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培訓講話稿
四、做耐得住寂寞的教師
記得一位作家曾經說過:“其實人與人都很相似的,不同就那么一點點。” 這在相當程度上,就是一種自我克制的能力,一種甘于寂寞的能力。人人都忙生存,每個人的生活都很忙碌,可能有人會問,現在還有人讀書嗎?還有讀書人嗎?學生某種意義上也不是讀書人,充其量是一個做題人。對于我自己來說,最大的快樂莫過于在課堂內外和師生交流,在獨處時的閱讀學習,以及球場上的奔跑,在做這三件事情的時候,我可以完全拋棄世俗的東西!一個人,守住寂寞,將不再寂寞。 對于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想要成為一名教師很容易,一張本科畢業證書,一張教師資格證,一次考試,一次錄用??但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某種意義上要追尋一種執著和認真,一種深厚的教育信念和對教育的忠誠,且腳踏實 地的行進在課堂里和學生間,用自己的感悟、經驗、理論、素質、總結、梳理、 口才、方法、風格、備課、講授、態度、用心、認真的各個方面去征服同行, 贏得學生。面對現實,有時只能用“寂寞”兩個字來形容自己的整個心情。在物質面前,所有的精神的東西都是無力的,都必須是現實的。 “做學問要耐得住寂寞”!之所以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學業有成,有所建樹, 因為寂寞實在很可怕。其實做老師、做學問的秘訣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寂寞如湖,浮躁是溪。膚淺的溪水總在不停地炫耀,而寂寞的湖卻總是顯得那樣平靜。寂寞是知識的容器,一個人越能寂寞,容納的知識就越多。寂寞能使人進一步認清自己以及他周圍的人,因為他有足夠多的時間對自己、對人生做出一些思考和感悟,從而我們的心靈在寂寞的過程中得到了洗禮和凈化。 正如一個哲學家對人生的注解所言:如果將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猶豫”,后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后悔”。對于一個人來說,年輕時 做學問要和對待人生一樣,一定要“不猶豫”,這樣后半生時就不會感到“后悔”。 “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朵花里看天堂。把事情做大,是一種口號,有些務虛; 把事情做小,才是真正的行動,也是還原生活。”如果你還做老師,那么請守 住那份寂寞!
五、做超越失敗的教師
記得曾經在雜志上看到這樣一句話: “上帝是吝嗇的,絕不會把好處都給一個人,不管你多么富有、健康、漂亮、智慧,總要給你搭配點挫折和苦難”,任何人的成長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一個在事業上一帆風順的人,一個沒有經受失 敗煎熬和挫折折磨的人,不可能具備很強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個沒有優良心理素質的人,不可能經得起漫長人生路上的各種壓力和考驗。而心理承受力是在失敗的不斷搓揉中誕生、增強的,就像面粉要揉成具有韌性和柔性的面團,放上水后捏,捏一遍兩遍不行,再捏,再揉,捏上百遍,揉上千遍,它就不散并且有韌勁了。成功者之所成功,就因為他們在失敗的熔爐里冶煉千遍,一個沒有歷經失敗考驗和錘煉的人,即使獲得成功,那也難逃“僥幸”之說。此刻,或許你正為一堂公開課而痛苦,或為自己的一項評比沒有取得相應的成效而懊悔,或許你的教學論文又名落孫山,或許你帶的班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那么你要知道,這是上蒼對你的考驗。世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的一個蘋果,都是有缺陷的,你的缺陷比較大,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你,所以才特別給了你彌補完善的機會!讓你的人生歷練充滿更多傳奇和驚喜。失敗,沒什么大不了。超越它就是了。希望我們從現在開始,不管遇到怎樣的風浪,請不要放棄。我們應該知道,種在泥土里的花,一些在春天綻放,還有一些在秋天綻放,這個時候你或許擔心了,馬上就冬天了,我的花怎么還沒有開呢?你知道嗎?你種的是梅花,只有到了冬天,才綻放其傲雪的風姿。 “天生我才必有用”“會有擎天鎮地功” 。 請相信,我們能行。 最后,讓我們一起努力,歷練自己: 讓自己的聲音更引人入勝; 讓自己的語言更妙趣橫生; 讓自己的表情更神采飛揚; 讓自己的行為更規范專業; 讓自己的學識更豐富全面; 讓自己的心靈更平和美麗; 讓自己的人生更幸福陽光。
以上是我的一點點見解,如有不足,請大家批評指正!
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