考評制度,確保責任落實。
二是加強日常監管,強化專項整治。在立足重點環節日常監管的基礎上,繼續抓好重點領域、重點時段的專項整治,并結合我區實際,積極探索高橋、紅星兩大市場的食品安全有效監管,切實加大小作坊“小、遠、散、臟”的專項治理,協調相關執法部門從嚴、從重執法,真正起到“殺一儆百”“以儆效尤”的震攝作用。
總之,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責任重大、任重道遠,我們將全面整合區內食品安全監管職能,落實安全監管責任,提高安全監管水平,增強市民安全消費意識,有效保障全區食品藥品安全,為打造長沙市成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