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課程課堂教學方法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改進地方課程課堂教學方法,全面促進有效教學落實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是xx小學校的一名地方課程教師,我叫。感謝學校領導的支持,讓我走上這個講臺,談一路走來的故事。作為一線教師的我會真誠的把我在地方課程教學中的點滴收獲與大家分享。其中的不足希望大家能提出、指正。
我今天講座的題目是《改進地方課程課堂教學方法,全面促進有效教學落實》。
地方課程,是國家三級課程之一。是基礎教育課程管理與開發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為課程新、容量大、范圍廣,剛開始我們地方課程教師遇到了很多困惑,感覺無從下手。非常感謝學科培訓活動中,教研員有計劃的指導課標學習、梳理教材,校領導也適時給予我們點撥、提供實用的教學理念,給我們地方團隊很大的支持與幫助,讓我在多年教學過程中,也根據地方課程的特點,在教與學方式轉變中的一些想法。最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也讓我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反思、學會了細膩,更得到了成長。
下面我分別從三門學科中選出一些教學內容,從設計理念及目標落實情況來說明一下。
一、教育類知識趣味化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其積極的人生態度和生命價值觀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實現的。因此,教師要精心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活動情景,靈活多樣的選擇教學活動形式。備課時,我總在想,什么樣的活動方式是學生們喜歡的呢?
不知道各位老師有沒有過這種感受:在我們聽歌時,一句有感覺的歌詞就能讓我對它癡迷的反復傾聽;選電影時,往往影片的名字就能讓我眼前一亮而迫不及待的去觀看、欣賞。因為它們對我來說,引起了我的興趣。興趣,對于孩子們來說是最重要的。我想,如果在我們的教學中用學生們感興趣的教學形式一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也有這種迫不及待、這種癡迷的感覺。那樣,我們的課堂就會更加輕松、活潑,孩子們也會學得更快樂。
如三年級上冊第八課《我和伙伴共成長》一課,本主題活動是根據《生命教育》課程標準“生命與他人”的教學要求而設置的,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成長道路上伙伴的重要性。學習與他人合作,并明白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伙伴之間的團結合作、相互信任、相互配合才能出色、高效的完成任何事情。
我認為三年級的學生有一定交友能力,但比較喜歡彰顯個性,不善于主動與人合作。如果只是單純的說教,學生只會認識到這個概念,但不會怎樣與人合作。因此,在教學中我要設計一系列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學習與人合作、并體驗與人合作的樂趣,增進友誼。
我設計了5個活動來完成本次教學。
一、體驗導入:用了書上的一個游戲來進行體驗導入。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民主、寬松的課堂氣氛。還能通過比賽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合作的力量,讓他們有想和伙伴們合作的意愿。二、故事辨析:本活動設計了用課件展示故事《誰的功勞大》,并提出問題:1、五根手指為什么事爭吵?2、它們誰的功勞大?通過創設此情境,想讓學生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對故事進行評判,從中體會到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并且我還讓孩子們體驗手的合作能力:用一根手指拿起鉛筆,用兩根手指寫字,再用五根手指配合寫字會發現字跡美觀度有很明顯的對比。像這樣把真實的社會生活情景引入課堂,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并就讓學生知道,只有合作、相互配合,才能輕松、愉快的完成任何事情。三、質疑研討:本環節充分體現學生們的自主學習及有效的交流。我提出問題:在生活中,還有什么事情需要合作才能完成呢?小組伙伴一起說一說。并加問:在我們班級有什么事情需要分工合作呢?讓學生把團結合作真正用在生活中。這樣設計想通過活動,讓學生們知道大到國家建設、小到班級衛生,沒有一個地方是一個人能完成的,真正感受到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四、游戲體驗:通過體驗來明理,這樣符合學生愛玩、好動的性格。于是我設計了集體游戲“6人7足接力賽”。這個游戲很強調合作、配合,想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合作的重要性。讓學生們知道如何與人合作,并在合作中感受到了伙伴之間的互信、互助。體驗了合作帶來的成功和喜悅,教學氣氛達到了高潮。五、成果展示:這個環節是學生在前面活動的基礎上再一次體驗生活中處處需要團結合作,從而使團結合作的理念達到了真正的升華。通過請學生和同組伙伴合作完成一幅“美麗的校園”,來發揮他們各自特長,用寫一寫、畫一畫、粘一粘來互相協作,不僅在配合中完成了美麗的作品,還增進了友誼,共同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