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通用9篇)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1
每次來縣里參加會議總能聽到周局長做的報告,或是為師之道的,或是為人師表的,也有教育教師學會合作的等等涉獵的方面繁多。使我總能從中收獲很多人生的哲理。周局長的報告有很深的感染力,總能在我的心靈深處產生共鳴,讓人久久回味,其中貼近生活實際的舉例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甚至自己的同事或是自己的親身經歷總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影子。
進入教師這個行列也近十年了,都知道在教師這個崗位上往往要淡泊名利,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應該能做的涼板凳,耐得住清貧,堅守住甘為蠟燭的心。“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多么偉大崇高的贊揚,可是在我的周圍往往也出現了不盡如人意的的事情,有時我也迷惑,甚至不知道前方的路究竟在何方,只是隨波逐流。往往就在這時周局長的報告總能給我暴雨般的思想洗禮,重新找回作為教師的那份自豪和為人師表的沉甸甸的責任,使我幡然悔悟。人生的旅途上總要有一個隨時叮囑你的人才能不走錯路,有一個良師益友更是人生莫大的榮幸。
縱觀我們教師隊伍的現狀,我們很有必要多從教師的基本道德底線開始要求每一位教師認清自己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責任和義務,樹起一桿桿德為師之首的大旗,引導我們教師思想前進的方向,一個沒有理想的年代是迷茫的年代,一個沒有思想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同樣一個沒有優秀道德作為行動指引的人是沒有靈魂的人。我們也很有理由打一場保衛鮮明道德旗幟的戰役。很有必要多下幾場及時雨。真心的希望經常能聽到周局長的報告!
意外的收獲(培訓第五天)
早晨,去教研地點之前去了學校一趟,主要是想請我們校長幫我們教研組的成員借六年級數學教材,另外取了些A4紙用來寫作業。校長說看了我的博客還鼓勵我投稿,我一直覺得我們校長比較關注我們教師個人的成長,這就是個小細節吧,我告訴他昨天我把培訓四天來自己寫的一些東西發給了韓老師。沒有想到這些粗淺的想法今天登陸在了博興教育信息網上了!——意外之一!
下面說說我今天的收獲
今天根據分工我們組主要對三四年級的數與計算、空間與圖形及綜合應用進行了單元分析。通過分析和研討我們對這些課有了新的看法,特別是綜合應用,對于這樣的課我一直是視為烏有,從來沒有讓學生做這樣的實驗或者調查。應該說忽略了讓孩子從另外一個角度即生活的角度去看待數學之韻、去體驗數學之美。今天,我用全新的角度對這部分內容進行了解讀,知道了數學也是可以用綜合應用的形式來展現的,以后一定加強這方面的觀念——意外之二!
關于明天的工作
1、繼續鼓勵團隊成員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用筆記錄下來。雖然今天早晨我已經做了工作,但是我覺得再次重復還是很有必要。好的想法更多的時候是一閃而過,所以我覺得記錄下來很有必要。關于條件方面,我們的老師大多有電腦,所以這個實現起來不難,如果條件受限,我樂意幫忙。
2、作業的規范。今天我和其他老師做了交流感覺集體做作業更有靈感,所以明天我們可以采取這種統一時間的方法。另外我設計了一個作業完成的統一表格,感覺比在白紙上書寫會美觀整齊一些。
3、教材中的疑惑或者好的建議的梳理。通過前兩天的縣級培訓,我覺得這個環節可以開設,因為老師們覺得這個是學到知識最多的模塊之一。
明天工作計劃的制定和設想是自己成長的體現?——意外之三!
真的沒有想到假期的每天都會如此充實、踏實的學習,這么認真的收獲著他人智慧。——意外之四!
呵呵!快樂!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2
暑假這十一天學習活動,使我的假日生活充實了很多。作為一名第一次參加活動的新教師,我來談談對這次培訓活動的幾點心得。
首先,對于如何才能更好地"關注課堂,實施有效教學",確實是我們每一位老師值得討論、研究的一個問題,也是我執教近幾年來的最大困惑,現在我以一名參與者的身份來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培訓活動加深了我對課前備課的理解。
作為一個參與者,知道了小學數學備課都應該備什么,都應該關注哪些方面。但具體在實際操作中該怎樣去落實,還是很模糊的。通過這次親歷活動后,我真正弄清了有效教學準備活動的流程是:課標解讀與教材分析----學習者特征分析-----確定教學目標------最近發展區分析------教學處理及策略選擇-----展示教學預案。先說一下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不單單是就教材去談教材。還要在教材分析中明確編者意圖,我們可以借此落實哪些階段目標?我們應該在怎樣的總目標的指引下具體落實到課堂上的目標?我們的教學到底要使學生形成怎樣的能力?另外,從其他幾塊的準備中,我還知道了我們的教學還要關注學習者的特征,關注他們的最近發展區,怎樣才能使我們的教學真正使他們受益,形成他們的一種能力,這才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因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合作的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計算與實際應用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數學教學應該能夠為造就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就是說,我們的教學要使學生形成能力,形成能力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服務。只有明確了這一點,我們的教學才會更有效。
其次,為我搭建了一個學習的平臺。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孔圣人所言。意思是說三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那么眾人行,吾師多焉!現代的教育強化了學科的整合,要求教師做教育的研究者。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學會合作,同伴互助,發揮團隊的力量,才可以把我們的教育搞好。事實也是如此,在這次培訓活動中,每每思考之余,渾身都不由然汲取一種力量,那就是為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奮發努力!這也許就是人為什么是群居動物的原因吧。
再次,通過這次培訓,我見識到了很多老教師的風采,也認識了不少優秀的年輕教師,通過交流我了解了自身確實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可以向他們學習、請教,對我自己也是一種成長的好方式。
另外,參加本次活動后我也有以下一點思考:
因為這種教學準備活動耗時費力,不可能把準備過程全部呈現給大家。所以,我們必須把準備活動盡量真實的"演"給大家。但必竟還是"演",因而給我們的活動帶有了太多的形式色彩,使學習者不易接受。學習者的第一感覺就是模仿的"演演"而已,某種程度上抹煞了"研"的色彩。
那么怎樣處理"演"與"研"。應該說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準備活動中的東西是好的,但做多了就走樣了。那么,這種活動中,怎樣處理好"演"與"研"的問題,或者說怎樣使"演"真正走向"研"才是我們今后應該更關注的問題。但是,即使真正"研"下去了,又該怎樣檢驗我們"研"的結果,從而促進"研"下去才是更值得我們去做的事情。
總之,我很榮幸能參加這次的培訓學習,確實使我大開眼界,從各位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希望下次再參加時自己也能有所提高,成為能和大家一起研究的好同伴。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3
7月7日至8日,我參加了三亞市數學教研室舉辦的為期兩天的人教版小學數學新教材的培訓學習,通過王盛會與謝斌兩位教師分別對三年級數學上冊與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材的詳細講解,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對我今后如何踐行課改理念,實現教學最優化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下面就根據我自己這次的培訓學習,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教材也在不斷地整編。新教材編寫特點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精心設計了教材的實踐活動;關注學生數學學習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重新研究知識之間的整合;加強數學學習與學生生活的聯系;注重學生“學會學習”能力的培養。提倡新的教學方式,強調教師要通過情境等手段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想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并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得出有關結論。新課程小學數學教材一方面為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發展數學能力和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另一方面又為我們教師指明了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基本途徑。
這次培訓兩位教師向我們分析了教材中的編排調整,以及改動意圖,向我們闡述數學解題的多樣性,建議教師們多鼓勵學生用自己學會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因為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單一的,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鍛煉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學會運用自己原有的知識處理問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解決問題都要要求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也要符合算理和數學邏輯,結合實際問題出發。
通過新課標新教材的培訓學習,更加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舊的不能順應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要學習新理念、新方法,了解教材的設計意圖,鉆研教材教法,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小學數學現代教學的需要,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更精彩。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暑期教師全員培訓已進行到第五天了,這幾天的收獲決不是一個“受益匪淺”所能包含的,無論是聽報告還是小組討論,特別是在通教材的過程中,使我深刻體會到,數學教學內容是豐富多彩的!例如,二年級下冊內容:有余數的除法:“包含除”“等分除”幾乎是我遺漏的角落,在分析教材時我才注意到這點,那么,課本中這種思想是怎樣體現的?如何向學生進行滲透?仔細研讀發現,“等分除”中商和余數的單位一樣,而“包含除”商和余數的單位不一樣,如何引導學生感受到這點呢?對!動手操作!
在活動中理解算式以及每個數字的含義!實際動手分一分,不同的食物平均分給4人,每人分幾個,是“等分除”;同一種食物,由于每份分的數量不同,分的份數也就不同即“包含除”。但無論哪種分法,都是將一些物體分成相等的幾份,顯示了除法意義的本質,可謂,萬變不離其宗!誰說我們的數學內容單調枯燥,其實,它也豐富多彩,只是我們是否發現!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5
炎炎夏日,我有幸踏入了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的殿堂,這段經歷如同一股清新的風,吹散了我心中的迷茫,也為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以下是我對這次培訓的一些感悟與體會。
一、知識的充電站
培訓期間,課程內容豐富多樣,從數學基礎理論到前沿教學理念,從教學設計到課堂管理,每一個環節都讓我受益匪淺。我深刻感受到了知識的力量,也明白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保持學習的熱情,不斷充實自己,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秘。
二、思維的碰撞與啟發
在小組討論和案例分析中,我與同行們展開了激烈的思維碰撞。大家各抒己見,分享各自的教學經驗和心得,這種開放、包容的氛圍讓我深受啟發。我意識到,教學不僅僅是個人的行為,更是團隊的合作與智慧的結晶。通過交流,我學會了從不同角度審視問題,也找到了許多解決教學難題的新思路。
三、情感的共鳴與激勵
培訓過程中,我聽到了許多感人的故事,看到了許多優秀教師為了學生的成長默默付出的身影。他們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也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我深知,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工作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塑造靈魂、啟迪智慧。這份責任讓我倍感壓力,但同時也充滿了動力。
四、實踐的勇氣與決心
培訓結束后,我滿懷信心地踏上了歸途。我深知,要將所學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并非易事,但我有信心也有決心去嘗試、去探索。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堅定的信念去迎接每一個挑戰,用實際行動去踐行自己的教育理想。
總之,這次暑期培訓對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和成長經歷。它不僅讓我在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上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給了我深刻的啟示和激勵。我將以此為契機,不斷努力,為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而努力奮斗。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6
從7月13日開始,全縣的小學教師都參加了教材培訓,盡管每每天感覺很累,但收獲很多,通過學習,我對青島版教材有了新的認識,新的理解,每個單元的知識基礎、在教材中的地位,做到了心中有數。特別是對教材中的情境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明確了每一課的教學要讓學生讀懂情境圖,了解圖中故事和圖中信息,在讀懂信息的基礎上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信息的整理也很重要,可板書在黑板上。教師在教學時要給學生留下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索,提高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教學時要注意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青島版的教材還有一個特點是新知識點出現在自主練習中,因此教師要重視自主練習的處理,對每一道練習題目,要做到心中有數,不要遺漏知識點。 總體來說,青島版教材情境串的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編排有新意,在教學中我們要緊扣課標,把握教學目標,創新地使用教材,更好地體現青島版教材的優點。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7
通過這兩天的教材培訓,我感覺自己收獲挺大的。在學習中,我從來不敢懈怠,認真聽,隨時將自己的的收獲記錄下來。現在把自己的一點感受寫下來與大家共勉。
計算教學在以前我是不重視的,我認為計算教學是最簡單的,所以在教學是不太在意,認為只要平時反復練習與強化就可以了,所以導致學生在做題時計算出現的問題很大。通過這次學習,我才知道,我忽視了學生能力與思維的發展,給學生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礙,因此,要提高教學質量就要以加強計算教學為突破口。聽完專家的點評后,我認為要使學生會算,首先要加強法則及算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記住法則及算理。其次加強練習是必要的,但是練習要注意科學性、實效性、持久性。
懷著一顆既來之,則安之的心,來到了培訓現場,看到老師們積極的表達著自己的想法,激動的說著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學中的感悟、疑惑,我不由的想到自己的教學,在實際的教學中,我也有過他們的這些想法,我感覺有些想法比他們更加巧妙,但是我卻沒有進行深思,更加沒有進行梳理,看到老師們的積極性,動情的表達著自己的想法,不由的我也參與了進來,與老師們一起交流著自己的想法。
我感覺到,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更應該多記錄,多整理,多思索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以及教學中的疑惑,以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8
本想安靜地度過這個暑假,卻迎來了一次全員暑期培訓。原以為會是一次枯燥無味的形式培訓活動,實際與我想象的大相徑庭。從來學校培訓的第一天開始,我就感覺到了這次培訓的魅力,從組織形式到培訓內容。先是一年級的老師精心制作的課件交流材料影響了大家,然后是組織的者的用心鼓舞了大家,每分析完一個單元后的問題質疑到大家的熱烈辯論,無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令我收受益匪淺,對這次培訓充滿了期待。今天上午,是我這幾天體驗最深的一天,經過幾個晚上的努力,靜下心來對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材作了深刻地研究梳理,老師們給予熱情的幫助和支持令我非常感動,特別是對我提出的困惑:“為什么很多孩子畫布出準確的垂線?”這個問題的討論,使我對今后的教學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問題的出現歸于老師自己,由于在平時的教學中忽視了自己示范作用,自己的不規范操作導致孩子也隨便一畫就完事。
通過這次培訓,我感覺很充實,很有收獲。祝愿這次培訓對每個教師都有新的收獲,切實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使教學質量邁向一個新臺階。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9
暑假這十一天學習活動,使我的假日生活充實了很多。作為一名第一次參加活動的新教師,我來談談對這次培訓活動的幾點心得。
首先,對于如何才能更好地"關注課堂,實施有效教學",確實是我們每一位老師值得討論、研究的一個問題,也是我執教近幾年來的最大困惑,現在我以一名參與者的身份來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培訓活動加深了我對課前備課的理解。
作為一個參與者,知道了小學數學備課都應該備什么,都應該關注哪些方面。但具體在實際操作中該怎樣去落實,還是很模糊的。通過這次親歷活動后,我真正弄清了有效教學準備活動的流程是:課標解讀與教材分析----學習者特征分析-----確定教學目標------最近發展區分析------教學處理及策略選擇-----展示教學預案。先說一下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不單單是就教材去談教材。還要在教材分析中明確編者意圖,我們可以借此落實哪些階段目標?我們應該在怎樣的總目標的指引下具體落實到課堂上的目標?我們的教學到底要使學生形成怎樣的能力?另外,從其他幾塊的準備中,我還知道了我們的教學還要關注學習者的特征,關注他們的最近發展區,怎樣才能使我們的教學真正使他們受益,形成他們的一種能力,這才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因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合作的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計算與實際應用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數學教學應該能夠為造就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就是說,我們的教學要使學生形成能力,形成能力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服務。只有明確了這一點,我們的教學才會更有效。
其次,為我搭建了一個學習的平臺。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孔圣人所言。意思是說三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那么眾人行,吾師多焉!現代的教育強化了學科的整合,要求教師做教育的研究者。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學會合作,同伴互助,發揮團隊的力量,才可以把我們的教育搞好。事實也是如此,在這次培訓活動中,每每思考之余,渾身都不由然汲取一種力量,那就是為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奮發努力!這也許就是人為什么是群居動物的原因吧。
再次,通過這次培訓,我見識到了很多老教師的風采,也認識了不少優秀的年輕教師,通過交流我了解了自身確實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可以向他們學習、請教,對我自己也是一種成長的好方式。
另外,參加本次活動后我也有以下一點思考:
因為這種教學準備活動耗時費力,不可能把準備過程全部呈現給大家。所以,我們必須把準備活動盡量真實的"演"給大家。但必竟還是"演",因而給我們的活動帶有了太多的形式色彩,使學習者不易接受。學習者的第一感覺就是模仿的"演演"而已,某種程度上抹煞了"研"的色彩。
那么怎樣處理"演"與"研"。應該說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準備活動中的東西是好的,但做多了就走樣了。那么,這種活動中,怎樣處理好"演"與"研"的問題,或者說怎樣使"演"真正走向"研"才是我們今后應該更關注的問題。但是,即使真正"研"下去了,又該怎樣檢驗我們"研"的結果,從而促進"研"下去才是更值得我們去做的事情。
總之,我很榮幸能參加這次的培訓學習,確實使我大開眼界,從各位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希望下次再參加時自己也能有所提高,成為能和大家一起研究的好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