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管所年終工作總結
五、畝灌溉定額和渠道利用率的測定
由于*鎮屬于中層地帶,上下游的灌溉差別相當大,同時井河水的灌溉也有不同之處,為此,按照縣處領導的要求,我所在*鎮落實了兩個畝灌溉定額試驗點,即井水蘭州灣二村和河水廣西二村。被確定為井灌區畝灌水定額普查試驗村的蘭州灣二村,在振興路以北5號條田確定了39畝全部用井水灌溉的試驗地,春灌畝均灌水定額為122方/畝;種植棉花3戶29畝,平均灌水定額49方/畝,灌溉定額416方/畝;種植葡萄1戶15畝,平均灌水定額49方/畝,灌溉定額492方/畝。輸水渠道多次施測利用率為89%,田間灌溉形式為溝灌。
廣西二村為河水灌區畝灌水定額普查試驗村,在40畝地和70畝地兩塊條田確定了10戶農戶,總面積為118.8畝,春灌白地71.65畝,灌水定額為135方/畝;種植棉花9戶共108.85畝,平均灌水定額為86方/畝,灌溉定額為479方/畝;種植葡萄1戶9.95畝,平均灌水定額131方/畝,灌溉定額655方/畝,輸水渠道多次施測利用率為90%,田間灌溉形式為溝灌。
在渠道利用率測定上,水管所采取包村包渠系的辦法,落實到每個職工,要求每年完成2-3個斗、農渠的利用率測定和分析工作。同時在職工考核中我們把渠系利用率測定也做為一項重要的內容進行考核,達不到的扣相應的考核分,完成好的給予一定的獎勵,在強有力的制度鞭策下,每個職工都能認真的完成好,為今后農民用水戶協會順利開展工作積累了很有價值的資料。對全鎮4條支渠、30條斗渠、24條農渠多次實測,完成了全年渠道利用率測定工作。經分析計算綜合數據:支渠4條總長 22公里 ,渠道平均利用率為84%;斗渠21條總長 51.65公里 ,渠道平均利用率為90.8%;農渠10條總長 25.7公里 ,渠道平均利用率87%;綜合渠系平均利用率為66%。
七、新灌溉技術推廣方面
節水新技術的推廣有利于農民的節本增效,在蘭州灣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水管所職工積極配合大力支持,從技術上,人力上都給予很大的幫助,今年蘭州灣鎮共完成微滴灌面積2.1萬畝,主要以棉花為主,棉花單產363公斤/畝,每畝地灌溉定額為315方/畝,節水97方,棉花增產76公斤,增收387元,在示范點的帶動下,蘭州灣鎮將充分利用財政補貼這個機會,進行大范圍的推廣,作為水利職工,我們將一如既往的支持灌溉新技術的落實,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搖旗吶喊,力爭早日實現小康鄉鎮獻出微薄之力。
八、農民用水戶協會工作
通過近兩年的運行,農民用水戶協會在鎮人民政府的督促和水管單位的引導下已走向正軌,目前,末級渠系維護費有農協會提供水費票據,水管所職工下村代收,全年收取末級渠系維護費68萬元,支出由個分會執委會成員報計劃,鎮總協會批準,水管所監督用途,去年收取58萬元都主要用在了斗、農渠維修改造和村水管員工資及農渠計量點的建設上。今年正在醞釀中,并將結果及時向用水戶公布,做到專款專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加快末級渠系維修改造的步伐,真正做到水利工程層層有人抓,有人管,責任到人的良好局面。
九、農村集中供水工程
蘭州灣鎮結合國家十一五規劃,加大農村安全飲水投入這個契機,爭取到了自治區防病改水資金298萬元,今年已開工建設完成24公里,飲水主管道的鋪設,新建觀察井18座,計劃于明春4月完成整個工程并投入運行,屆時水管所將接受全鎮區的自來水管理。成為農村集中供水的主人,為蘭州灣鎮新農村的建設再獻出一份愛心,同時也突出了水利體制改革一個新亮點。
十、多種經營
為充分解決職工的福利問題,結合水利產權制度改革,我所采取多渠道創收的方法,一是采取職工集資成立了天成水利服務公司,加大農村供水管理,管理鎮區及周邊村莊的自來水,二是職工集資啟動了兩個小型預制廠,三是發展育肥牛產業,購入育肥牛42頭,預計12月可出欄。
十一、存在的問題
1農民用水戶協會成立時各分會單獨設立帳戶,資金過于分散,各自為政,不利于分支渠的維修和改造
2末級渠系維護費的收取未納入村干部的考核中,村干部和各分會成員對部分私人承包的井末級維護費收取的不徹底
3村級水管人員的培訓由于人員流動性大,效果不明顯
4村級水管人員的工資偏低,給考核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力度過大,會影響村水管員的工作,力度過小,起不到監督的效果,建議能提高村水管員的工資待遇
十二、今后的打算
回顧過去我們信心倍增,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新時期在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指引下,我們抓住國家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