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開學典禮暨教師節大會講話稿
二、發掘智慧,充滿激情,學會學習。
學生的第一任務是學習,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要使人變得聰明。學習需要良好的習慣,特別是思維習慣。英國劍橋大學教授愛德華·德博諾是橫向思維的積極倡導者。他認為,生活中有時碰到的問題,當用常規辦法無法解決時,應該嘗試換個角度,使用迂回或反向的思考方式來尋求問題的解決之道。有一家公司新搬入一幢摩天大樓,由于當初樓內安裝的電梯過少,員工上下班時經常要等很長時間,為此怨聲不斷。于是公司老總把各部門負責人召集到一起,請大家出謀劃策。經過一番討論,大家提出了4種解決方案:第一種:提高電梯上下速度。第二種:各部門上下班時間錯開。第三種:在所有的電梯門口裝上鏡子。第四種:裝一部新電梯。如果是你,會想到哪種方案?根據愛德華·德博諾教授的說法,如果你想出的是第一、第二或第四種,那么你的思維方式是屬于垂直型或傳統型的。如果你提出的是第三種,那么你的思維方式是水平型的,屬于橫向思維。垂直思維是一種常規的思考方式,解決問題的視野過于狹隘,而橫向思維卻能拋開思維定勢,打開一片新的思維空間,常常會找到出人意料的獨特有效的方案。經過慎重考慮,該公司選擇了第三種方案。該方案付諸實施后,員工乘電梯上上下下,再也沒了抱怨聲。愛德華·德博諾教授最后總結說:“等著乘電梯的人一看到鏡子,免不了開始端詳自己的鏡中形象,或者偷偷打量別人的打扮,煩人的等待時刻就在鏡前顧盼之間悄悄過去了。該公司的難題固然是由電梯不足引起,但也與員工缺乏耐心不無關系。”!故事簡單,措施也簡單,但令人深思,其思維方式值得借鑒。中國不缺普通人才,缺少的是創新型人才。有人統計,中國至少有170種產品產量位局世界第一,足以令人歡欣鼓舞,但沒有一個世界公認的品牌。我國90%以上的出口產品都是貼牌,為洋人做嫁衣裳。沖其量不過“世界第一打工仔”而已。創新精神需要從小培養,首先是學習思維的培養。同學們要志存高遠,學會思考,學會獨立思考,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同時,學習永遠是辛苦的勞動,需要付出激情和艱辛。工作沒激情,不能成為優秀員工。工作需要激情,學習同樣需要激情。成功的求學者無不是激情澎湃的學子。國防科大理學院院長、校友秦石橋的學習激情曾影響幾代六中人,XX屆學生周振興、XX屆戴軍平、XX屆的體育“戴家軍”就是典范。他們旗幟鮮明、如饑似渴、心無旁騖的追求知識,展現了青年人應有的朝氣和激情。我們的學生,尤其是高三學生特別需要這種品質,年輕人對生活要充滿激情,對學習更要要充滿激情。
三、 明了成長規律,增強責任意識,學會擔當。
同學們處于成長的特殊時期,也是心志不穩定的時期。有的同學想在穿著打扮上標新立異,個別同學背地里抽煙、酗酒甚至談戀愛。這些現象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是想表明個體的成熟。什么是成熟,青年人往往作出不恰當的表達。《中國青年報》記者李季冰認為:當一個人真正深刻地懂得自己必須選擇獨立承擔后果時,他(她)才算真的成熟。一句話,檢驗成熟與否的試金石是責任感,是擔當意識。
高中三年是同學們身體成長最快的時期,同學們身體迅速成人化,但心理品質(包括自制能力)明顯跟不上身體的發展步伐,大家處于人生情感、意志的脆弱期。充滿活力而易煩悶沖動,豪情滿懷而又情緒大起大落。讓我們先翻看美國《中學學生品德規范準則》,它的要求非常具體, 如“明確自律的重要性,去做我們認為應該做的事,即使我們不愿意。”“講真話,尤其講真話對我們自己不利的時候,更要這樣做!”成長需要自律,需要責任。也需要他律,也就是需要教師的扶持,長輩的規訓。古人說得好:聰明透頂,要人提醒。所以,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當然懲罰要適度。去年8月,國家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通知,其中《第十六條》規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有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為什么國家要明文重申這點,顯然是針對個別學生乃至家長誤解了教師對學生應有的教育權力,這是成長的需要,同學們一定要正確理解!
今天是教師節,我們的隊伍里增加了新成員,甚至還有亦師亦生的實習教師,他們是教育的后繼者和傳承者。我想借次機會告訴他們和你們:教師只是普通的職業,但這個職業需要奉獻和愛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任何人,只要一選擇教師這一崗位,神圣感和使命感就會油然而生,情不自禁,不由自主。所以,國家設教師節是要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認同。同學平時見了老師道聲好是老師莫大的幸福。今天我們在大操場舉行開學典禮和慶祝教師節,同學們開會時能否認真聽會以及會后各班的衛生狀況,其實就是尊師的具體表現。因為道德很具體,道德在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