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精選3篇)
小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1
開學了,新的學期開始了,觀《開學第一課》有感。我們六年級同學在逸夫樓收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愛你中國》。
愛是什么呢?在第一節課里,我們明白了——愛,是分享!
俗話說“當一個人把痛苦與人分享時,他的痛苦就減少了一半;當一個人把快樂與別人分享時,他的快樂就增加了一倍!”當我看見一群來自草原的孩子們,讓我明白:愛是給予,愛就是分享!
愛是什么呢?在第二節課里,我對愛又有了新的了解:愛,是力量!
在這個社會上,有這么一群人,他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把自己的愛獻給同胞,這種愛是非常偉大的!他們統一的名字就叫“志愿者”他們是有愛,有力量的志愿者!在中國臺灣的莫拉克臺風上,有他們的身影,在5.12大地震上,也有他們的身影!他們讓我明白,這就是愛的力量!
愛是什么呢?在第三節課里,一個故事是我明白——愛,是承擔!
有一個上初中一年級的同學,他叫馬鵬飛!他每天放學都是跑著回家的,這是為什么呢:馬鵬飛和奶奶相依為命,家里并不富裕,僅僅住著一個破舊的小平房。而奶奶也生著重病,馬鵬飛只能每天早上給奶奶做早餐,然后去上學。中午放學后,為了節省時間,他跑著回家給奶奶做午飯,下午放學,他還是一路跑著回家奶奶做晚飯。就這樣,馬鵬飛一直堅持到現在。他還制作了一張時間表:5:10~5:30起床 燒水 洗漱……6:00~6:30扎針……19:00~20:30看書……22:30~5:10休息。雖然這樣忙碌,但是馬鵬飛的成績卻是班上前20名。他做得可能是常人做不到的,他付出了別人付不出的辛苦,才取得得了這些成績!他沒有怨言,他用愛的力量,大聲的告訴我們“我會堅強!”他讓我們明白了,愛就是承擔!
愛是什么呢?在最后一節課里,我明白——愛,是榮耀!
一位藏族老人,已經99歲,她每日天堅持升降國旗,一直這樣中了45年,風雨無阻。他對祖國的愛是多么的榮耀!
開學第一課讓我明白了愛,懂得了愛: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承擔;愛,更是榮耀!!!愛,讓中國更美麗!
小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2
9月1日晚上八點,我準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開學第一課》。
里面主要講了長征路上的紅軍故事,他們用鮮血寫下了現在的繁華,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生活。
第一課講的是信念不移,邀請了99歲的胡正先老人,胡正先老人是紅軍的通訊員,有一次,他怕敵人搶走他們的通訊本,就把本子吃了,保護了本子。因為他想總部交給了他這個任務,就得認真的去對待這個責任,認真做才會成功,不認真做注定會失敗,也要認真對待每件事。
第二課講的是勇往直前,邀請了賀龍將軍的女兒,來給我們講述了他父親的故事,講的是賀龍將軍帶著他的團隊打贏了許多勝仗,在準備長征的時候賀龍將軍的女兒我出生了“他們把我放在馬背上的簍子里,可是在要過橋的時候,敵人發射了兩枚炮彈,把馬嚇到了,馬就抬起前蹄差點把他我給摔下來,還好老兵把我給接住了,賀龍將軍直接把我踹到懷里,后來遇見敵人,賀龍將軍把我弄掉了,直到后來才發現我不見了,之前他從沒害怕過,現在才真正害怕了,后來一位老兵發現了我,把我交給了我的父親”賀龍將軍女兒說。
長征雖遠,但長征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小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3
最近看了一個電視節目,很新奇,也有教育意義。那就是——《開學第一課,美在你身邊》。
這個節目從四個方面入題,分別是探索美,創造美,傳遞美和和諧美。節目的主持人有王小丫、撒貝寧等。扮成班主任與小主持人班長一起主持節目,其中串入了一些文娛表演,如陳翔唱的“孤獨的牧羊人”,玖月奇跡“我的太陽”等,還請了許許多多的人來節目中——奧運健兒,民間百姓……整個節目十分贊。新奇,感動,有趣的部分數不勝數。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名鄉村教師。她用心地交山里的孩子們音樂,美術,陪他們玩耍,告訴他們外面的世界……直到她的實踐時間到了,她要走了,同學們為了挽留他們的老師,編了一首歌。最后,她留下來了,留下來繼續陪這些可愛的孩子們。
我覺得這個節目編得很好,它帶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以前,我認為美只是漂亮的意思:畫很美,景很美……現在我知道了,美不單單指的是這個,它還代表一切美好的東西。人的行為美,心靈美,也是美的一種。這些,在平時,我們并沒有留心。所以我們需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這樣我們才會發現,原來世界上很多很多的事,都是美的化身。比如,萬圣節到了,媽媽幫我挖南瓜燈,爸爸為我打印資料,同學們都為布置班級而忙碌……這些事都是十分美的!
我們需要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因為世界需要我們用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去看它;我們需要擁有一個感受美的心靈,因為世界還需要我們用一個感受美的心靈去對待它!讓我們一起去身邊探索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