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節能低碳升旗講話稿(精選3篇)
小學節能低碳升旗講話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約事小 意識為先》。
不知從何時起,“中國地大物博,物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語句不再出現在初中的地理、歷史課本上;不知從何時起“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又成為青年一代的口頭禪。自--的開局之年起國家已將節能降耗工作放在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全國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八大任務中,節能降耗甚至被排在了第四位,國家發改委也三番五次申明單位gdp能耗指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約束性指標。
這一系列的變化表明,在當今這個經濟飛速發展的大社會,節能降耗已成為全社會上下強烈的共同意愿。肯尼迪總統的一句話說得好:“不要問國家能為我們做些什么,先要問自己能為國家做些什么”。這句話很好的闡述了公民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對于節能我們通常有的一種行為是告訴別人應該這樣做或應該那樣做,例如“打印雙面用紙;淘米水澆花;隨手關燈”等等措施耳熟能詳,伏案沉思時也能舉出友邦節能的實例,感佩日本的家庭主婦在丟棄空牛奶盒之前先要沖洗干凈;知曉德國人樂于接受比能源發電價格更貴的風力發電等等。但是對于自己,時常沉浸在“泱泱大國”的華彩之下,認為花得是我自己的錢,與人何干?節約是老年人的事,年青人談節約是摳門,是小氣,會為人所不齒。因而,水龍頭在滴水,視若無睹;為了圖方便使用一次性筷子,購物時大包小包的塑料袋;白紙用完了一捏隨手就扔,廢電池不管他什么重金屬隨手扔了完事!正是你我許許多多這樣不經意的行為釀下了禍端:水危機步步緊逼;沙塵暴頻發;白色垃圾肆意橫行;水土污染嚴重……孔子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雖然這隨手之間的行為并非有意為之,卻足以引起我們的深思。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從思想上真正樹立起節約的意識,才能使節能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主動、自覺的行為。
如果將這社會喻為一座山,只是壘山的一抔土,而的每一位員工可視為這抔土中的一粒沙,每粒沙的作為決定了這抔土的成就。據不完全統計,自1998年成立以來,每年僅在水、電、辦公用品、清潔耗材等方面的支出就高達余萬元,平均到每位干部職工身上就是元,而據估計,這些支出能夠真正用于產生效益的只占到左右,也就是說在這幾項支出中有近可能是被無端地浪費掉了。想想我們身邊的事,想想我們身邊的人,也曾經出現過電腦晝夜無眠的現象,也有過人走燈不滅的情況,也有文件一出一大摞的“輝煌”……也許這些事就發生在昨天,也許這些事就曾發生在自己身上……正是這樣的不經意,使你我的辛苦付出所創造的收入悄悄地流走,變成了一些蒼白的賬面支出數字,你難道不心疼嗎?
近幾年來,大家欣喜地看到,我們經營收入班子精細化管理的成果,全體員工的辛勞,也是我們長期提倡節能產生了實效。向節能要效益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君可見-服務部的姑娘們在開水房張貼了供水時間;技術部在各用電終端加裝了電表;管理人員下班后甚至撥掉了電源插頭;雙面打印排版越來越漂亮了;采購員越來越會算計了……這些事說起來不是什么大事,也無法精確計算每個人的這一舉動能為
省下一分還是一毛,但是有人這樣做了,這是一份對自己的責任,是一份對的責任,更是一份對社會的責任。我們贊賞這種行為,欽佩這種意識,更應向這樣的干部職工學習。節約事小,意識為先,如果我們人人都能樹立這種意識,長期堅持這種不經意的行為,必能取得更大的業績。套用濮存晰在一段公益廣告中的一句話作為我今天演講的結束語:我們每個人的一小步,將是向前邁進的一大步!
謝謝大家!
小學節能低碳升旗講話稿 篇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共創美好校園環境》。
每當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站在整潔的操場上參加莊嚴的升旗儀式時,你想過沒有?如果我們的操場上到處都是垃圾,大家還會專心參加升旗儀式嗎?大家還有心情在這兒安心讀書嗎?校園時我們共同生活學習的地方,所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共創美好的校園環境是我們每個同學的責任。
然而,我們看到:在同學們積極認真地打掃后不久,校園的地面上就躺著一些果皮紙屑,甚至還會發現有垃圾從樓上飛下來的情況,各位同學捫心自問,你扔過嗎?
“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其實,習慣就是在我們不知不覺的成長過程中養成的。只要我們堅持一天不扔垃圾,兩天不扔垃圾……一個月不扔垃圾,那么你以后就不會再亂扔垃圾了。只要我們人人都擁有一個良好的衛生習慣,我們的校園就會變得更加整潔漂亮!
同學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文明的一切是由一個個細節構成的。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首先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不要隨地吐痰,不要亂扔果皮紙屑……那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惡,可能造成的后果就是使我們的校園變得不整潔。我們還要制止其他同學不講衛生的行為,看到果皮紙屑主動撿起,這些看似讓人不屑一顧的小善,可以互相促進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令我們的校園更加干凈整潔。
讓我們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作出莊嚴的承諾:從現在開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共創美好校園環境。
小學節能低碳升旗講話稿 篇3
我校在20_年建校之時就提出了“習慣影響一生”的辦學理念,堅持把習慣養成教育/作為立德樹人的切入點。
習慣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好的習慣更是人生的寶貴財富。所以,我緊扣學校校訓,提出了“細節決定成敗,習慣鑄就未來”的班訓,著力從細節入手,對學生進行習慣養成教育。
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20_級11班/郭浪同學的轉變。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小學畢業考試時語數兩科幾乎得了滿分,但/在后來的學習中/我/卻發現他的作業字跡十分潦草、涂改很多,并且,一個本子/在才做三四次作業時,就已經破爛不堪、紙張很少了;他的課桌和書包也非常零亂。我想,如果這些習慣不幫他改掉,對他將來會有很大負面影響的。所以,我就找到他,將他的這些不好的習慣列成清單,并商量好整改時間;同時,我要求所有的孩子都給自己的作業本編上頁碼,在一個本子用完后統一檢查,并每周按學習小組,對書寫情況、作業字跡、課桌及書包整潔等方面進行量化評比,對優勝小組和組員進行獎勵。剛開始郭浪同學面對這些要求感到特別痛苦,作業做了一次又一次、本子換了一個又一個,但最后,他不僅作業做得工整漂亮、書本保護得好,而且還多次得到獎勵。在后來的一次家長會上,他的爸爸主動發很言,說:“我們是來自農村的,在學校旁邊租的一處低格便宜但比較狹窄的房子,以前屋里的東西也十分零亂,自從上個月起,郭浪經常回來給我們說,老師講的‘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家里的東西要放得整整齊齊,地板也要掃得干干凈凈。家里稍微有什么地方沒有做好,他主動打理不說,還會不停地批評呢。現在我家雖然仍舊很窄,卻是井井有條了。”聽到這樣的反饋,在座家長無不贊同,教室里響起了熱烈而長時間的掌聲。
正是因為整個班級注重細節習慣的氛圍較濃,班上學生都比較謹慎細心了,完成作業一絲不茍,作業的格式規范美觀。凡是任過我班課程的老師都說,你班的作業與其它班的明顯不同,一看字跡和格式就知道。讓所有老師十分高興的是,郭浪同學在20_的中考中獲得了全縣最高分。
郭浪同學的改變,使我認識到,平時學習細節的嚴格要求,其實是對孩子們嚴謹務實的學習態度甚至是人生態度的培養。正是因為這種過程的堅持,促進了一個班集體學習習慣的變化和整體精神風貌的變化,我所帶的20_級1班、20_級11班、20_級10班學業成績優異,且先后共有33名學生被評為縣級優秀學生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認可。
現在我班有一個叫楊原的孩子,老愛遲到。經了解,原來是他很反感媽媽對他管得太嚴,一天死盯著他的成績,不準看電視,不準玩手機。媽媽越是這樣,他越是偷懶偷玩兒,每天晚上就趴在被窩里玩自己攢錢買的手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如法炮制,從細節入手,從習慣養成入手。先是和他商量著,讓他買一個鬧鐘;然后動員他媽媽,要給孩子自由,別嘮叨,將死死盯在“結果”上的目光轉移到對孩子學習和生活“過程與態度”上來,孩子一有進步就多加表揚;同時,將努力爭取實現的“大目標”化為一周一個的、以過程變化進步為導向的“小目標”,與孩子商量制定每周小習慣養成和小目標實現的具體措施,簽字確認,家長監督,如果提前出家門、提前到學校,家長按最終積分進行獎勵。現在,他不但不遲到了,而且非常積極。目前我們正在一步一步地幫他改正諸如作業字跡較小、格式不夠規范、課堂不愛舉手發言、不愛做家務等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