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的演變(通用3篇)
教師節的演變 篇1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將教師節與“五一國際勞動節”合并一起。
教師節的演變 篇2
1939年,國民黨政府1939年決定立孔子誕辰日8月27日為教師節,并頒發了《教師節紀念暫行辦法》,但當時未能在全國推行。
教師節的演變 篇3
國務院法制辦去年公布的《教育法律一攬子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擬規定,每年9月28日為教師節,因據測算,孔子誕生于公元前551年的9月28日。延續了29年的“9?10”教師節將易期?互聯網瞬間炸開了鍋,贊成的反對的各有人在。作為教師節的主角,不少教師表示,“怎么過”遠比“哪天過”更重要,只有喚起人們深思設立教師節的本義,改期才有意義。
去年9月5日,我國教師節改期首次有了進展。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就《教育法律一攬子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就包括把《教師法》中規定的教師節改為9月28日。
今年的教師節是否仍為9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周宏宇告訴記者,沒有得到教師節改期進展消息。“如現仍未宣布,恐今年難改。”他在XX年就建議教師節改期。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戚建剛教授介紹,修改《教師法》中規定的教師節日期,國務院法制辦公開征求意見后,還要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才行。這在今年9月10日前完成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