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濟困建議書(通用7篇)
扶貧濟困建議書 篇1
各位教職員工,同學們:
擁有健康家庭和快樂是我們每個人的夢想。當我們開心生活,盡情歡笑的時候;當我們努力工作,暢想人生的時候,您可知道,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學校孫智蘭老師在家訪路上不幸發生車禍,導致重度腦震蕩,顱骨骨折,下頜骨粉碎性骨折,現在在贛州附屬醫院接受治療。孫老師的爸爸是下崗工人,媽媽也沒有工作,弟弟還在讀大學,家庭經濟情況十分拮據。在其家庭遇此不幸之時,愿同學們抻出援助之手。
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溫暖的人間。我們倡導全校同學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給予這個困難家庭經濟上一些細微的幫助和精神上的支持,幫助她走過人生的困難時期。
在此,誠摯發出愛心捐款倡議:積極行動起來,伸出你友愛之手,獻出一份愛心,讓這個不幸家庭在最困難的時候,感受到人間的真情。
誰說人世無情,你的仁愛之心,你的點滴之恩,就有可能帶給一個老師健康快樂的生活;誰說命運不公,你的無名關懷,你的善意之舉,就是不幸家庭最大的幸運。愿我們的點滴付出匯成愛心的暖流,讓暗淡的家庭重新迸發出燦爛的霞光!
愿孫老師早日康復,重新走上講臺。
扶貧濟困建議書 篇2
全市各旅游企事業單位、各旅游從業者同仁們:
指出:“要阿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優良傳統,凝聚全黨全社會力量,形成扶貧開發工作強大合力”。樂善好施、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全市各旅游企事業、各旅游從業者同仁沐浴改革春風,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參與扶貧濟困、履行社會義務是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
是培育我們成長的家園,也是旅游企業、旅游從業者發展的福地。當全市人民邁向全面小康之時,仍有幾千農村人口處在貧困之中。作為企業和旅游人,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伸出熱情的雙手,對貧困群眾幫一把、扶一程,確保他們在小康路上不掉隊。在此謹向全市旅游企事業、旅游從業者同仁發出倡議:
一、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做精準扶貧的自覺參與者。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黨和政府的鄭重承諾。我們要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發揚“義利兼顧、以義為先”的光彩精神,主動找準位置,自覺擔當作為,積極在精準扶貧的偉大實踐中展示當代旅游企業及旅游人的新風采。
二、務實開展捐獻活動,做精準扶貧的有力推動者。要充分發揮全市各旅游企事業、各旅游從業者同仁的優勢,參與和推動精準扶貧行動,幫助貧困村、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實現小康夢。
各旅游企業及旅游業者:
貧困父老鄉親需要我們的幫助,困難家庭需要我們的愛心,精準扶貧期待我們的參與,美麗需要我們的支持!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向貧困群眾伸出援助之手,獻出我們的愛心,書寫出扶貧濟困的精彩華章,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捐款方式:請各旅游企業及個人于20xx年9月10-25日到**市旅游協會(市旅游局8樓協會秘書處)捐款或轉帳戶名:**市旅游協會開戶行:交行北部灣東路辦
帳號:
扶貧濟困建議書 篇3
值此10·17第三個全國扶貧日來臨之際,我們真誠倡議,喚起社會各界幫扶意識,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各級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各界人士,主動扛起扶貧責任,熱情伸出援助之手,以“但愿蒼生俱飽暖”的情懷,共同參與到補齊貧困短板,實現全面小康的偉大事業中來。
強調指出:扶貧開發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工作,必須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向貧困發起總攻,確保到20xx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動員令,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沖鋒號!
我省現在還有58個貧困縣、7993個貧困村、232萬貧困人口。面對生產生活困難、渴盼脫貧致富的貧困群眾,省委省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推進八大工程二十個專項行動,建立完善六大政策保障機制,著力構建四個“三位一體”組織保障體系。前不久,駱惠寧書記、樓陽生代省長分別深入呂梁、忻州等地調研脫貧攻堅,突出強調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強化責任,扎實工作,確保貧困地區與全省同步奔小康。一場黨委領導政府主導,行業部門履職盡責,社會市場協同發力的脫貧攻堅戰已經在三晉大地全面打響!
守望相助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脫貧攻堅全面小康是社會各界的共同責任。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履行主體責任,發揮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親力親為,親自上手抓脫貧攻堅;行業部門單位要發揮優勢協同配合,精準落實扶貧惠民政策,深入開展駐村幫扶活動,讓貧困群眾享有更多獲得感;各類市場主體要依托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優勢,投資產業開發、基礎設施和民生保障事業;社會各界要同舟共濟友善相助,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精準幫扶活動;貧困地區干部群眾要弘揚大寨精神、西溝精神和右玉精神,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主動創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愛心無論大小,善舉不分先后。涓流共匯,足以涌成扶貧濟困的浩瀚江河;綿力齊聚,必將凝聚脫貧攻堅的蓬勃力量。您的奉獻擔當,您的善行善舉,是照亮貧困者夢想的陽光,是激發羸弱者前行的動力。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呂梁太行老區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為三晉大地筑夢全面小康而奮斗!
全面小康,一個不能少。脫貧攻堅,我們共擔當!
有意捐贈扶貧善款的單位和個人,可與**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省慈善總會聯系。每一筆捐贈款項的去向、用途、使用效果,將通過扶貧開發網及時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具體捐贈方式是:
單位名稱:
捐款用途:
開戶行:
扶貧濟困建議書 篇4
親愛的同學們:
春天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在這個生機勃勃的季節里,你一定會想起一個不朽的名字——雷鋒。本月是雷鋒精神月,為了弘揚雷鋒精神,更好地開展“行動起來學雷鋒,拉起小手獻愛心”活動,我校大隊部鄭重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將愛心傳遞下去,用我們的真誠與友愛,為需要幫助的人送去歡笑與希望!
同學們,當你們茶余飯后欣賞校園美景的時候,當你無憂無慮暢游書山學海的時候,當你品嘗著可口美味的零食時,你可曾想到在我們這美麗和諧的城市里還有一雙雙因上學困難而憂郁無奈的眼睛?你可曾留意還有一個個正在為每學期的學雜費和生活費而發愁的學子?你可曾知道還有一位位因家庭貧困或遭遇不幸而面臨輟學的同學?他們有的雙親英年早逝,無依無靠;有的家人病魔纏身,債臺高筑;有的父母雙雙下崗,生活無依;有的兄弟姐妹多人讀書,學費難酬……能背上書包繼續學習是他們最大的奢望!物質的貧困有可能阻斷他們通向成功的征程,命運的無情有可能折斷他們放飛理想的翅膀。
他們渴求知識,熱愛學習,品學兼優。看著這些充滿希望的同學,看著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我們怎能不心動?樂善好施,扶貧幫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相互幫助,患難扶持是社會倡導的時代新風。困難的同學需要你的愛心,和諧的社會需要你的支持。
所以,同學們,為了弘揚我們陽光學校“團結互助,撫危濟貧”的優良傳統;為了更好地以我們的實際行動來幫助我們身邊需要幫助的同學,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吧!捐出我們的壓歲錢,捐出我們的零花錢,慷慨捐助那些熱切期盼的人!
“滴水匯成大江,碎石堆成海島”,只要人人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明天!
陽光學校大隊部
二○XX年三月
扶貧濟困建議書 篇5
扶貧濟困工作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為,同時這項工作也是各級工會組織應開展的一項重點工作,教育局工會作為基層單位的一級組織,更應把扶貧工作落到實處。在調研中得知農村學校貧困學生多、辦學條件差、學校基本教學設施簡陋、辦學經費緊張等情況時,我們深感這不僅影響了香坊教育的均衡發展,同時也阻礙了義務教育的健康發展。
為此教育工會向系統內的學校及教職工發出倡議:
讓我們獻出愛心、伸出援助之手,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切從實際出發,從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入手。開展行之有效的幫扶捐贈活動,此次幫扶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即可以從單位的角度,也可以從個人的角度進行幫扶,其中物品、現金、衣物均可,其宗旨就是讓農村學校度過難關、以解決燃眉之急。同時更讓農村學校的師生們,感受到城里學校及同行們為他們送去的溫暖和關愛。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為農村學校盡快改善辦學條件出一份力,共同推進香坊區教育的健康發展。
具體工作落實情況如下:
希望各校工會在校黨支部的支持下妥善安排此項工作,深刻理解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做好宣傳工作。
捐款日期截止至xx月xx日,捐款直接交至教育工會,所捐物品以表格形式上交。
扶貧濟困建議書 篇6
各位企業家:
扶貧濟困、互濟互助、守望相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是人類最高尚、最感人的品質之一。對于我們企業來說,關注慈善事業發展,關心百姓苦樂,是企業家們“樂善好施,雪中送炭”傳承中華民族美德的完美體現。只有企業家們參與到“獻出您的愛心、伸出您溫暖雙手”、投入到慈善事業中來,才能真正構建xx鎮的“和諧社會”。
企業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企業家自身努力奮斗的結果,但是也離不開社會的支持,離不開當地百姓的支持。現在,我們的部分百姓生活缺乏基本保障,因病致貧、老弱病殘還有很多,上學是種渴望,缺少社會關心,夢想變成奢望。因此,當企業迎接朝陽,展望過去時,希望企業家們給予社會幫助和支持。現在,企業家慷慨解囊的時候到了,這不只是一種社會責任,更是一種體現企業家用心回饋社會的中華美德。
一滴水也許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滴水匯聚成江海,卵石聚攏為高山”。讓我們行動起來吧!不論你們奉獻了多少,只要獻出你們的愛心,伸出你們溫暖的雙手,將愛心匯成一股溫泉。
行動起來吧!每一個有著社會責任和慈愛之心的企業家,是你們為xx鎮的經濟建設助推燃料,是你們保障了全鎮共同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而今天,我們需要你們為xx鎮的慈善事業添磚加瓦,錦上添花,用實際行動來援助每一個困難群體。
感謝企業家長期以來對工業園區慈善事業的大力支持與關心!
募捐聯系方式:xx鎮紅十字會
募捐賬號:上海市金山區xx鎮紅十字會
上海農村商業銀行支行
32371180107231
募捐地址:xx鎮人民政府360號
募捐聯系電話:
工業園區聯系人:薛雯雯聯系電話:
扶貧濟困建議書 篇7
近年來,隨著xx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得以不斷提高。然而,就在我們的周圍,還有一些因各種原因陷入貧困的群體,他們頑強不屈,渴望脫貧,渴望關愛、渴望改善生活。
目前,xx鎮轄區有低保298戶、523人,低保臨界78戶、233人,城鄉三無58戶,五保41戶。xx鎮對口幫扶的英德市東華鎮仍有376多戶家庭處于低收入水平,他們需要社會的關心和幫助。
為弘揚“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優良傳統,響應省委、省政府的號召,在“廣東扶貧濟困日”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倡議:全鎮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各界人士積極響應,踴躍捐款,奉獻愛心。慈心善舉,功德無量,讓我們伸出熱情之手,幫助他們走出貧困,渡過難關。
您的點滴愛心,是溫暖貧困家庭的源泉,樂善好施之美德當恩澤天下,期待您真情參與!
您的愛心善款可以捐至xx市xx區慈善會(捐款賬號:)。捐款時,請在備注欄注明“XX年扶貧濟困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