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讀書節(jié)活動上的校長演講稿(精選3篇)
校園讀書節(jié)活動上的校長演講稿 篇1
辛勤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聚集在這里隆重舉行金鐘小學首屆讀書節(jié)閉幕式。首先,我要感謝在這次讀書節(jié)中積極參與的各位老師、全體同學們,并向獲獎的同學和班級表示熱烈地祝賀,希望廣大師生以他們?yōu)榘駱,以實際行動做個文雅的讀書人。
本學年,我們以打造“書香校園”為目標,上學期就將讀書節(jié)活動進行了全面的安排,本學期3月14日拉開了讀書節(jié)的序幕。近一學期以來,從一個個整齊豐富的圖書角,一群群釋卷閱讀的身影,一篇篇寓意深刻的作文、一期期豐富的黑板報、一份份精美的手抄報,一條條精美的書簽,一場場精彩的經典誦讀中……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濃厚的讀書氛圍,生充分領略到愛讀書、會讀書的優(yōu)秀成果,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體會到與書為友的快樂。
首屆讀書節(jié)即將落幕,但閉幕式只是階段性的總結,我要強調的是讀書節(jié)是我們一生中永遠過不完的節(jié)日。這次讀書節(jié)中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讀書還沒有成為多數師生生活的一部分,還沒養(yǎng)成習慣,我們整體的閱讀量還不夠,部分班班只把閱讀當成完成學校交給的任務,今天讀書節(jié)雖然閉幕了,可是我們依然在成長,一直在不斷地學會做人處事。因此,我們要把讀書堅持到底,讓讀書達到最佳境界:沒有人強求我們讀書,沒有物欲引誘我們讀書。讀書,只是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需要,“飯不可一日不吃,覺不可一日不睡,書不可一日不讀”。我們堅信,讀書一定讓我們活得更加體面和高貴,會使人更加睿智和豁達,優(yōu)雅與美麗。
最后我希望,今后,我們不僅要讓書香溢滿校園,還要讓書香飄向家庭,飄向社會,讓我們的閱讀更加豐富,讓我們的生命更加精彩! 我宣布,金鐘小學首屆讀書節(jié)圓滿閉幕!
校園讀書節(jié)活動上的校長演講稿 篇2
同學們:
你們知道這個月的23日也就是4月23日是什么節(jié)日嗎?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早在1972年,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就向全世界發(fā)出了“走向閱讀社會”的呼喚。1995年,又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自“世界讀書日”宣布以來,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積極響應并投入到此項活動之中。于是,每年的4月23日,在世界的五大洲,在膚色各異的人種之間,在不同語言的國度里,人們都不約而同地做著同樣的事情——讀書。
就在這美好的四月,我們東風二小的讀書節(jié)活動也拉開了序幕。今天站在莊嚴的升旗臺前,我代表學校向全校師生宣布:“我和老師一起讀書”讀書節(jié)正式開幕。
在今天的啟動儀式上,吳老師又要和同學們分享一個故事。這個故事里有一個可愛的孩子,她的名字叫克羅蒂婭。這孩子也可以叫李小紅,或者叫一個男孩子的名字,比如周樂,或者余濤,或者就是你的名字。克羅蒂婭手舉一本畫冊問我:“書從哪兒來?它們是從樹上長出來的嗎?”
我該怎么回答這個小姑娘呢?我只好對她說:“幾千年前,有一種植物叫紙莎草,人們用它來做成小片片,在小片片上寫字。”
我接著說:“那以后不久,聰明的中國人發(fā)明了造紙術,又發(fā)明了印刷術。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如今有了造紙和印刷的怪機器,它們什么都能干。 ”
可這小姑娘還是不信。“我覺得書就是長在樹上的!”她拍著手說。她以為書就像紅櫻桃、黃橘子和褐色的栗子一樣,是長在樹枝上的,有大有小,有粗糙的,有光滑的,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摘下來。
“小畫冊長在最矮的樹枝上,”克羅蒂婭說,“小孩兒一伸手就可以夠到它們。多神奇呀!小孩越長越高,他們的書也隨著樹長高,孩子們的胳臂變長了,可以夠得更高了。”
“人們甚至可以爬上樹去拿書看,人永遠不會從長書的樹上摔下來,那些樹很懂事,會照看人的。” 克羅蒂婭認真地說。
我的確從克羅蒂婭那里學到了許多東西。可我還是要告訴她:“樹上不會長書,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樹,世上哪兒也沒有。書是從詩人和作家的頭腦里長出來的。”
克羅蒂亞歪著頭,想來想去想不明白。孩子們,你們能想明白嗎? 這個故事不是我編的童話,它是德國著名作家萊普曼夫人為第一屆國際兒童圖書節(jié)撰寫的獻辭。可是,如果真的像小克羅蒂亞想象的那樣,我們的校園里真有那么一棵長著書籍的參天大樹,該是多么美好。
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這樣一棵長滿書的大樹。在他的濃蔭下,我們相會在一起,從此踏上讀書的旅程。今天,我們看的是童書,是《安徒生童話》《笨狼的故事》、《綠野仙蹤》和《夏洛的網》;等我們大一些,就能夠看古典名著了;知識豐富了,也許,一伸手,就是一本《劍橋百科》、《司馬遷史記》„„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在這棵長滿書的大樹下促膝交談 ,感受這棵大樹上花的甜蜜、果的芬芳吧。
祝我們的老師和同學每天與好書相伴,謝謝。
校園讀書節(jié)活動上的校長演講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在這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的季節(jié)里,我們迎來了大學第十屆大學生讀書節(jié)勝利開幕的美好時刻。在此,我代表學校黨委和行政對本屆讀書節(jié)的開幕表示熱烈的祝賀!同時,向為籌辦本次活動付出辛勤勞動的老師、同學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向廣大青年學生們表示親切的問候!
溫說:“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薄覍Υ松钚挪灰。中國正是依托于一代代愛讀書的人、一個自古重視閱讀的文化傳統(tǒng)、一位又一位博覽群書的領導人,才走到了如此輝煌璀璨的今日。每一代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都非常重視讀書和學習,都曾在多種場合發(fā)表講話,強調學習和閱讀對于國家和個人的重要性,而領導人本人也都是閱讀方面的典范。眾所周知,大學是傳播和創(chuàng)新知識的場所,也是莘莘學子讀書學習的場所。在大學校園里舉辦讀書節(jié)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活動,特別是在當今網絡和“快餐文化”興起的時代,我們同學們能靜下心來讀書、讀好書,讀經典,尤其顯得非常重要。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引導青年學生“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提升青年學生對“紅色經典”著作的閱讀興趣,促進良好校風學風的建設,學校決定在第16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舉辦大學第十屆讀書節(jié)活動。因此,大家一定要圍繞讀書節(jié)活動主題開展讀書活動,“閱讀紅色經典,打造書香校園!笔俏覀兣e辦本屆讀書節(jié)的主題,“增長知識、開闊眼界,陶冶性情、溫暖心靈,分享智慧、豐富人生”這是我們舉辦讀書節(jié)的目的。在讀書節(jié)期間,將開展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有由以及我校院士、教授共同打造的名師名家專場報告會,名詩名篇朗誦與文化經典誦讀會,“品茗·分享”好書推介活動,世界經典電影展播,有獎征文和大型讀者交流會等系列活動。此次讀書節(jié)的活動最大特色和最大的亮點,就是將閱讀內容和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緊密結合,重溫紅色經典,了解革命歷史,不忘革命先烈,珍惜幸福生活。它把讀書做事與做人的誠信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有利于讀書習慣的養(yǎng)成,也為道德實踐提供了平臺。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文明傳承的載體。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精神力量的源泉。只要我們用一種全心投入的態(tài)度去愛書,用一股努力拼搏的韌勁兒去讀書,你就會發(fā)現,書的香氣將久久彌漫我們的心靈深處;書的韻味也將驅逐那些讓人心服氣躁的滾滾紅塵,從而獲得一種內心的寧靜和滿足。通過讀書溫暖人心、提振信心、寄托希望,通過讀書掌握知識、增強本領、勇于創(chuàng)新。大家要記住一個真理:書籍是不能改變世界的,但讀書可以改變人,人是可以改變世界的!弊鳛閷W生,更應當注重多學習、多讀書,提升自己,為將來立足社會、建設祖國而努力。讀書是個人的行為,也是整個民族發(fā)展的見證。希望大家能攜起手來的加強讀書氛圍的營造,把閱讀融入日常生活當中,讓書籍成為我們的精神食糧,讓讀書占領業(yè)余文化陣地,讓濃濃的書香圍繞著我們大學的校園,在高校校園中形成自覺讀書的生活習慣和濃厚氛圍。
同學們,本屆讀書節(jié)開幕了,我向大家提幾點希望:
第一、希望大家要充分認識讀書的重要性,把讀書學習作為一種生活習慣,作為一種生活方式。
宋代著名的文學家黃庭堅曾說:“人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唯有經常讀書,與書為伴,才能積累知識、豐富閱歷,不斷提升主體的自省能力和綜合素質,打牢人生成功的知識根底。當今信息時代,不多了解知識,是很難適應飛速發(fā)展的時代需要的,更談不上什么創(chuàng)新。同時讀書是一個長期甚至是一個人終身的學習活動,希望每個學生持久地堅持。
第二、要掌握正確的讀書原則和方法。
古往今來,眾多名人、學者在讀書、治學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許許多多讀書的原則和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比如: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朱熹是我國第一個系統(tǒng)研究讀書理論和讀書方法的人。他把“格物致知,讀書窮理”和“為學之實,固在實踐”作為讀書的基本原則,提出了“循序漸進、熟讀精度、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的“二十四字”讀書法。18世紀法國著名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教育家盧梭,把自己的讀書過程總結三步讀書法:儲存——比較——批判,經過這樣三個步驟,既能全面掌握每本書的思想,又能站出來給予正確的評價,這就使他獲取知識具有主動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和效率研究專家M.J.萊利博士的研究,人能夠集中精力的限度是25分鐘,如果超過25分鐘,就要分散精力。他于是提出了一種每天拿出25分鐘的業(yè)余時間集中精力讀書的25分鐘讀書法。運用這種方法,一年的閱讀量就相當于讀24本300頁的書,這種讀書方法主要強調要善于利用時間的“邊角余料”。平時同學們丟了一百元錢很心疼,可浪費了比金子更寶貴的時光卻沒什么感覺。希望同學們發(fā)揚歐陽修“三上”的讀書精神,將學與思結合起來,既要讀有字之書,又要讀無字之書。
第三,要把讀書與做人結合起來,在讀書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德。
德國大文豪歌德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與大師對話,與高尚為伍;與經典為友,與博雅同行;開拓視野,陶冶思想,凈化靈魂。我想,與書相伴的人生,一定有質量,有生機;書香飄溢的校園,一定有內涵,有活力。
最后,我深信,通過開展第十屆大學讀書節(jié)活動,使大家真正認識到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書是自己的良師益友,讀書是一件終身的快樂事情,逐步養(yǎng)成一個有情趣、有修養(yǎng)的讀書人。以讀書長知識,以讀書增智慧,以讀書促養(yǎng)成,以讀書樹理想,以讀書育人格,形成“人人愛讀書,讀書來育人”的讀書氛圍,使“讀書節(jié)”活動成為大學特色發(fā)展的基礎工程。
同時,我也希望同學們在讀書的過程中陶冶性情,了解歷史,放眼世界,增長知識,成為一個有修養(yǎng)的民大人,并熱忱期待濃郁的書香能夠充盈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祝愿全體同學都能夠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快樂地成長!
預!链髮W第十屆讀書節(jié)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