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的培訓心得體會(精選5篇)
語文教師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1
8月25日、26日、27日、28日、29日我參加了教育科學研究培訓中心組織的暑期小學語文教師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天,但培訓所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教師以鮮活的教學課堂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透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這次培訓中聽了許多專家的講座,也聽了許多課改課,我明白了課改的真正好處,從大處說是為了國家在21世紀的發展,而從小處說則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和生活。所以,進行課改,落實課標,不是一句虛無縹緲的口號,而更就應具體地體此刻每一堂課中,和教師的一言一行中。課堂中少一些做秀,多一些本真,也許才是我們的努力方向。
準確把握教科書修改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學資料,創造性地靈活地選取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適宜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善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師生互動等新的教學模式;用心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理解熏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用心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三天的暑期小學語文教師培訓結束了,但留給第一范文網留下的卻是深深的回憶,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些成功的經驗為我今后的教育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縮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
語文教師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2
20xx年11月26日至30日,我受學校的委派到昆明參加了國家級骨干教師中學語文學科的培訓。培訓地點:昆明學院小禮堂;參加人員:3位專家和來自全省各地的約600名中學語文教師;培訓時間為:11月28日、29日共兩天16節課。在這兩天的培訓學習中,我受益匪淺,同時,使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給我以很強的震撼,很大的沖擊。
這次培訓具體的時間安排和培訓內容為:
11月28上午聽余映潮老師的公開課《泥人張》、《記承天寺夜游》和他的專題講座《例談閱讀教學的創意》;28日下午聽了韓軍老師的公開課《南來北往》和他的'專題講座《新語文教學的理念與藝術》。11月29日上午聽了程翔老師的公開課《雷雨》和他的專題講座《新課程下的課堂閱讀教學》;下午聽了韓軍老師的閱讀課《念奴嬌 . 赤壁懷古》和他的專題講座《快速寫作中考和高考高分作文》。
下面我就將這次培訓的點滴心得作如下總結。
從學生方面來看(昆明二十四中的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分析能力較強;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大膽回答;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只起到指導的作用而把更多的時間歸還給學生。
從老師方面來看(上課老師、專家),主要從他們的教學思路及理念來談。
余映潮老師的講座《例談閱讀教學的創意》。他從以下方面進行闡釋:
1.什么是教學創意。
2.教學創意有哪些講究(新、簡、實、活)。
3.教材的研讀大致有六個層次:常規的研讀;提取的研讀;語言的研讀;文學的研讀;寫作借鑒的研讀;別有創意的研讀。
4.成功的教學創意的要求:教學思路清晰,提問精粹實在;學生活動充分,課堂積累豐富;優化教材處理,深入課文文本。
余映潮老師的主要教學理念為:“板塊式、主問題、詩意手法”的閱讀教學風格,他還是“活動充分、積累豐富”教學流派的代表人物。
韓軍老師的第一專題為《新語文教學的理念與藝術》。他認為語文課是誦讀課,提倡海量閱讀,主張“學生背不得不開講”、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課永遠不過時,認為中學階段學生如做到“背100篇文言文20篇現代文300首古詩詞,做40至50套真題,語文不必再學了”。第二個專題為《快速寫作中考和高考高分作文》。他認為好文章不等于高分作文,考試作文不應去寫耐人尋味的文章,不要去寫3分鐘才能看懂的文章。高分作文的三個要求是:準確深刻;扎實新穎;嚴謹明晰。高分作文的寫作方法有:三思而后寫,層層開掘法;立體出擊法;反彈琵琶法;片段組合法;套用故事法。
程翔老師的專題為《新課程下的課堂閱讀教學》。
1.他認為學生的原始閱讀、原始理解是閱讀教學的起點,決定老師教學成就高低的是教學技能,而不是學歷、知識的多少,自己懂得和學生懂、會是兩碼事,老教師和年輕教師的區別:把學生教會;對自己的教法滿意而不顧學生是否學會。
2.后續理解,在原始閱讀、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具體做法為:學生小組之間的交流討論;把教參中的觀點給學生作介紹;還可介紹一些教參之外的觀點,給學生拓寬視野;可以講一講老師自己對文本的解讀。
3.基本理解,要求從文本中進行理解,不是胡亂的理解,找到共識,形成共鳴。基本理解不是唯一理解,可以是多種理解,更不是絕對理解,通過多種理解最后達到一個統一認識。
在這短暫的兩天的培訓中,聽了3位專家的公開課和講座,覺得專家們講的深入細致,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通過這次培訓活動,使我認識到我們與其他地區存在著很大的教育差異,同時使我得到了不少教學上的啟迪,讓我認識到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應是永不枯竭的河海,應有廣闊的知識,深厚的底蘊,飽滿的激情。一名優秀的教師應是思考者,應是有自己的系統而完整的教育價值觀的科研型教師。今后我會用我所學的這些綜合知識運用于我的教學中,滲透到各個領域,為家鄉的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語文教師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3
參加了區教育局組織的暑期小學語文教師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天,但培訓所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幾位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以鮮活的教學課堂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
這次培訓中聽了曹化根副區長的講座,我明白了閱讀的真正意義,從大處說是為了國家的發展,而從小處說則是為了每一個學生、每一位教師的成長和生活。所以,閱讀不應是一句虛無縹緲的口號,而更應該具體地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常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一桶水。那么這桶水從哪里來,從書中來,歷史、哲學的、自然的、科學的……我們都應有所涉獵。這樣我們的知識才能時時處于更新的狀態,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去引導學生,并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閱讀的快樂,而不是為應付讀書而讀書。
二、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新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是什么?一句話: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因此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新課程中也說到: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 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直接培養能力。”可事實上,有多少人真正領悟到新課改的真諦呢?所以我對毛運方老師的講座深有同感。
此外,孫友紅老師的講座,在言談之中透露著充滿哲理的思考也無不告訴我們:我們教師必須發現學生的優勢智能,發展他的優勢智能,為他們的“成才”提供方向,讓每一個人都能為社會發展盡己所能。
三、把主動權還給學生不應是一句空談
只有把學習的選擇權真正歸還給學生,學生才有了獲得主動發展的前提。
作為教師,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面對如此重大的革新,我們要做什么?關注未來,放飛希望。首要的是我們要更新觀念,要敢于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條條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創新。繼而走上務實之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求實效。棄繁就簡,走簡單之路,返樸歸真。直至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人”。
這也是我在閱讀教學方面最大的感悟。語文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形態,有特定的目標和任務,有獨特的個性,這就是語文的本。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牢牢把握住這個本,從關注內容到關注語言,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傳統教學中可取的東西。在“以讀代講,以讀促悟”中,更要好好地體現教師的引導、點撥作用,在“尊重體驗、個性解讀、預設與生成”中要有清醒的理念,盡量避免走向“脫離文本、無效合作、表面自主、縱容個性”等極端。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不斷拓展自己的閱讀面,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結合起來,努力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無愧于“人類的靈魂工程師”這一稱號。
語文教師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4
四天的培訓匆匆過去,回首培訓歷程,我發現自己的教育觀念得到了洗禮,教育科學理論學習得到了升華,對于小學情景教學的理解有了新感悟,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更是有了新認識。
一、感受名師風采
培訓伊始,我們走近名師課堂,真真切切地感受他們的風采: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陸紅兵老師、唐穎穎老師……課堂都精彩,我們感嘆名師們嫻熟的基本功,優秀的素養,真誠的師愛。課堂也別樣,我們感受名師們風格迥異,各具特色。唐穎穎老師的《鄉下孩子》,讓我印象頗深。一言一行中折射出的文化素養,舉手投足間散發的教師魅力,教學反思后蘊涵的教學理念,給我們每位年輕的教師以啟迪。
二、聆聽精彩講座
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江蘇省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副校長施建平為我們講述了情景教學的探索過程、特點、五原則、目標取向、基本理念,并用教學的例子生動的闡述……專家們更從自己的教學實踐為出發點,細致地深入地研究小學語文教學的各個內容、環節,并將他們的寶貴經驗和研究成果與我們分享,讓我們受益匪淺。
三、內心激情澎湃
四天,只是很短的時間,確實內心觸動很大。聽完了講座,我在想:做教師要時刻努力。這對于我們現在的教師越來越重要了。作為教師任何時候都不應該輕松和放松自己。因為時代告訴我們要想成為一名好老師,就應該時刻努力,要做一個專業型的老師,就要有專業的水平。這樣才能成為這一領域的佼佼者。
總之,通過這四天的培訓讓我們更清楚地知道教師要善于創設學習情境,把握巧設情境,在多姿多彩的情境活動中發掘鮮活的教育教學資源,以情激情,以情激趣,刺激學生的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較深的情感認同和學習熱情。這樣,才能撥動心弦,激發共鳴,激活課堂教學,課上得喜聞樂見,精彩紛呈,活色生香。
語文教師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5
通過此次學習,我心中感觸很深。首先,增強了我的責任意識。俗話說:責任重于泰山。作為一名教師,學生是我們直接的教育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到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要想教育好學生,增強責任意識是至關重要的,沒有強烈責任心是無法教育好學生的。教育是一個長期發展過程,同時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會給其他環節構成困難,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我們教師應該立足現今,著眼未來,以苦為樂,甘于寂寞,勤勤懇懇,充當人梯,負起我們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為后代著想,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我們祖國千秋大業負責。其次,要提升教師的素質,懂得尊重和激勵學生。尊重和激勵學生,可以啟發學生的心靈、思維。著名的心理學家雷耳評論說:稱贊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他,我們就無法成長開花。但是我們大多數的人,只是敏于躲避別人的冷言冷語,而我們自己卻吝于把贊許的溫暖陽光給與別人。
這也是一次難得的教育培訓,我體會到教學應該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親自去體驗、嘗試,來逐漸打下學會生活、學會學習的基礎,從各個方面來培養學生探究事物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盡量只起到指導的作用,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中心,為重點。上課的教師自身素質要高,駕馭課堂能力要強,對于學生錯誤性的認識,教師能夠及時予以講解。另外教師要善于運用啟發,提問題時要有針對性,讓學生有的放矢;幽默、流暢、優美的語言也很有吸引力。教師要注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等等。”每一節課,都有許多值得我們深思,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
我逐漸明白:語文姓“語”,語文教學要體現“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即以語言練習為中心,特別是要加強語言的運用。“兩個基本點”即培養語文能力(聽、說、讀、寫、書),提高人文素養。要由“教教材”變成“用教材教”;由“教課文”變成用課文學語言、用語言。閱讀教學重視“表達”,最好的方法是結合課文教學,設計各種形式的表達練習,讓學生在表達過程中加深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對課文語言的積累,使理解和表達、積累和表達獲得多贏。
我們也深深地意識到:從事教育工作的每位同志都是一顆螺絲釘,擔負著自己的職責和責任;工作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任何失誤,都可能給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工作帶來影響,造成學生終生遺憾,甚至釀成事故。為此,對待每一項工作,學校每位教職員工都要努力做到小心示范,認真育人。永遠記住:學校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師無小節,樣樣做楷模。其次,我們還應學習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觀念,聯系各界教育力量做好各方面的協調發展,也只有這樣,我們學校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工作才能得到健康和諧、又好又快地發展,我們才能夠早日造就我們宿遷教育的“高山”。教育改革的浪潮正向我們涌來,我們將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我愿意在小學教育這塊充滿生命力的園地里努力耕耘,為教育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用自己的愛心去關愛每一名學生,讓他們學會做人,學會交流,快樂成長。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神圣的職業;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說,教師的工作是最需要良心的。這顆良心就叫責任。我們將永遠憑著這顆良心,把無私的愛和無限的責任奉獻給學生!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從以往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得失。
第二,不斷學習。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是提高自我素養的`良好基奠。一桶水早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斷學習,成為長流水。
第三,交流。他人直言不諱的意見與建議可能是發現不足、認識“廬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徑。要聽真言,要想聽真言,更要會聽真言,久而久之對我大有裨益。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我們必須是著眼于未來,采取科學的方法應對隨時出現的新問題,努力使自己適應新時代的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還必須給自己定好位,必須走“學習——反思——研究——實踐”相結合的專業發展之路。
通過這次優質課學習,收獲是非常豐富的,它引發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獲了很多的知識,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師修養有了深一層次的提高。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總之,通過此次國培學習,我深切感覺到,做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崇高的奉獻精神、高標準的師德,也需有先進完備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從今以后,我會牢記自己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圣神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將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努力實踐,在教學崗位上積極進取,銳意創新,力爭成為一名新時期的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