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推進會上的發言
以我校為例,我們以“感恩”主線開展系列活動,營造大環境:讓校園成為感恩的文化氣場。具體做法就是“七曲共鳴話感恩”:同唱一首歌、同演一套操、同誦一句話、同上一堂課、同講一個故事、同寫一封信、同做生活一小事,常懷感恩之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
今后,如何進一步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我們的想法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心理健康進課表。用好教材,開設有針對性的心理選修課。要求有備課、有活動、有主持人、有視頻資料、有過程記錄。由政教室進行檢查考核。
二是啟動網上溝通心理信箱。進行學生的心理咨詢與教育,加強與青少年學生心靈的對話溝通,及時了解其心理狀態。
三是緊密結合德育活動,正面引領活動自省。引導、啟發,學生要敢于自我調控、正視自己的心理缺陷和特點,自覺調節和控制不良心理因素。
農村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值起步階段,有重視的態度,有一致的認同,就是一種進步。當前,條件缺乏,資源有限,經驗更不足,我們以為,用積極健康的環境影響心靈,用生動活潑的體驗滋養心靈,用規范有序的管理鍛造和修煉心態品質似乎比之一切都顯得有意義。童話作家金小芙說:“種植什么,都不如種植感動來得愉快!彼,我們的教育,陽光一些、樸實一些,適用一些,讓感動去滋養學生陽光健康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