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師教學心得_大學教師教育個人經驗分享(通用3篇)
大學教師教學心得_大學教師教育個人經驗分享 篇1
光陰在指間飛逝,轉眼間一學年又結束了!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本人特就這學期的工作作如下小結:
思想工作方面
一年來,我積極參加黨章學習小組的各項活動,經常收看新聞聯播,關心國家大事,認真學習黨的基本理論,特別是認真學習 三個代表 的重要思想,不斷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自身的政治敏銳性和鑒別能力,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在大是大非問題面前,能夠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熱愛學生,熱愛工作,敬業愛崗,努力將自己鍛煉成新時代的合格教師。
平日里我重視理論于實踐相結合,虛心接受領導、同事們的批評,注意在實踐中改正自己的缺點。作為黨章學習小組的一員,我認識到自己還有很多不足,還有很多需要向身邊的老師學習、請教,尤其是向優秀黨員學習。平時我更是注意主動幫助其他老師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自己也在做的過程中得到了鍛煉,增長了知識,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
教育工作方面
本學年,我擔任三(1)、三(2)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工作,面對首次接觸的教材,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難。針對這些情況,我在積極參加區研發中心組織的新教材培訓的同時,虛心向師傅及其他有經驗的教師討教經驗。在教學中,認真鉆研新大綱、吃透教材,積極開拓教學思路,把一些先進的教學理論、科學的教學方法及先進現代教學手段靈活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創新的等能力。另外,本人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還很注重教學經驗的積累,有了心得體會就及時記下來與同事交流,撰寫的案例《拿書》獲得校優秀案例評比三等獎,撰寫的小班化教案《克與千克》榮獲下城區小班化教案評比一等獎、杭州市小班化教案評比一等獎,參加學校的勝藍教學月評比被評為 勝藍新星 等等。本學年我在家長開放日上了《千米的認識》的公開課,在勝藍教學月時上了《數學廣角》的公開課,均得到廣大家長和聽課老師的好評。而且在師徒結對活動上執教了《制作年歷》一課,得到了區教研員施陽老師與其他兄弟學校老師的好評!
面對班里的后進生,我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不明白的耐心講解,及時地查漏補缺。根據減負的要求,會適當地留一些有利于學生能力發展的、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分層作業。
個人學習
努力方向
1、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2、對差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各方面有更大進步。
3、利用各種方法,訓練學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4、在教學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級學生的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大的進步。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然而我收獲的卻是那一份份充實,那沉甸甸的情感。今后,我將本著 勤學、善思、實干 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大學教師教學心得_大學教師教育個人經驗分享 篇2
幼兒園日常活動中,因為孩子年齡小,為了孩子的安全,每時每刻都有老師陪在身邊,不管是室內活動還是室外活動,都由老師帶領,統一安排。
老師時刻都陪伴孩子們的左右,總怕出現什么意外情況,孩子們沒有一點自由活動的時間,總感覺這樣有秩序的活動才能培養孩子的紀律性,對孩子的發展有利,然而一次的戶外活動使我的看法有了改變。
有一次戶外活動,孩子們非常高興,有的說想玩呼啦圈,有的想拍皮球,還有的想跳繩,我聽后便把這些器械都拿到院子里,讓孩子們自由選擇,我在一旁觀察,發現孩子們并沒有像我想的那樣打打鬧鬧到處亂跑,而是拿了自己喜歡的器械三五成群地一起玩,開始玩呼啦圈的,玩皮球的,跳繩的混在一起。
一會兒孩子們便發現這樣活動互相干擾,于是就劃分了場地,喜歡跳繩的在場地的東邊,中間是玩呼啦圈的,西邊是玩皮球。每組孩子在玩的同時,還想出了新的玩法,并互相學習,最后玩呼啦圈和玩皮球的一起合作,練習投籃,聽到他們哈哈大笑的聲音,就知道他們玩的很開心,很快樂。
這時我想孩子們這樣活動不是很好嗎?在日常活動中,要給孩子一點自由的時間,讓他們自由地交流,讓他們開懷大笑,讓他們大膽想象,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合作意識和活潑開朗的性格,還提高了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學教師教學心得_大學教師教育個人經驗分享 篇3
古今中外,不乏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促進教學的事例。如我國的教育始祖孔子遵循的“因材施教”“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西方著名教育賢者蘇格拉底及其問答法。探究兩者的根本,雖異曲但卻有同工之妙。
孔子對其弟子的教育是基于學生的自身特點也就是關注學生情緒的生成。現階段學生處于怎樣的情緒之中,他們有怎樣的知識需求,在這種情緒狀態下怎樣才能使學生改變不足,吸取知識。蘇格拉底更是循循善誘,讓學生的情緒達到他們對所思考的問題苛求的階段,并一步步引導他們發現真理。由此可見,只有情緒得到充分關注才會迸發情感的共鳴。
實習的最初一個月我帶一個班的英語,學生們一開始就接觸到我,我也充分了解了學生,知道班級里那些學生是學習積極性最高的,自主性最強的,哪些是學習興趣很低的,不認真聽的。所以我對他們各個層面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安排不同的教學任務。學生們的情緒不會感到達不到預期或是沒有挑戰性,每個學生都會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得到發揮。
第二個月我又接手了一個班。因為都不熟悉所以學生們上以一直都很漠然。而我缺乏對他們的了解,我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式提高大家的積極性,直到上周上我才扭轉了之前的上狀態,全班大多數學生開始主動的學習,我也看到了越越多學生的臉龐了。上周,我有兩節這個班,第一節我講解了一些語言點,程進度也在規定范圍之內,所以我決定給學生們總結一些重點短語,讓他們復習鞏固這些單詞。
在自己總結的短語的過程中,我發現總結的這些短語可以編成一個小故事,所以我在給學生講解了短語之后要求學生們用這些短語編寫一個小故事,并且口頭表述,學生們興致盎然,積極發言。紛紛主動舉手編故事,版本不同,結局不同。一節下,大家情緒高漲,堂氛圍十分熱烈。這節之后,大家上的狀態都特別好。由于我給予了他們充分的情感關注,照顧了多數學生在學習上的無所適從,所以他們愿意回應我了,堂也不再是我自己的獨角戲了。
學生是獨立意義的個人,一味地把我們的意志強加于他們,他們就會脫離我們的預期。老師的足夠關注絕對能夠引起學生在心理上的改變,他們會逐步地調整自己的行為。情緒會影響心態,心態會影響狀態。積極地幫助學生調整情緒,就會讓師生在情感上迸發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