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家教心得體會
一、影響初中生思想變化的原因
1、社會表面現象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生活領域逐步實現由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轉軌。市場經濟意味著對個人獨立人格追求私利和平等自由權利的尊重,同時又需要人們遵循以平等、公平、誠實守信等為主要原則的經濟論理,必然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和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重大影響。帶來了許多新變化和矛盾沖突。大學生的就業(yè)不再由國家包分配,因而運用畢業(yè)分配的杠桿來引導和制約學生在校表現的機制也就消失了。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不一定找到合適的工作;一般化的學生甚至較差的學生,憑著家長的權勢和熟人關系,很早就落實了優(yōu)越的工作崗位。這個復雜的結局顯然對學生教育工作不利。
一方面,教育改革引進競爭機制后,引發(fā)了初中學生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另一方面,由于初中生正處在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他們的思想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判斷是非真?zhèn)蔚哪芰Σ粡姟K裕袌鼋洕哪承┴撔矊λ麄儺a生不小的影響。比如,市場經濟中獲取最大利潤的原則,誘使某些初中學生產生拜金主義的思想,斤斤計較,只關心自己,不關心集體和他人,缺乏社會責任感、使命感,缺乏遠大理想。又由于受社會高消費的影響,一部分學生越來越缺乏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助人為樂,誠實謙恭等良好風尚不再被普遍推崇;相反,攀比風、人情風越刮越猛,違紀現象呈上升趨勢。初中生在這種形勢下如何接受主旋律教育,遇到了嚴重的挑戰(zhàn)。
2、社會內在因素的影響
社會表面現象的背后,是社會內在機制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對初中生的思想有直接的影響:
首先,一切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這一指導思想,極大地調動了各個方面追求自身物質利益的積極性,也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發(fā)展遇到了極大的困難。集體主義被質疑,個人主義大聲張,精神文明建設“一手軟”,見利忘義的風氣難以挽回。
其次, “下海”潮和經商熱,而且使我們自己突然進入了一個毫無準備、十分陌生的新環(huán)境。市場經濟搞活了市場。但國有企業(yè)的出路,人民群眾的基本社會保險,轉型的具體作法,市場經濟與公有制的結合,黨的領導的適應,都要經過探討才能摸到門徑。由于準備不足,漏洞太多,使一些人打著各種旗號,利用權力攫取了人民的公共財產。“金錢萬能”、拜金主義侵蝕著初中生的思想,直接影響了初中學生的思想觀念。
第三,在網絡時代,青少年可以輕而易舉地從網絡上了解各種各樣的信息。因此,他們的知識面廣,思維活躍、主體意識較強。初中生上網的時間過長,沉迷于網絡的虛擬世界中,給初中生的社會化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在網上,各種各樣的信息紛繁復雜,良莠不分地呈現在初中生的面前,使得沒有足夠辨別能力的初中學生較容易受到影響。調查發(fā)現,29.9%的初中生在網上看到過一些“與社會主義和黨的領導格格不入的政治言論”,64.8%的青少年玩過網絡游戲,而玩過的網絡游戲中有暴力和色情內容的占14.3%.
在網上,由于其匿名性,使得一些人缺乏約束力,可以在網上盡情地發(fā)泄。調查發(fā)現,27.2%的初中生在網上把自己裝扮成另外一個人,而在網上實行一些違規(guī)行為(如說臟話,施行人身攻擊,盜用別人的用戶號碼或密碼,進行智能犯罪等)的初中生占19%,(其中經常占4.1%,偶爾占14.9%),初中生對黑客的態(tài)度,崇拜的占6.7%,欣賞的占9.7%,無所謂的占26.7%,厭惡的占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