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考考前動員會上的講話
親愛的同學們:
下午好!今天下午,我們在此隆重集會,舉行初三中考動員會。再過幾天,XX年中考戰役就要打響。
同學們,緊張而又充實的三年初中生活就要結束了。還記得,你們三年前帶著純真的笑臉,帶著求知的激情,帶著成長的渴望,投入到我校的懷抱。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個陰晴圓缺,多少個寒暑易節,我們師生相伴的時光遠遠超過了你的父母、家人和朋友。三年里,你們或許有過歡暢的笑,或許有過痛快的哭。但讓老師難忘的是你們課堂上默契的配合。我們相信,深夜的孤燈奮戰,父母的聲聲叮嚀,師友的殷殷期盼,都將化作無窮動力,催你前行,勵你成功。
為此借這次機會我給大家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第一:態度決定結果。記得有一句歌詞:“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睕]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沒有動力就發揮不出一個人蘊藏的潛力!考試要有壓力,在一定的壓力下,我們必須強化如下態度:進取的態度。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每分必爭!
第二:目標決定結果。大家都知道,成功的道路是目標標示出來的。我要說的是:目標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我們的目標和追求不是為了誰,也不是為了證明什么,而是要對得起我們的付出,無愧、無悔于我們青春的紀念! 我想,作為九年級的同學,面對中考,我們的目標就是一個:考更高的分數,考入更好的學校,為自己九年的學習交一份對得起自己的答卷!
與此相反,有的同學,考試時態度不端正。反正考不好了,或者,一場沒考好,便灰心喪氣,考試時得過且過。
有一句話,想送給大家:年輕怎能承認失?不到最后一刻,決不輕言放棄!
我認為,正確的心態是,盡可能考,一分必爭,不為自己留下一點遺憾。
我想提我以前的兩個成績都不太好的女生,中考后發生的小故事……
第三:方法決定結果。
中考要取得好成績,盡管需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熟練的基本技能和在長年累月的刻苦鉆研中培養起來的能力,但同時,也取決于臨場的發揮。發揮得好與發揮失常,得分的差距往往是很大的。
下面,結合數學科的特點,談幾條考試的建議,以便使同學們臨場不慌,并能在緊張的考試中超水平發揮。
其一、精神要放松,情緒要自控
最易導致心理緊張、焦慮和恐懼的是入場后與答卷前的“臨戰”階段,此間保持心態平衡的方法有三種:①轉移注意法:避開監考者的目光,把注意力轉移到對往日有趣、滑稽事情的回憶中等。②自我安慰法:如“我經過的考試多了,沒什么了不起”,“考試,老師監督下的獨立作業,無非是換一換環境”等。③抑制思維法:四肢放松,深呼吸,慢吐氣,如此進行到發卷時。
其二、提前進入“角色”
考前一個晚上睡足八個小時,早晨吃好清淡早餐,按清單帶齊一切用具,提前半小時到達考區,一方面可以消除新異刺激,穩定情緒,從容進場。
其三、迅速摸透“題情”
剛拿到試卷,一般心情比較緊張,不忙匆匆作答,可先從頭到尾、正面反面通覽全卷,盡量從卷面上獲取最多的信息,為實施正確的解題策略作全面調查,一般可在十分鐘之內做完兩件事。
1.順利解答那些一眼看得出結論的簡單選擇或填空題(一旦解出,情緒立即穩定)。
2.對不能立即作答的題目,可一面通覽,一面粗略分為a、b兩類:a類指題型比較熟悉、估計上手比較容易的題目,b類是題型比較陌生、自我感覺比較困難的題目。
通覽全卷是克服“前面難題做不出,后面易題沒時間做”的有效措施,也從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題”。
其四、三先三后
1.先易后難。就是說,先做簡單題,再做復雜題;先做a類題,再做b類題。當進行第二遍解答時(通覽并順手解答算第一遍),就無需拘泥于從前到后的順序,應根據自己的實際,跳過啃不動的題目,從易到難。
2.先高(分)后低(分)。這里主要是指在考試的后半段時要特別注重時間效益,如兩道題都會做,先做高分題,后做低分題,以使時間不足時少失分;到了最后十分鐘,也應對那些拿不下來的題目就高分題“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時間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3.先同后異。就是說,可考慮先做同學科同類型的題目。這樣思考比較集中,知識或方法的溝通比較容易,有利于提高單位時間的效益。一般說來,考試解題必須進行“興奮灶”的轉移,思考必須進行代數學科與幾何學科的相互換位,必須進行從這一章節到那一章節的跳躍,但“先同后異”可以避免“興奮灶”過急、過頻和過陡的跳躍。
三先三后,要結合實際,要因人而異,謹防“高分題久攻不下,低分題無暇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