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單建議書(精選4篇)
傳單建議書 篇1
尊敬的家長朋友、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目前,被稱為“牛皮癬”的小廣告已經成為校園內外的不和諧因素。隨意發放的各式各樣的小廣告鋪天蓋地,滿地皆是,嚴重影響了校園的整潔和文明。肆意張貼的小廣告是校園環境的癬疥,是損害學校形象的一種另類垃圾。
為打造整潔優美、文明有序的校園內外環境,營造安全、整潔、衛生的學習生活環境,弘揚服務奉獻精神,構建環保文明校園,學校向全體家長、同學發出倡議:
一、做文明行為的引領者
自覺遵章守紀,養成文明健康、愛惜環境的良好習慣。嚴禁在學校沒有規定的區域發放張貼活動海報、廣告和噴繪等,不參與任何違規發放、張貼小廣告行為,不為任何人違規發放、張貼小廣告提供便利。
二、做拒絕非法培訓、托管的實踐者
不輕易聽信培訓、托管信息,不去參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培訓、托管活動,努力學習,相信自己。
三、做保護校園的正義者
樹立保護校園環境的主人翁意識,對違規張貼小廣告的行為及時制止,并以理服人;對不聽勸誡的,應及時向保衛處舉報,做一名“校園小廣告,誰見誰舉報”的正義者。
四、做改善環境的志愿者
增強校園內外環境整治和美化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響應學校號召,積極參與到集中清理小廣告的行動中去,做一名“校園小廣告,誰見誰撕掉”的志愿者。
尊敬的家長朋友、親愛的同學們,播下一粒種子,收獲一片希望;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良好的習慣,收獲人生一世的精彩!校園是咱家,文明靠大家,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道德規范落實到每一個人的言行上。讓我們同做文明三水人,共建安全文明校園!
傳單建議書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清新靚麗、和諧平安的校園環境是學校文明的重要標志,是樹立學校良好形象的直接窗口,是師生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有力保障,建設美麗校園、平安校園是全校師生共同的愿望和追求,也是我們共同的義務和責任。
為進一步營造整潔、文明、和諧、安全的校園環境,打造“工大家文化”,我們向全體師生員工發出倡議:
一、做文明行為的引領者。自覺遵章守紀,養成文明健康、愛惜環境的良好習慣。嚴格在學校規定的區域張貼活動海報、廣告和噴繪等,不參與任何違規發放廣告傳單、小招貼行為,不為任何單位、人員違規發放廣告傳單、小招貼提供便利。
二、做改善環境的志愿者。增強校園環境整治和美化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響應學校號召,積極參與到集中清理整治校園廣告傳單的行動中去,做一名“校園小廣告,誰見誰撕掉”的志愿者。
三、做保護校園的正義者。樹立維護校園安全的主人翁意識,對違規發放、張貼小廣告的行為及時制止,對不聽勸誡的,及時向保衛處舉報,保衛處24小時舉報受理電話:。
美麗校園、人人共建;平安校園,人人有責。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攜手同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澆灌出絢麗多彩的文明之花,用實際行動建設平安分校!
傳單建議書 篇3
隨處張貼“牛皮癬”小廣告影響了市容市貌,8月3日上午,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在日常巡邏時,抓獲一名亂貼小廣告的年輕女子,后經教育,該女子將張貼的小廣告進行了清理。
當日上午,執法人員在上塘城西中學一帶巡邏時,發現一年輕女子在柱子上、墻壁上亂貼小廣告紙,隨即被帶走做進一步處理。記者了解到,該女子是縣城某健身館的員工,當天受老板指派,在縣城多個點張貼招聘員工的小廣告。
“牛皮癬就像一道道難看的‘疤痕’,讓城市‘臉面無光’”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說,為了整治“牛皮癬”,我縣積極探索清理整治城市“牛皮癬”長效機制,從去年8月份開始采用市場化運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公開招投標的形式和溫州市黃河清潔有限公司簽訂三年合同,通過第三方服務機構深入開展“牛皮癬”清潔行動,消除了市容“頑疾”,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隨處張貼“牛皮癬”小廣告的行為仍然沒有杜絕,這給管理單位帶來了一定的工作難度。“很多人都是半夜三更來張貼,我們根本就防不住!睖刂菔悬S河清潔有限公司負責人劉芳說,這些張貼小廣告的人員往往都選擇人員比較集中熱鬧的路段進行張貼,管理難度不小。其實,根據省、市有關環境衛生管理條例規定,亂貼小廣告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一定數額的罰款。
傳單建議書 篇4
接到讀者來信后,記者來到南開區瑞德里現場采訪,看見居民樓房的墻上確實到處張貼著“寬帶”的廣告,鮮艷的顏色和灰白的墻壁形成明顯的對比。一位居民告訴記者:“我以前就根據廣告單上的電話,向一家公司反映過張貼廣告的事情,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總是說要找主要負責人再給予答復,可是一直沒有音訊!
在南開區衛安南里小區,記者發現,“寬帶”的廣告同樣貼滿了小區的樓道。小區居民王先生說:“我們這里本來是很干凈的,可是這些廣告貼得到處都是,破壞了小區的環境。撕掉這一批廣告,馬上又有另一批廣告貼上去了。真希望有關部門能管管!”
在紅橋區一棟新建的居民樓里,記者在樓道的墻壁上也看到密密麻麻貼滿了“寬帶”的小廣告,有用油漆噴的,有用紙貼的,有用水筆寫的,五花八門。還有的為了和同行競爭,把別人涂上的電話號碼摳去一塊,留下一處處“疤痕”。
記者了解到,隨著城市管理的加強,市區曾經一度泛濫的街頭小廣告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觀。然而,街頭廣告少了,居民小區樓道里的小廣告卻鋪天蓋地而來。記者對本市多個小區進行了調查,發現小區居民樓的樓道里小廣告泛濫成災。廣告內容多以家政、裝修、疏通下水道為主。有的廣告雖然被清理掉了,但清理后留下了片片清晰可見的污漬。特別是新近開發的小區或是沒有物業人員管理的小區,這種情況更為嚴重。
南開廣林園的齊女士說:“墻上貼的廣告,撕都撕不掉,難看死了。還有噴的涂的,一塊一塊,牛皮癬似的。每次走到家門口,都覺得不像是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