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環保工作計劃書(精選3篇)
幼兒園環保工作計劃書 篇1
一、指導思想
兒童是人類的未來和希望,也是未來環境的主人。逐步樹立熱愛環境、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文明意識,既是現代兒童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歷史和社會賦予他們的義務和職責。環保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因此,以幼兒的游戲活動為主,積極引導他們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環境要素和環境問題,按照由近及遠、由小及大、由淺到深的原則來組織環保教育,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實現人與環境地協調發展。圍繞培養幼兒環抱意識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優美環境,萌發幼兒的美感美好的環境造就美好的心靈,不良的環境造就不健康的心理,這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識,老師都知道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大部分是通過環境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和影響獲得的,如果一個幼兒園果皮滿地,到處是臟水、垃圾,沒有綠化,教師隨便踐踏青草,地上垃圾老師熟視無睹,孩子耳聞目睹,長大了又怎么回成為一個愛護自然,愛護環境的人呢?為了讓幼兒在美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必須要優化環境。一日生活中滲透環保教育‘幼兒環保行為的形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不是一日之功。我們在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時,更注意從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入手,對幼兒的環保行為進行環抱教育時,更注意從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入手,對幼兒的環保行為加以強化,幼兒就由不自覺到為轉化為自覺的行為。根據幼兒一日生活的內容,提出“五學會,*”的要求,既學會正確用餐,不掉飯粒;學會垃圾的回收和分類,不隨地亂扔垃圾;學會主動入廁。不隨便大小便;學會走路輕,做事輕,說話輕,不大聲喧嘩;學會開小水,節約用水,隨手關水龍頭,不浪費水的好習慣。平時,我們教育孩子養成隨手關燈,節約用電、節約用水、節約紙張、節約糧食的好習慣,在一日活動中,我們都會帶給幼兒去園外撿紙屑,看到地面上果皮紙屑撿起來扔到果殼箱里,并在班中開設“環抱地球小衛士“獎,即使獎勵他們,從而使孩子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如一次秋游活動,以前孩子把東西吃完了就亂扔袋子、果皮,而這次他們自發帶上垃圾袋,在秋游途中孩子們都能自己地做到把秋游吃下的果核、飲料瓶收入袋中。我們還與幼兒共同收集廢紙,易拉罐,不把它當作垃圾扔掉。例如每天早上吃過的牛奶瓶,我們都把它收集下來賣掉,用這些錢去買一些花草、書本,讓幼兒知道垃圾再生利用,既節約能源,又可減少污染。天長地久,教師堅持貫徹下來,幼兒逐漸轉化會自覺行為,培養幼兒從小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二.豐富的環保知識是環保教育的基礎豐富幼兒環保知識應把環保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去,在國內外一些主要的與環保日有關的紀念日,我們都要開展一些主要與環保有關的活動,我們還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選擇適宜環保內容,如:地球清潔工、垃圾的處理、禁鳴喇叭、森林砍伐、洪水泛濫、空氣水等污染,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和各門學科中。
二、活動目標:
萌發幼兒的美感美好的環境造就美好的心靈,不良的環境造就不健康的心理,激發幼兒大膽探索周圍環境,在參觀、記錄、操作、實踐等活動中,知道人們離不開水、動物等,我們應愛護身邊的環境,產生愛動物、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具體措施
1、有意識的在自己的班本課程、一日活動中滲透環保教育理念;
2、搜集有關保護環境、空氣、動植物等資料(家長園地中的“綠色天地”資料);
3、親子活動繪制親子環保畫、利用廢舊材料進行小制作等;
4、參與管理園內種植園地,搜集生態環境教育的資料(圖片、音像資料);
5、主要方法:課堂活動、參觀活動、親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
幼兒園環保工作計劃書 篇2
一、主題名稱:
環保之旅
二、主題來源
我們人類生活在一個地球資源豐富,但日益耗竭、生存的危機感已經產生的今天,如何愛惜水資源、維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是刻不容緩的議題。結合我們幼兒園已經被評上了省綠色幼兒園,我們需要、也有必要一如既往地對孩子們進行環境教育和環境保護教育。所以我們準備進行這個“環保之旅”的主體探究活動。
三、主要教育教學目標
1、通過故事和試驗,了解水的特性及由來,并安排參觀自來水廠,了解自來水的傳輸過程。
2、通過實驗,了解水的浮力、溶解性等。
3、通過故事和討論動物、人類利用水的經驗,飼養水族,參觀植物園等活動來了解水的功用。
4、通過實地參觀,情景表演等,了解水污染的情形。
5、通過一系列活動,了解水對生存環境的重要及節約用水、水資源維護的刻不容緩性。
6、通過參觀社區的商店、超市,了解飲料銷售的地點,認識飲料的名稱、種類與排架方式。
7、通過品嘗飲料,了解飲料的原料來自植物的葉子、莖、果實、種子及糖和水。
8、通過老師的介紹和參觀幼兒園的植物園,了解樹木的重要,并引發幼兒對探索樹木的興趣,樂意到我們生活的周圍去參觀樹。
9、通過參觀和介紹了解樹的種類和特征。
10、通過繪畫、泥工、介紹等,認識樹的構造及功能。
11、通過參觀木材行或家具店等,了解樹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12、通過故事、情景表演等,學習保護樹木。
四、家長參與
1、和幼兒一起做水的形態變化的試驗。(既由常見的液體,凝固成固體得冰,蒸發成氣體的的水蒸氣。)
2、和幼兒一起探索水的浮力和溶解性,用幼兒的玩具和其他的各種東西進行水的浮力、溶解性的探索實驗。
3、和老師一起對幼兒進行節約用水的教育,并以身作則,做好幼兒節約用水的榜樣。
4、和幼兒一起參觀商店、超市等,了解飲料的種類、包裝和原料來源。
5、和幼兒一起了解飲料的用途和對我們身體的影響。
6、和幼兒一起參觀周圍的生活環境和植物園等,和幼兒一起了解盡量多種類的樹以及樹的特征。
7、在了解樹的種類和特征的基礎上,教給幼兒有關樹的用途方面得知識。
8、和幼兒一起學習樹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并和幼兒一起保護樹木。
五、籌備工作
1、聯系自來水廠參觀事宜。
2、和幼兒一起準備充分的試驗材料(有關水的特性、形態、溶解性、浮力等)。
3、聯系商店、超市等的飲料專柜的參觀和介紹事宜。
4、做好參觀植物園的準備工作。
5、及時在各個區域中投放充分的與我們的主題探究有關的材料,讓幼兒充分動手動腦。
6、做好實驗記錄單,鼓勵幼兒做好實驗記錄。
幼兒園環保工作計劃書 篇3
活動目標:
1、愿意在教師的帶領下參與觀察環境的活動,觀察時專心、認真。
2、感知塑料袋、廢紙、落葉與環境的關系,愿意撿起它們。
3、懂得小手是環境的小衛士,要愛護環境。
活動準備:
1、選擇有落葉、廢紙、塑料袋等垃圾的環境
2、人手一只塑料袋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來到事先選好的場地,運用語言、表情誘發幼兒觀察興趣。“這里美嗎?為什么?”
教師指著被風吹起的塑料袋問:那是什么?塑料袋到處扔好嗎?你有什么感覺?
讓我們在看一看地上的紙、樹葉小朋友有什么感覺啊?
2、我們怎么才能讓這里變的干凈,美觀呢?
引導幼兒討論出用我們的小手來幫助這里的環境。
3、幼兒動手拾樹葉、廢紙和塑料袋
4、教師小結:我們的小手真能干,把這里的環境改變的真干凈。我們還要做到不亂扔紙、塑料袋,使這里的環境一直這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