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統計局2010年度工作總結2011年工作要點思路規劃
6、傾心幫扶,富民惠民辦實事。深入貫徹落實省、市、縣“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風建設活動會議精神,深入關田鄉東壩村、平崗鄉天井村、蜀道茶業、翡翠米業、樺興食品、礦業集團蹲點調研,通過調研采用多種形式反映群眾的訴求和企業的運行情況。今年共發動職工累計捐資6400元、衣物110件、精米500斤、菜油200斤慰問貧困戶56戶;購買價值2.1萬元的55只某某黃羊分送到東壩村受災較重的35戶農戶家中,鼓勵他們努力發展生產,抗災自救;協調解決人飲工程建設資金8萬元、水泥20噸支持東壩村建成供水池3口(解決了3個社860人、2200頭(只)牲畜飲水困難),新建沼氣20口。爭取省統計局職工捐款11000元、衣物330件、建設資金100000元用于東壩村基礎設施建設。爭取關田鄉東壩村核桃aa級生產基地建設資金20萬元。捐助價值8000多元的電腦、電視機、dvd等學習用品,建起了平崗鄉“留守學生之家”,結對幫扶留守學生12名。
7、加強隊伍建設,促進機關和諧穩定。以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活動為契機,扎實開展機關干部作風整頓,通過深刻查擺問題和強力整改,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機關黨風、政風、作風建設工作扎實穩步推進。實行“周一安排、周五檢查”例會制度,細化工作目標,責任落實到人,績效與獎懲掛鉤,財務政務公開,內部管理均置于陽光下運作。邀請市局領導及專業人員進行現場業務培訓和指導
,選派專業人員到市局相關專業學習培訓,組織專業人員到周邊縣區學習先進經驗和方法,努力提高統計人員的專業素質,一年內所有干部職工都參加了兩次以上專業知識培訓,干部職工的專業知識和綜合技能明顯提高。通過開展健康有益的學習考察和豐富多彩的機關活動,干部職工精神飽滿,機關運轉井然有序,呈現出生動活潑、積極向上的良好局面。機關黨風廉政建設、政務公開、誠信創建、精神文明、安全穩定、計劃生育、愛衛活動等各項工作扎實有效。
二、存的主要問題
1、統計基礎薄弱。部分單位不重視統計工作,不按規定設置機構、落實人員,統計工作無人員、無經費、無設備、無制度、無臺帳,統計資料殘缺不全甚至無人報送,特別是一些私營企業和改制企業表現更為突出。全縣48個鄉鎮的統計人員全是兼職,擔負著駐村、會核中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多項工作,從事統計工作的精力不足30%。
2、統計法制觀念淡薄。個別單位認為報多報少不造成什么社會危害,敷衍應付,隨意填報數據。還有一些單位屢次遲報甚至拒報,特別是一些個體經營戶、私營業主、改制企業拒絕履行法律義務,不愿接受統計監管。
3統計信息需求與供給矛盾突出。一方面,統計信息需求多元化,黨委政府、社會公眾、企業等都要求擁有及時準確的統計信息,且對信息的準確性、時效性、多樣性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統計調查對象的數量和規模日益增大,構成復雜而且變動頻繁,新的經濟活動層出不窮,調查的難度成倍增加,現有人力資源、經費投入、技術裝備都難以做到有效供給。
三、2011年工作要點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緊緊圍繞縣委、政府工作中心,狠抓基層基礎和統計管理,深入調查研究,進一步提高數據質量和服務水平,為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統計服務。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1、“雙基”工作有新進展。繼續圍繞“六有”目標,進一步加強統計基層基礎建設,努力提高統計工作水平。一是總結推廣楊壩鎮、糧食局等鄉鎮和部門試點成功經驗,督促指導縣級部門、鄉鎮和規模企業建立機構、落實人員、健全制度、設置臺帳、建設網絡,進一步加快統計報表單位“六有”進程,力爭90%的單位有統計工作制度和臺帳,50%的部門、鄉鎮和規模企業開
通統計專網。二是扎實開展統計從業資格培訓和繼續教育,切實加強在職統計人員業務知識學習和工作技能培訓,努力提高統計人員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