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對學校建議書(通用3篇)
小學生對學校建議書 篇1
尊敬的校長:您好!
當我提起手中的筆給您寫這封信時,我這握筆的手微微顫動,惜別的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依依不舍之情油然而生。我——一名即將畢業的小學生,就要離開這朝夕相處六年的母校了。母校六年的學習生活,灑下了我們多少快樂的笑聲,留下了我們多少快樂的身影。操場上的嬉戲打鬧,教室里瑯瑯的讀書聲……
校園里組組美好的鏡頭,叫我怎能忘懷?馬上就要離開親愛的母校了,尊敬的校長,我有些話想對您說,您能坐下來聽聽我這位畢業生的心聲嗎?校長,我建議,學校的圖書館向大家敞開大門,讓大家盡情地遨游書的王國。我明白,我們是畢業生,此時的學習是十分緊張的。可是,我們不想整天學習,成為一個沒有快樂的“學習機器”。書是一切智慧的源泉,有了書,我們就能得到更多的精神財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校長,您說對嗎?校長,我還有一個請求——畢業生能否上一上體育課呢?人的健全,不僅僅靠學習,還應靠運動,兩項是同等重要的。書是一切智慧的源泉,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經常鍛煉,可以發展動作的和諧,還可以鍛煉意志力,對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喲!抱歉了,尊敬的校長,我打擾了您這么多寶貴的時間。
以上是我的兩個建議,希望您能考慮一下,謝謝!
祝您,工作順利!
小學生對學校建議書 篇2
在6月5日環境日到來之際,后勤服務中心特向全校師生發出以下倡議:
1、以節水為榮——隨時關緊水龍頭,別讓水空流。
2、以節電為榮——省一度電,少一分污染,多一分貢獻。
3、以節糧為榮――愛惜糧食,讓節儉美德代代傳。
4、珍惜紙張――參加植樹造林,保護森林資源。
5、養成好習慣――不隨地吐痰,不隨地亂扔亂倒廢棄物。
6、少用一次性制品――節約能源,維護環境整潔。
7、愛護一草一木――做綠色使者,保持空氣清新。
8、做動物的朋友――善待生命,與萬物共存。
9、選擇環保購物袋,養成自覺節制使用塑料袋的良好習慣。必須要用塑料袋時,能利用的要充分利用,能少用一只是一只。
10、自覺保護生活環境,積極參與校園綠化美化活動,保護綠地花木。
小學生對學校建議書 篇3
我是學校的一員,學校發展,現將我的一些個人想法寫出來,里面肯定有許多主觀性的東西,僅供參考。也是我的學習體會和思想匯報。
我贊成“和諧發展”我辦學模式,把育人放在首位,把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作為目標。應豐富其內涵,對學校發展,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名校策略:學校與學校有競爭,學校的生存、發展要靠學校的辦學質量和聲譽,要提高質量和聲譽,現階段社會上主要看學校上重點、上名校,要有名校意識。讓更多的學生上重點線,上名校。要達這一點,一要在高考獎勵加大對總分和單科800以上,700以上,640以上的獎勵力度;第二:加大培優的力度和投入;第三,在師資水平不齊的情況下,各年級組建兩個競賽班,將尖子集中起來,這兩班在教學上要有特殊要求,今后發展到20個班后,學生的基礎差異更大,教師能力差異也很大。實行分層教學,這也符合孔子的因材施教的原則,
2.良性競爭機制:和諧發展和良性競爭并不矛盾,要創造環境,使同科組老師競爭,看誰的工作做得更好;班與班競爭,形成比、學、趕、超的風氣。分班時。安排工作要盡可能使大科組的每位老師都有一個競爭對象,有可比性。如兩個物理班,就不要由一人去任同一科教學。要出質量,就不能回避競爭,競爭會有其弊,但利大于弊。
3.質量管理:教師的管理要著眼于教學質量,對教師的考核既要有定量,又要有定性的考核。既要看考試成績,又要看平時備課、作業批改、輔導、和師生情感、教研等定性考核。可考慮考試成績占60%,備課占10%,作業10%,教學態度,師生情感占10%教研和考勤10%進行定量評價。成績在備課排序,其它在學科組排序,分出優、良、合格等次,然后打分。
4.激勵機制:平均主義不利于調動教師積極性,表面上看一團和氣,實際上不然,大多數老師的覺悟還不高,平均主義會產生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和尚撞鐘現象。同時也不符合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分配原則。高考獎中要突出效益,減少平均;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要與年終獎,教師年度考核、評優評先掛鉤。也使年度考核、評優評先減少人為因素,多一點客觀公正。象衡水中學那樣,建立一套精神方面和物質方面的激勵機制。創造一種使教師在精神上有奔頭,在物質上有實惠的環境。使教師不斷成長,不斷進步。建全各級各類獎勵制度。如《高考獎勵方案》、對教職工的各種榮譽獎勵方案。《學生獎勵制度》
5.關于教師隊伍建設:要有激勵機制,淘汰機制,青年教師成長機制,以老帶新,良性循環。安排教師工作時,著眼全局,優先考慮各年級各學科的把關教師,教師工作總體上最好是高、初中三年循環,年青教師,只要教學效果不錯的,都應跟著循環。每屆高三各科有計劃的帶一個新手,高一、高二各科教師也要新老搭配。大循環,少變動,少分班,有利于加強教師的責任感,和成就感。外出學習最好派有5年以上教學經驗,已熟悉常規教學、對高考有一定了解的教師去,5年以下者,就在本校拜師學藝,學習常規教學,要充分利用本校的教學資源,低投入,高效益。外出學習主要學習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管理經驗等。
6.教師評價制度化:建全教師評價體系。既要有定量,又要有定性,既看教學又看教育。
7.抓生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生源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對優秀生源要對原學校和學生進行物質和精神方面的獎勵。對擇校生,應用經濟手段控制,按分數分段收取擇校費,既可保證擇校費不會減少,又使生源不會太差。對轉學生,要有試讀期,對成績差的,只借讀,不入學籍。
8.強化備課組在教學質量上我核心作用:大學科要多進行以備課組為單位的聽課、說課活動。教研活動要多組織聽課、評課、說課活動,青年老師要上過關課,中、老年教師上示范課、研究課。要有評課制度。目前隨意聽課,又很少評課,對講課者和聽課者收獲很少。
9.強化年級的管理作用,加強教師管理:各年級要對教學質量負責,目前的年級只管了學生,對教師管理不力,對質量管理不力,教學處更管不了那么多老師,教師除教學檢查(且只有半個學期的內容)外,再無其它考核和評價,管理教師可分年級,定量、定性對教學質量進行評價的方法管理。
10.加強班主任工作:班主任不僅要管好學生的紀律,還要對全班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學習成績等負責。建全先進班、先進班主任的評價制度.目前,先進班,文明班的評選是行政投票選舉,很多投票人對投票班的實際情況并不了解,人為素太多。要從全班學生的德、智、體等方面去評價,要用定量的方法去評價。要考慮班級的學風和學習成績,因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班級學習風氣差,學習成績差,其它好,不能算優秀班集體。大力宣傳,表揚先進班集體,模范班主任。
11.常規教學制度化:建全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輔導、考評的教學常規,定期檢查,對出現問題者,要述職、通報批評、經濟處罰等。
12.復讀生費建議由學校統一收取,統一管理,由校長簽字,從總務處領取,減少資金支出的隨意性,增加透明性。主要用于高考獎勵,取消月補貼,加大效益獎,在基本獎中考慮高一、高二的任教年數。對其它年級,一年一度,也要有效益獎。
13.學生資料費問題:除教材外,教輔資料應由備課組和學科組長商定,由教學處或直接由年級主管處審批,目前資料由教務處統訂,教務處又不了解各科哪些資料最好,所以,訂的很多資料不能用,好的資料又沒法訂。學生資料費按班級核算,多退少補。學生印發的資料費,也應按班級核算。文印室的工作人員的課時補貼可考慮與實際油印、打字數掛鉤,便于調動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