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開學儀式校長講話稿(精選5篇)
秋季開學儀式校長講話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春耕夏耘,經風沐雨,又見銀杏飄舞,又聞丹桂飄香,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學年。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對新老師和新同學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希望你們盡快融入長郡這個大家庭,熱愛郡園這塊沃土;對進入高三和高二學習階段的同學們表示衷心的祝賀,希望你們珍惜在長郡的學習機會,珍惜高中階段的寶貴時光。
今年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世界各國熱愛和平的人民紛紛舉行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全世界都在紀念二戰這個人類歷史上的最大悲劇結束70周年。回顧歷史看看我們能夠得到什么樣的教訓非常重要,同時也應當在吸取歷史教訓的基礎上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9月3日,即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這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抗戰勝利70年,“刀光劍影”雖已黯淡,“鼓角爭鳴”也已遠去, 但中國人民當年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同仇敵愾、共赴國難所展開的一場氣壯山河的全民抗戰畫卷,卻愈加清晰。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是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勝利,是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盛大節日。舉行閱兵儀式,就是要彰顯正義的力量,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
長郡中學110多年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中國近代史的縮影,篳路藍縷,弦歌不輟,其歷經風雨而不衰,受盡磨難而彌堅。“一班班做壯猷,一行行步伐遒”的長郡人,將民族的興亡、國家的富強扛在自己肩上,在民主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中,長郡校友李立三、任弼時、李富春等十多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及郭亮、劉疇西、熊亨翰等一百多位革命英烈,為民族復興拋頭顱灑熱血,他們都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為我們樹立起一座座豐碑,他們是長郡的驕傲,也是民族的脊梁。
牢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只有國家強大,才能不受欺凌,懷抱“教育強國”夢想的長郡人,需要為“中國夢”的早日實現擔負起我們的責任。作為今天的長郡學子,我們只有做好當下,才能擔當起祖國的未來。長郡的校友和學哥學姐們,以他們的奮發努力,刻苦學習,取得了一屆又一屆的優異成績,展示了他們的擔當;今年暑假,在校的同學們踴躍走進新農村、走進軍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開展了“紅色之旅”、“綠色之旅”、“文學之旅”及“瑞典國際文化交流之旅”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磨礪了意志,豐富了閱歷,也是做好當下的具體表現。
“樸實沉毅”是我們不變的本色,“追求卓越”是我們堅定的信念,“憂天下、有作為”是長郡人莊嚴的承諾。新的時代,讓我們為學校發展潛心盡力,為民族復興凝心聚力,奮勇拼搏,不斷超越,這是每個長郡人今天紀念抗戰應當肩負的使命與擔當。
謝謝大家。
秋季開學儀式校長講話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秋風送爽,伴著豐收的喜悅,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學年,開始了新的奮斗征程。今天,我們隆重集會,舉行20xx—20xx學年秋季開學典禮,在此,我謹代表校黨委、校委會向大家致以誠摯的新學年問候,向新加入實中的新教師、新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
過去一學年是我校跨越發展、全面豐收的一年。20xx年中考,我校上省重點高中統招線人數493人,上線率46.6%,續寫了連續20xx年穩居全市第一的輝煌史章。學校榮獲“十堰市最佳文明單位”、“市直機關黨建工作先進單位”、“市五好基層關工委”、“市道德講堂建設活動先進單位”、“十堰市城區聯校協作發展工作先進片區”“十堰市衛生先進單位”“市五四紅旗團委”、“市直中小學第十四屆愛國主義讀書活動先進單位”“十堰市第二屆漢字聽寫大賽(初中組)二等獎”“十堰市20xx年度綠色學校”等表彰。這些成績和榮譽的取得,凝聚著全體師生的奮斗汗水,是我們這支特質隊伍優良作風的精彩展現。在這里,我代表校黨委、校委會向勤懇耕耘、團結實干的全體老師,向熱愛生活、善于進取的全體同學們表示衷心的祝賀和感謝!
今年是學校新的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未來五年,學校發展的總的奮斗目標是:全力推進“人文厚重、校風淳正、特色鮮明、質量優秀的品牌學校”建設,做強全市初中示范學校品牌,爭創湖北省文明單位,打造湖北省一流實驗中學。相信在全體師生的全力支持與努力下,我們的學校一定會繼往開來,再創輝煌!
大家一定發現,經過一個暑假的修繕改建,我們的校園變得更美更溫馨了。以迎接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契機,學校積極響應上級要求,搶抓暑期時間,加班加點,全力加快標準化建設步伐,扎實開展各功能教室建設、校園景觀建設、墻壁文化建設工作,爭取資金,加大人力物力,建設高標準校史榮譽室、錄播教室、電子閱覽室、書法音樂美術專業教室等。同時下大力氣,精心設計裝飾校園文化墻、長廊,加強班級、辦公室文化建設,綠化美化校園環境。如今,校園面貌煥然一新、景觀設計精美得宜、辦學條件提檔升級。一景一物都蘊含著濃郁的文化氣息,溫馨和諧的工作學習樂園建設穩步推進!徜徉實中,一所靈秀、雅致的人文學府姿態初顯!
校園各處的景觀設計,無不彰顯著學校的用心。學校著力將育人理念反映到校園景觀的設計與建設中,紅綠相間的高標準田徑場彰顯著青春的活力與激情,校園文化長廊傳播著文明發展氣息,校訓名言、宣誓廣場、“求知”雕塑啟迪著智慧、催人奮進......校園里的每一處細節都顯現出求真、求善、求美的育人思想,洋溢著文明、團結、進取的積極氛圍。
一入校門,正前方校訓墻上的“礪志敦行 勵學創新”八個大字便映入眼簾,率先向來往的師生、家長詮釋著實中的辦學品質追求。鼓勵教師和學生,樹立堅韌高遠的志向,培養勤于實踐的作風,勤勉努力,發奮學習,勇于創新,為自己的未來奠定成功的基礎,為學校的發展不斷增光添彩。花壇間草木葳蕤,刻有“佳木秀而繁”、“至誠”的石頭相映其間,恬淡自然、文明儒雅的幽雅環境于無聲處激發著師生的工作、學習熱情。
校訓旁臥石上雕刻的“佳木秀而繁”引自宋代大文豪歐陽修《醉翁亭記》,“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是一個雙關句,它本描繪的是盛夏時節,美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郁的綠蔭。現如今的校園,從隨處可見的各季花木,到教室里學生悉心培育的盆栽花草,都于無聲處默默用自己的正直、樸素與堅強演繹著實中拼搏進取的精神。而同學們也正如一株株懷抱夢想的幼苗,在陽光與雨露的滋養下,向著藍天奮力成長為參天佳木。秀而繁,飽含著學校對同學們思想品質、人格發展的殷殷期許,是我們育人的追求、更是大家成長的方向。在老師、園丁的辛勤培育和呵護下,同學們要抓住成長的寶貴時光,用青春的睿智和熱情,汲取知識、鍛煉能力、完善人格、茁壯成長,使我們的校園良才輩出。
“至誠”是古儒家所指的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禮記·中庸》中談到,“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意思是說,“至誠”是品德修養的目標,是為人、為政的根本,是決定立足天下的關鍵。對于我們師生而言,至真至誠、至善至美,就是要以真摯誠懇、友善寬容的心意待人、以勤懇務實的態度做事。集中反映在“中國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就是重“誠信”、“誠立身"。在一進門的顯眼位置放“至誠”二字,就是提醒我們的教師,在德育教育中,立足于做人,著眼在行為規范,注重學生的誠信教育;引導我們的同學,以誠立身,以誠待人,重信守諾、堅守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線,努力成長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追求、有堅強意志的“至誠”學生,不斷充盈思想和精神,在學習和生活中行穩致遠。
在勵學樓的外墻上,也就是大家的右方,“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會的棟梁” 十七個大字赫然醒目。同學們,實中是一片播種希望的沃土,是展現青春夢想的舞臺。這句話,飽含著學校的希冀、老師們的鼓勵。在這里,大家將用三年的時間,實現知識的完善、充沛,完成思想人格上的歷練、鍛造、升華。希望同學們自覺樹立遠大的理想追求,勤奮學習,用心成長,擁有優秀的習慣、扎實的知識、強烈的責任與使命感;在學習和生活中尊重他人,文明守紀,修身養德,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導向,坦坦蕩蕩,自強不息,為明天的發展奠定基石。同學們,當桃李盛放在陽光之下,是綠葉最快樂的日子;當果實成熟于金秋時節,是園丁最欣慰的時刻。希望從今天開始,大家能堅定信心、勤奮學習,明天,一定會成長為國之英才,社會棟梁。
同學們也一定留心到,在勵學樓、礪志樓每層的寬展角落,學校因地制宜,精心增設了校園圖書角。這是我們積極打造“書香校園”的一個大舉措,大家可將自己的喜愛的圖書分享出來,以“我有好書大家讀”的形式,從閱讀好書、交流好書開始,營造愛閱讀、愛分享的良好氛圍,形成閱讀的環境和習慣。希望全體師生善于從書中汲取無盡的智慧和力量,從而使我們的視野更開闊、心胸更寬廣、人生更精彩。
老師們、同學們,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明天9月3日,我國將在首都北京舉行盛大的閱兵式。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以閱兵式紀念抗戰勝利,是向全世界展示我國綜合國力和民族精神,宣示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意志與能力。大閱兵是向世界昭示70年來中國軍力由弱轉強的巨大變化,彰顯中華民族不怕犧牲、自強不息、克服艱難險阻、奮勇向前的民族精神。五千年中華歷史上,我們經歷了無數深沉的苦難,但飽嘗艱辛而不衰,歷經磨難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頑強,靠的正是這種正氣凜然的錚錚鐵骨,和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這種“抗戰精神”也是同學們最應該牢記和傳承的氣節和情懷。習說,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創造出來。在全中國人民齊心協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今天,我們師生都應當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夢想之中,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團結一心,匯聚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老師們、同學們,新學期的號角已然吹響,新目標新夢想的實現,需要我們全體老師一如既往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發揚勤懇務實的工作作風,愛崗敬業,竭誠奉獻;需要我們的同學勤勉務實、奮發向上、學出風采。讓我們從這一刻開始,搶抓機遇,共同在實中這片沃土上灑下真情、奉獻智慧,迎接挑戰、攻堅克難,合力開創燦爛的明天!
秋季開學儀式校長講話稿 篇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盛夏的燥熱逐漸褪去,金桂的馨香悄然濃郁,師生今晨的校園勞動掀起開學典禮的帷幕,我們迎來了新的學年,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向新老師、新同學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升入高一個年級的同學們表示衷心的祝賀,向所有為新學期順利開學努力工作的老師們表示誠摯的感謝!
今天我們在此召開開學典禮,以勞動啟航,意義非凡。先哲在《大學》中這樣說道:“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勞”即是物之本末,“勞”需有始有終。因為“勞動”得以學會如何與人,與天地萬物和睦相處,并學會從大自然中汲取人生智慧,也在自己真誠而勤懇的付出中,收獲一份生命的豐收和人生的價值。在日復一日的勞動中,人類得以一步一步邁向文明,而我國五千年的文明皆源于勤勞的中華民族。
所以,一切事物的新與興都來自于勞動。“勞動創造人類”、“勞動書寫文明”、“勞動最光榮”!
50年前,我們所在的這座城市因鋼鐵而聞名。這座城市的人民日復一日勞作鑄就了我們今日所見之繁榮,見證了“勞動創造財富”亙古不變的真理。
60年前,我們美麗的校園同樣因勞動建立。也因勞動造就了學校60年發展的成就與榮譽。這方校園在六十載的歲月里,沉淀了無數老師的奉獻與學生的奮斗。過去一年,全校師生辛勤耕耘、團結拼搏,用心血和汗水鑄就了又一次37中人的輝煌,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贊譽。老師們、同學們,你們應該為學校的榮譽而驕傲,更應該為自己的勞動付出而自豪。
70年前,英勇的中華民族驅逐了敵寇,迎來了民族的解放。戰爭的勝利中不僅有中華兒女的鮮血,也凝聚了無數普普通通勞動者艱辛的付出。這七十年里,我們從貧弱的國家,正一步步變得強大,世界正在見證偉大的中華民族創造一個有一個的奇跡。而這背后,正是一批批默默奉獻著的勞動者,用他們的雙手加快了追趕世界的速度。
50年、60年、70年,從我們的家園,到學校,再到國家、民族的變化,這一切,都根植于我們祖輩,父輩以及我們自己的辛勤、誠實、極具創造性的勞動之中。
梁啟超先生在戊戌變法失敗后發表了《少年中國說》,他說“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老師們、同學們,新學期、新征程,讓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誠實勞動、堅韌付出,開拓創新,肩負起歷史的使命,那就是為實現民族復興之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最后,祝各位老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祝各位同學學習進步,天天快樂!
秋季開學儀式校長講話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暑假,我們又回到了美麗的校園。我首先代表班子和全體教職員工,熱情歡迎4名年輕老師,以及462名新同學的加盟。你們的到來將為學校帶來新的活力,新的希望;十一中,也會因為你們煥發出更加迷人的風采和青春的活力。
沙市十一中建校于1976年,至今已有39年的歷史。學校本著“用智慧引領,啟智慧人生”的辦學理念、“愛真理,求智慧”的校訓,銳意進取,努力拼搏,創造了沙市教育三駕馬車之一的輝煌歷史。過去的一學年,成績也是可圈可點。德育工作異彩紛呈:主題教育、小組建設、法制安全教育、科技藝體工作捷報頻傳;課程改革穩步推進:課堂建模、學科建設、教師培訓、課題研究等取得了進展,在生源質量有限的前提下,教育教學成績有了明顯進步;綜合管理取得了實效:均衡迎檢、平安校園、暖心工程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取得了圓滿效果……事實證明,學校良好的教風、學風得到了傳承;我們的社會影響和社會聲譽依然良好,十一中仍然擁有光明的前景和美好的未來。
回顧過去,我們一直沒有放棄努力;展望未來,我們依然堅守教育夢想。有夢,才有遠方。為現代家庭教圣賢,為未來社會育棟梁,讓孩子們的夢想從這里起航,就是十一中人共同的夢想。
這里,是陽光少年的孕育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陽光則國陽光。近年來,十一中的陽光學子,用實力敲開了清華、北大等名校的大門,用智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我希望十一中的學子,通過三年的學習,都能成長為品德端正、好學向上、身體健康、心態陽光的少年,成長為遵規懂法、文明守紀、熱愛家鄉、胸懷大義的合格公民。
這里,是幸福教師的棲居地。我們很多老師大學畢業就來到了十一中,在這里度過了最美的青春歲月,校園就是老師們的家。我衷心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把這里建造成我們的精神家園,讓老師們能在這里快樂學習、愉快工作、幸福生活。在成就學生的同時,能成就自我。在成就事業的同時,能成就桃李天下的夢想。
這里,是民主高效的智慧園。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十一中應接受挑戰,在自主學習、小組合作、體驗探究和群激評價等方面加強研究,探索民主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同時積極研發校本資源,讓孩子們在扎實的“基礎型課程”中收獲“學識美”;在豐富的“拓展類課程”中發展“情趣美”;在多樣的“德育課程”中擁有“品德美”。讓學校成為教師展示智慧、學生發展智慧的搖籃。
這里,是和諧至善的生態谷。走進十一中,就如同走進了美麗的生態園。這里環境優美、布局合理、設施齊全,擁有荊州市最先進的教育教學物質條件和裝備水平。人人通、機器人、合唱室、練功房,以及各類特色功能室,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空間和舞臺。遵從規律、尊重天性,為每個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是十一中不懈的追求和執著的信念。
有夢不覺人生苦,有夢不覺旅途寒。教書育人,求知讀書,原本清苦,但心中有夢,才有奮斗的目標,才有遠方的希望。我真誠希望十一中的老師和同學們,能發揚十一中“團結拼搏、追求卓越”的精神,團結包容,克難奮進,開拓創新,延續教育夢想,續寫教育華章。
秋季開學儀式校長講話稿 篇5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在一路向前的歲月里,總有些時刻會如同人生中的驛站讓我們駐足,既眺望遠方,更匯聚力量。今天這樣的時刻再次來臨,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對新加入金海的各位老師與同學致以熱烈的歡迎,對順利返校的全體師生致以新學年最美好的祝愿!
此時此刻,站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我們隆重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以此作為新學年的開始,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我希望每一個金海人都能在銘記歷史中不忘我們作為中國人身上所應該肩負的使命與責任,開創屬于一個偉大民族的輝煌未來。
70年,從歷經戰火紛飛、國破家亡到今日的繁榮昌盛、日新月異,70年的時間讓我們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我們不能忘記,78年前,日本帝國主義制造盧溝橋事變,由此拉開全面侵華戰爭這段不堪回首的血淚史:南京大屠殺中被日軍屠殺的三十萬中國軍民,日軍所到之處飛機、大炮、機槍重壓下血流成河的城市,慘無人道的細菌戰及細菌戰活體實驗……我們不能忘記,為了維護主權完整,為了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我們歷經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戰所取得的勝利是一批批偉大的中華兒女前赴后繼寫下的一篇篇奮斗史,在全中國人民抗日救亡的吶喊聲與殺敵聲中,我們戰勝了強大的日本軍隊,之后才鑄就了中華民族的偉大輝煌。
70年前,大名鼎鼎的胡適曾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向蔣委員長進言:“國防教育不是非常時期的教育,是常態教育。”70年后,我們仍有理由相信,最好的國防依然是教育。教育興則民族興。我國近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梁啟超先生曾在戊戍變法失敗后寫下《少年中國說》,文中“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中國少年的朝氣蓬勃展露無疑;我們敬愛的周恩來在12歲時發出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鏗鏘誓言,是我們中國人不甘當亡國奴的杰出代表。今天,身處和平時代的我們,身處日益繁榮、日益強盛的今天,我們沒有理由不為中國屹立于世界強國之列,實現民族復興而樹立理想,強健體魄,發奮學習,全面發展。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銘記和傳承那段在中國人民英勇抗爭史詩中凝聚淬煉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讓我們為振興中華而共同閃光!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