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動物保護環境建議書-建議書(通用3篇)
愛護動物保護環境建議書-建議書 篇1
人類:
如今十分發達的地球,雖然環境情況看起來十分樂觀,但是卻有十分重大的隱患,這都是人為制造出來的,:大肆砍伐樹木、建立化工廠、胡亂排放有害液體。
“對人類威脅較大的氣體,世界每年的排放量達6億多噸……;估計到下個世紀中葉,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臨沙漠化的危險,每年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脅著60多個國家……”看見這一組組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人類,你們有何感想?從2300萬年到1800萬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現到現在人類高度發達的文明時代,對于每個人從未停止過的索取,大自然都是“有求必應”的,這更滋長了人類的貪欲。
舉一個例子:我國的木蘭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個清澈見底的河流,但現在它已是魚蝦絕跡的污河,又為我們的地球母親添多一道疤痕。
這,不是給人類重重地敲響了警鐘嗎?
由此,我鄭重地向仍未覺悟的人們建議:
第一,人類要想征服可怕的大自然,就必須尊重自然。
對于改造自然理應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闊斧,勇于實踐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與自然協調發展,決不能重蹈西方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轍。
第二,要從我做起,首先選擇有利于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
善待我們的家園、善待地球,共創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
1、節約資源減少污染
(1)節水為榮,隨時關上水龍頭,防止滴漏。
(2)慎用清潔劑,盡量用肥皂,減少洗滌劑中的化學物質對水的污染。
2、綠色消費環保選擇
(1)用無鉛汽油、無鎘鉛電池、無磷洗滌劑,減少水與空氣的污染。
(2)購買低砩家用制冷器具、無砩發用摩絲,減少對臭氧層的污染。
3、重復使用多次利用
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
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減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備購物口袋或提籃。
4、分類回收循環再用
不亂丟棄廢電池、廢塑料等垃圾、廢物;將垃圾分類投放,變廢為寶,使資源循環再生,造福人類。
5、保護自然萬物共存
不獵殺、使用珍稀動物和受保護的動物,關愛與保護野生動植物;植樹造林,愛護我們身邊的每一寸綠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樹木。
6、講究衛生保護環境
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制造噪音。
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倡導同學門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也建議叔叔阿姨們加入我們的隊伍中來,為保護環境、造福后代貢獻自己的力量。
因為: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愛護動物保護環境建議書-建議書 篇2
親愛的朋友們:
你們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浪費在百分率增加,從最初的自我不關緊水龍頭,忘記關燈,變到現在對別人十分浪費資源的現象熟視無睹。人們每天都在倡議節約自然資源,呼吁保護已經傷痕累累的自然母親,但總只是嘴上說說而已,根本想也沒想真正去實踐,更何況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因此,大家共同節約自己資源不了了之。
追根究底,往往每個人養成不愛護資源的壞習慣,都是從無意中開始的,單抱著"反正就這一次也只浪費一丁點,沒關系!"的心態,而有第一次自然會有第二次,這樣日積月累,難免不能不養成壞習慣。其實,如果全國13億人口,該浪費掉多么大數目的資源哪!更何況,我過還是個缺水大國,許多貧困地區也都還沒能通上電呢!
曾經看過一則公益廣告,一開始,幾個大字邊映入我的眼簾請不要讓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變成我們的眼淚!這幾個字深深地震撼了我,或許人們在浪費那一滴滴珍貴的水時,決不曾幻想過后代子孫沒有水時那充滿乞求的目光,也不曾能想象沒有了水資源,沒有了大自然母親的給予,人們將會如何呢?
有句古話說得對,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那一個個停電停水的夜晚,每個人該會多么地焦急?既然嘗試過,又為何不懂珍惜,倘若繼續浪費下去,只會為時已晚,再后悔也于事無補,所以,不要再往后退了,共同保護自然資源,是每個地球人應盡的責任。
一起行動起來吧!為了已奄奄一息的大自然母親,為了我們共同的家青春永駐,為了人類子孫后代的利益,希望全世界人類一起站起來,手拉手保護珍貴的自然資源,為全人類自己譜寫一曲激奮人心的旋律!
建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愛護動物保護環境建議書-建議書 篇3
藍鯨,一種生活在大海深處的巨大動物。他是大海中不容冒犯的神靈,它最珍愛自己的眼睛,因為大海里的靈魂就在它的眼睛里。一個勇敢的年輕人,為了小女孩獲得光明冒著生命危險取得了藍鯨的眼睛。故事中的小姑娘,年輕人,包括藍鯨都是愛的化身,所以一切在愛的名義下,他們都各得其所,活的是精彩的,死了也是永恒的。
但童話畢竟是童話,現在,如果大海的深處真的有藍鯨,它的眼睛真的能讓人重見光明,我們社會上絕不會出現角膜捐獻這種高尚的行為,一切都將在愛的名義下,向海里的藍鯨下毒手?杀氖,我的這個如果卻演變成了現實。自然界中的很多動物,或許它們沒有像藍鯨那樣有神奇的作用,但只有能為人所用的,都慘遭捕殺。因為人是人,動物是動物,我們可以愛自己,卻不能愛動物像愛自己一樣。事實上,有許許多多的動物已經倒在了人類的手下,我們再也不能見到它們的子孫后代了,像中國的白臀葉猴,澳大利亞的塔斯曼尼亞虎和袋狼、巴基斯坦沙貓、巴厘狐……這些已經滅絕的動物只能成為一種歷史。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似乎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做法不對了,于是開始采取措施補救,比如在許多地區建立動物保護區、成立動物保護協會、制定動物保護法規等等……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也應該為動物——我們人類的朋友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可以為建設動物保護區捐出一些零花錢,到各地宣傳許多動物對人類的無私奉獻、保護動物的重要性……我想,如果小動物們聽得懂我們人類的語言,它們一定會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感到欣慰的。
“保護動物,從我做起!”要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就應善待動物、保護動物。人與動物共存于自然界,保護動物就是拯救我們人類自己的心靈,人類如果不能做到關愛生靈,人類自己也永遠無法得到心靈的真正健康。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多向社會和自然釋放一點慈善和愛心,我們就不僅能擁有和諧的社會與自然,還會有健康的心靈、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