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帶徒弟心得體會_師徒感悟與總結(通用3篇)
師傅帶徒弟心得體會_師徒感悟與總結 篇1
為加速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整體教育教學水平,增強實施新課程的能力,我學校舉辦了“師帶徒”活動。我有幸與周經頌老師結為師徒,我們團結協作、亦師亦友、互學互助、共同提高,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時間過得真快,一年的師帶徒工作又進入了尾聲。回望走過的歲月,我們師徒并進,現做如下總結:
一、鼓勵多學、多問,更新教育觀念。
周老師深知: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課改步伐,才能以全新的思想觀點指導自己的教育實踐。因此,他將自己積累的豐富教學經驗與技巧毫無保留的傳授給我,用一些現代教學思想影響我,鼓勵我多參加培訓,多讀書,閱讀有關雜志來獲取課改信息,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上學期和這學期,周老師擔任四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此時的我們既是師徒,又是同事,我們經常研究如何突破每單元的重難點,共同備課,我還把我的教學計劃、復習安排與之交流。正所謂“教學相長”,在與他的交流中,也從他身上學到許多東西。
二、鼓勵多聽、多上,提高教學水平。
我是新來的老師,經驗不足,一堂課都需要進一步慢慢地雕琢,因此,周老師鼓勵我每月至少上一節高質量的公開課。一年來,我積極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新調入教師匯報課,我與他一同確定講授內容,共同研究該課的教學設計以及實施措施,在準備期間,周老師跟蹤聽課,聽一節,評一節,一點一滴地指導并協助修改,使我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課后,我們師徒共同切磋、研討,作為師傅他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見解、經驗交給我。而且,還經常請教并委托別的經驗豐富的老師,尤其是這個學期,周老師出差三個月,就委托蔡葉清老師指導我。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我在課堂教學中的教法學法比以前更為豐富了,對課堂的調控能力大大增強了。
三、鼓勵多思、多寫,積累教學經驗。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不僅要提高教學能力,平時還應注意反思、積累,朝科研型發展。他鼓勵我努力發掘自身教學工作中的得意之處或反思經驗教訓,及時記錄下來,做到每月總結,學期末時整理半年來的收獲,撰寫論文。
學無止境,教無止境,面對教學中的諸多問題,我們永遠需要學習,需要研信究,相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我們一定可以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以上,只是我在“師帶徒”中列舉幾個方面的進步,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的完善自己,“師帶徒”讓我在不知不覺中成長了。
借此機會我要感謝學校領導對我的培養,感謝我的師傅對我的諄諄教誨。在這里我們用青春做伴,完善自我;轟轟烈烈,振興教育事業!
師傅帶徒弟心得體會_師徒感悟與總結 篇2
又是一個炎炎的夏日,我們成為了中鐵十一局建安公司的又一批新成員。對新工作和新事業充滿抱負的我們,站在新起點而面對新挑戰,在幾番輾轉之后我有幸來到房建十九部大慶東站項目。
在這里我感受到了一種良好的氛圍,只要能做出成績就會得到認可,只要復出努力就能得到收獲,我們是新人,面對現場的各種情況剛來的我們根本沒有任何處理的經驗可說,所以我們每一次面對的問題,每一個不懂的問題,包括每一次犯的錯誤都是我們的財富。隨后項目部組織了“導師帶徒”活動,我有幸的成為了工程部長陳部長的徒弟,當時我就感到十分的激動,一個初出校門的學生能在一開始就分到一個一線負責技術的老師是多么幸運的事情,在之后的的幾個月中我發自內心的感謝我的導師,我的良師益友,陳前欽部長對我的幫助與關懷,我是幸運的,能在步入社會的第一步就擁有如此好的平臺,更幸運的是在拜師學藝的過程中不僅僅學到了師父的業務工作能力,更學到他為人處事的能力,洞察問題的敏銳,分析問題的深刻和解決問題的完善,這些都是幾年工作生活閱歷的積淀。對于專業的素質培養更是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在工作中,陳部長教會了我很多,包括安全的教育培訓,特殊作業操作規程,澆筑混凝土注意要點為,標準化工地學習,三標一體學習,消防安全學習及物資管理等等,使我受益匪淺。
在施工過程中,我重溫體會到了師父教導的正確性,例如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就充分體現了師父說的要點,澆筑是一定要做到振搗棒快插慢拔,下棒一定要快,曾經有幾次下棒不快結果下面出現氣泡,振搗一定要全面,不能漏震等等。“作為一名實習生,雖然在基層上鍛煉,但一定要有長遠的目標。”這是導師經常給我說的話,日常工作中,到時注意引導我觀察生產中的每一個細節,注重觀察中發現規律,定期做總結,把所學的知識和生產聯系起來,通過觀察總結發現規律,不僅能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更有利于拓寬思路、豐富視野。完成從普通技能人員到專業性技術人員的轉變。
通過學習我體會到了“學無止境”的含義,還有很多新的生產技術,很多細節完善的處理方法我們還沒有學到,但是我有決心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的充實自己,向著更高、更遠大的目標奮斗。
在此我認為要想成為一名好徒弟,一是要頑強拼搏,甘于吃苦;二是要刻苦學習,孜孜不倦;三好似要勤奮工作,敢于負責。各級領導針對新員工的成長講了“控制、目標、學習、心態”八個字的關鍵,體現了“傳、幫、帶”的精神,要求新員工一定要學會控制,確立目標,加強學習,保持心態。
最后我真心的向導師們說一聲,你們辛苦了。
師傅帶徒弟心得體會_師徒感悟與總結 篇3
為提升新警素質能力,助推新警成長,河南省公安廳于日前決定,在全省公安機關深入開展“師傅帶徒弟”崗位練兵活動。通過老民警“傳幫帶”、新民警“跟學練”,進一步增強老民警事業心和責任感,激發新民警上進心和求知欲,確保公安機關的好經驗、好做法、好傳統得到傳承。
也許,有的同志會說,“師傅帶徒弟”是我們公安機關的老傳統了,并無新意;甚至覺得大張旗鼓開展專項活動意義不大。而我以為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新常態下,公安機關深入開展“師傅帶徒弟”活動,不僅有助于新民警的成長進步,增強隊伍凝聚力、戰斗力,傳承公安機關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而且對深化公安改革,推動公安事業創新發展等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多少年來,公安機關一大批熱愛公安工作、經驗豐富、忠于職守的老民警,抱著對公安事業無限熱愛和對新民警的殷切希望,把在幾十年公安工作中積累的富貴經驗無私地傳授給新民警,使得一批又一批新民警很快熟悉公安業務,并成為執法辦案、調解矛盾糾紛、維護穩定、處置突發事件、搶險救災、服務群眾的行家里手。從而確保了公安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然而,近幾年,人們發現“師傅帶徒弟”這項傳統活動,在有些公安基層單位開展的并不令人滿意。那種“師徒”親密無間、切磋執法辦案的情景成了美好的回憶;而“現在沒有師傅一說了”、“現在的徒弟吃不消帶”、“帶出徒弟,餓死師傅”等聲音到是時有耳聞。究其原因,一方面,目前基層所隊警務繁忙,老民警尤其是公安業務能力強的民警肩上的擔子較重,客觀上沒有更多精力帶新民警。因為,時下,大都基層單位都實行績效考核。因此,有的老民警覺得因帶新民警影響工作業績,有點得不償失。再說,新民警缺少實踐經驗,執法辦案不免有些“毛手毛腳”,萬一在執法辦案上出點差錯,師傅自然脫不了干系,所以老民警也“怕”帶;另一方面,有些新民警自持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強,在跟班學習中要么淺嘗輒止,要么怕苦、怕累。這對師傅而言,他們心里也知道,今天他是“徒弟”,明天就是同事,往后還有可能成為自己的領導,因此,當師傅的對“懶徒弟”大都采取容忍的態度,更不會擺出“嚴師”的架勢對其進行嚴厲批評教育。師傅這種無奈,自然帶不出“高徒”。徒弟“學藝”不精,又豈能接好班,把公安事業發揚光大、推向前進。
可見,“師傅帶徒弟”既不是件容易抓好,又不得不認真抓、抓出成效的大事。鑒此,我以為河南省公安機關采取“師傅”、“徒弟”結對幫扶、跟蹤培養、職責共擔、績效捆綁等措施,深入開展“師傅帶徒弟”活動的做法,值得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