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扶貧計劃(精選3篇)
貧困戶扶貧計劃 篇1
一、家庭成員基本情況
龍鎮鄉新興勝村村民,共有4口人,戶員情況:住房面積*平方米,耕地面積*畝,家庭簡單適用家用家具及生產用具基本齊全,勞力*人,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為農業生產經濟收入,XX年家庭總收入*元,人均純收入*元。
二、主要貧困原因
1、家庭主要成員文化素質偏低,接受農業科技和新生事物的能力較弱。
2、家庭勞動力少,無固定經濟來源,缺少技術,主要靠傳統農業種植,打零工維持生計。
3、兒子和女兒上學花費較大,家里負債多。
三、幫扶計劃
1、贈送有關農村農業以及科技致富方面的圖書資料,拓寬致富渠道。
2、幫助指導提高種植、增產技能,確保方竹產業收成良好。
3、通過不定期走訪探視等形式,強化對其家庭成員的政策灌輸及法制宣傳力度,使其及時了解掌握黨和政府的富民惠民政策。
貧困戶扶貧計劃 篇2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聯村聯戶、為民富民”政策,根據校“聯村聯戶、為民富民”工作的統一安排,我幫聯的學生是內官營鎮邊家灣村3隊曹飛。為了切實為曹飛同學解決實際學習困難,讓曹飛在學習上盡快取得更大的進步。我本人到曹飛家進行入戶調查,現結合曹飛家中實際情況,特制定此幫扶計劃。
一、家庭成員基本情況
內官營鎮邊家灣村3隊曹飛家,共有5口人,耕地面積很少。其父在家務農,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為其母親在建筑工地打工收入。哥哥在上初中。
二、主要貧困原因
1、家庭主要成員文化素質偏低,接受農業科技和新生事物的能力較弱;
2、家庭勞動力少,無固定經濟來源,主要靠傳統農業種植,打零工維持生計;
3、兄弟倆上學花費較大,家里負債多。
三、幫扶計劃
近期幫扶計劃(XX年)
1、疏導情緒,對該學生出現的問題要做深入的調查研究,幫助他正確的面對,積極地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
2、講解一些正確的學習方法,送去一些所需的學習資料。
3、在本學期幫助提高語文成績,在期中、期末考試中爭取能考及格。
4、幫助指導如何更近一步提高他的各科學習成績。
5、在聯系幫扶好該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同時,通過家教,家訪等形式,使學生能夠愉悅生活,健康成長 長期發展規劃(至小學畢業)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通過法律知識講解、科普知識講解和健康文明知識講解等活動,不斷增強該生的法律意識和文明意識,提高該生知識水平和做人原則,促進該生健康生活和文明生活。
3、通過這次行動,努力使改生學習困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并順利完成學業;更加堅定其理想信念,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學習成績,真正達到 “有學上” 不失學, “上好學” 不輟學。
4.共創和諧促發展。通過幫扶實踐活動,使我們的家校、師生聯系更加密切,交流更加通暢,社會、群眾對我校的教育工作更加了解、更加支持,一些矛盾糾紛也會有效化解,和諧穩定的基礎將進一步夯實,必將推動我校及我班教育教學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貧困戶扶貧計劃 篇3
(一)工作目標
切實抓好精準扶貧, 貫徹落實“33668”扶貧攻堅行動計劃,20xx年實現減少貧困人口1.5萬人,南哨鎮實現 “減貧摘帽”,全縣38個貧困村出列。爭取扶貧資金6000萬元以上。
(二)工作內容
1、積極爭取扶貧資金,加大項目引領作用。根據本縣實際,圍繞貧困戶產業發展需求,積極爭取扶貧項目落地我縣,年內計劃爭取到縣扶貧資金6000萬元以上。
2、實施精準施策。一是繼續深入開展干部結對幫扶工作,充分發揮各部門資源優勢,通過送項目、送技術、送信息、送思路、送文化、送服務、送資金、送物資等形式開展幫扶;二是在建檔立卡的基礎上落實精準扶持對象、在扶貧項目安排上精準到貧困對象、在資金落實使用上精準到扶貧對象、在措施落實上精準到村到戶、在選派干部駐村上精準到貧困村、在脫貧成效上精準到對象和措施;三是用好社會幫扶資源,加大和幫扶單位、幫扶企業的對接,爭取企業有發展、貧困戶得收益。
3、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六個到村到戶”和基礎設施“六個小康建設”,進一步深化扶貧資金、項目、監管和考核機制改革,使扶貧開發向縱深推進。
4、深入落實“五個一批”扶持措施,確保實現1.5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群眾收入邁上新臺階,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5、落實就業創業培訓。組織開展好勞力技能培訓工作,通過培訓,幫助貧困戶剩余勞動力尋找外出務工和創業致富的新路子,幫助他們增收脫貧。
6、加強基礎建設,改善貧困生產生活條件。加大投入,圍繞貧困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幫助貧困村改善自身居住環境,提升生活質量。
7、加大協調力度,整合扶貧資源。一是加強與其他部門聯系,捆綁資金集中投入農村建設;二是組織協調有關部門認真落實好干部遍訪回訪;三是主動對接各部門,按“四個一批”明確職責,落實工作責任。
8、履行職責,確保扶貧開發工作全面推進。發揮好扶貧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用,履行好牽頭部門職責,做好扶貧工作督促檢查和調度,確保扶貧各項目工作落到實處。
(三)工作措施
1、層層分解任務,確保責任到人。將貧困鄉鎮“減貧摘帽”、貧困村出列、貧困人口減少等指標分解落實到村到戶到人,確保工作落到實處,使脫貧工作有序推進。
2、加大扶貧項目資金的監管力度,嚴格執行“鄉鎮申報、縣級審批、鄉村實施、鄉鎮初驗、縣級驗收、鄉鎮報帳”工作機制,提高扶貧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透明度,用好財政扶貧資金,發揮財政扶貧資金在產業扶貧、教育培訓、貸款貼息、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作用。
3、將貧困人口進行分類管理,因戶施策,即:一般貧困戶人口由扶貧部門負責扶持,扶貧低保人口由扶貧、民政兩部門負責扶持,五保戶、重點保障戶、長期保障戶這類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兩無”貧困人口由民政部門實行政策性保障兜低。
4、整合各類資源,形成扶貧開發的合力。一是整合資金資源,統籌安排,捆綁投入完成小康路、小康水、小康電、小康訊、小康寨基礎設施“六個小康建設”任務,加速推進水、電、路、訊等公共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向貧困村延伸。二是整合部門幫扶資源,大力推進部門“定、幫、聯、駐”和駐村幫扶與精準扶貧的深度整合,做到不脫貧不撤隊、幫扶不脫鉤。三是整合金融扶貧資源,發揮財政扶貧資金的杠桿作用,利用人民銀行的支農再貸款開展小額信貸金融扶貧。四是整合社會扶貧資源,完善社會扶貧導向,培育多元化社會扶貧主體。引導民營企業、社會組織、愛心人士參加扶貧開發,構建多元化的扶貧格局。
5、積極探索扶貧開發工作新機制,突出問題導向,理清扶貧開發工作的新思路,切實轉變觀念改進工作作風,扎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
四、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易地扶貧搬遷搬得出比較容易,但住得下比較難,因我縣沒有工業支撐,移民的貧困戶多,且大多是年紀較大的,就業安排存在困難,部分貧困戶到縣城生活有較大問題。
2、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不足,貧困戶還存在等、靠、要思想和觀望態度,在大好扶貧政策下,還不敢大膽創業、用活用足政策,部分貧困戶還不愿意加入合作社,不愿用資金和土地進行入股共同發展。
3、發展資金投入滿足不了脫貧攻堅需求。雖然,我縣在脫貧資金發展資金投入上花了大力氣,但相對于我縣的貧困現狀,中央、省、州到縣的發展資金投入遠滿足不了脫貧攻堅需求。今年,我縣脫貧人數為2675戶,10719人,按每戶累計投入扶貧產業發展資金2萬計算,僅針對今年脫貧的貧困戶僅產業扶貧資金應投入5360萬元,但根據“33112”的投向比例只有2466萬元投入到產業發展中。
4、村級合作社目前建立的大部分還未正式運營,很多只是掛牌、注冊,而且明顯缺乏能人帶動,農戶對村級合作社還存有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