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節征文
忙完后,護士長把我叫了出去,“阿丹,這個手術對于咱們很重要,對于孩子更是重要,所以,我想派你做她們的責任護士,你要精心些,更要多觀察多和醫生們溝通,而且我也會全力和你一起做好……交給你,我放心些……”看著護士長信任的目光,我堅定的接下了這兩個小患者,于是,我們相處的日子開始了……
【相伴一起的日子】
自從,我擔當這兩個小家伙起,我的工作重心就只有她倆了,每天早晨,我都要早早的去科里,因為家人都沒有護理這樣孩子的經驗,所以我會指導并和她們一起做,每天我都要給她們做兩次臍部護理,上班時一次,下班時一次,會陰護理也一樣是兩次,兩個女嬰都很調皮,因為是面對面連著,所以經常是對對方拳腳相加,為了避免她們劃傷對方,我和科里的姐妹們幫她們縫了4個小手套,平時她們醒著的時候,我就把手套給他們帶上。
她們吃飯也是個比較困難的事,得兩個人分開時段吃,不然奶瓶也會“打架”,因為嬰兒都是剛生下來,沒有名字,于是護士長給她們起名為,老大(大一點的)叫“寶寶”,老二(小一點的)叫貝貝,呵呵……“寶寶貝貝,每天就是我們議論和護理的重點人物”
因為,兩個孩子都有營養缺乏,兒科主任建議輸液補充能量,糾正營養不足,每天的配液對于我們也是一種新鮮的嘗試,因為我們是心臟外科,從來沒有接觸過新生嬰兒,所以很多關于新生嬰兒的護理讓我們很棘手,于是下班后我經常跑到兒科新生兒病房去請教,一些護理方法還有注意事項。
晚上,還經常拿出〈兒科護理學〉讀讀,甚至跑到信息中心去查關于聯體嬰兒的一些報道,想要了解的全面些,做的更周全些。
在這段日子里,我不僅了解到了嬰兒的一些習慣還有一些方法外,還對她們的家庭有了很深的了解,父親母親均是農民,家里還有一男孩,母親是剖腹難產生下的這兩個孩子,結果一看是聯體,家人很驚訝也很無奈,更加傷心。為此母親哭過很多次,家人的態度很明確,是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治療的,如果兩個都能保住,他們謝天謝地,如果保不住兩個保一個也很感恩,對于醫院的免費治療,他們感激涕凌。
這些日子,不僅我們護理組在馬不停蹄的制定著護理計劃,醫生組和主任更是忙的焦頭爛額,光B超,CT,核磁共振,做了N多遍,不僅這樣還帶著嬰兒跑到兄弟醫院去做,以多人確定診斷是否準確,還和相關的科室主任協調,一個聯體女嬰的手術,要相關N多個科室:肝膽外科,小兒科,整容科,胸外科,手術室,麻醉室還有輔助檢查科室等等,都需要去協調,為此醫院成立了“聯體女嬰”手術研究小組,以便更加精確和安全,最后確定女嬰聯體的部分是:肝臟,胸骨,心包。還有小的女嬰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法魯式四聯癥。
【“情人節”最好的禮物】
在經過一個月的周密計劃后,手術定在了2月14號,西方的“情人節”,那天護士長安排我上夜班,因為剛下手術的第一個夜班最重要,也很危險,白天我本來是休息,一顆心總是懸著,我可愛的兩個寶寶要進手術室了,和她們一起一個多月,產生了一種很微妙的感情,好象她倆就是我們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了,經常同事們討論的話題就是這兩個小家伙。
一大早,我依舊去了科里,和當班護士還有護士長一起,做這最后的“術前護理”,小心翼翼的,誰都不說話,我知道大家即期待著她們的重生,又害怕那所謂的萬一發生。直到手術室的護士來接走她們,我才回了家,想要好好睡一覺,可躺在床上卻怎么也睡不著。直到下午,一個同事給我打電話說,兩個嬰兒,都安全的下了手術臺。我才稍微舒心了點,畢竟下手術臺并不代表出了危險期啊!
記得,術前兒科主任和我說過:手術成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術后的感染和出血問題。所以術后和手術的重要性是一樣的。
晚上,本來20點接班,結果我,18點就去了,監護室外記者一片,監護室內是一片忙亂一片!好幾個護士,好幾個主任,好幾個醫生,不過看生命體征小家伙們也很正常,不過身上的那么多管子不得不讓我這個和他們朝夕相處的人心疼。氣管插管,腹腔引流管,胃管,輸液管,導尿管……小小的身體,負荷是重了些,夜班是我和一個年輕的護士一起上,護士長也沒有走,在手術前一天,護士長就把洗刷用具全部都拿到科里,然后向我們宣布,她決定長住科里了,接班結束后,我開始仔細整理了一變所有管道,眼睛一刻不離的盯著,我害怕某個瞬間她們會不平穩,那一晚真的很緊張,感覺自己沒有一秒放松過,全神貫注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