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考核會議上的發言
各位尊敬的領導:
下午好!
XX年下半年,對我們一小來說是一個不平凡的學期。在這個學期里,我們一小迎來了兩校合并的大環境。在這樣一個兩校文化制度需要磨合的時期里,我們南校區教師服務中心在王炳金校長、張濤校長、王炳松校長的領導下,在辦公服務中心、學生服務中心、后勤服務中心以及各位協理員的幫助下,進一步開闊思路,創新、務實,做了一些事情,可能算不上成績。我代表我們科室三個人做一下簡單的盤點。分五塊內容展開:教研、科研、常規、師訓、雙軌工作
一、教研活動亮出新舉措
1、結合兩校合并的現實,繼續鞏固“雙循環”教研模式。我校該主題教研模式策劃獲得溫州市XX年“改進學校教學管理”主題征文一等獎,獲得龍灣區“科研訓活動策劃與實施改進”征文評比一等獎。
“雙循環”教研活動保障措施:績效工資團隊月評制度;每教研組都有領導駐組聯系,確保教研活動的規范有效。
2、設立打包形式的團隊月評制度:為了凝聚兩校的團結,發揮大學校的師資優勢,本學期全校成功設立11個團隊(教研組)和各學科備課組,(語文五個團隊、數學三個團隊、英語、綜合、藝術各一個團隊。)常態的教研組以團隊為單位在雙周研訓日以“雙循環”教研模式為平臺開展教研活動,加強學習交流,切實提高教研實效。
3、開展了兩項校級層面教研活動:
第一項:開展教研日活動 12月18日開展以次技能課為重點的教學研討活動,以“有效課堂教學”為主題,全體教師主動參與,通過課堂展示、教師論壇、專家引領等形式,整體提高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活動。上午,我校區張瑜和林紐老師分別展出富有朝氣、生動活潑的英語課和人文氣息的心理健康課,她們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向大家詮釋了“有效課堂教學”。課后,做課老師介紹了自己的設計思路和課后反思,聽課教師對課堂的有效性進行了全面、詳細地點評,大家在輕松和諧的交流中深受啟發。
下午我校兩校區的王芳芳、王天泓、姜賽影、林海燕四位老師圍繞著“有效課堂教學”舉行了教學論壇。四位老師分別以《淺談語文教育有效教學方法》,《讓有效文本拓展在閱讀課中盡顯魅力》,《適度追問――有效教學之點睛之筆》,《數學課堂有效情境創設之探討》等為題,聯系了教學實際,深入淺出地對有效課堂教學展開了多層次的探討。最后,王炳金校長作《觀課與評課》的精彩講座,王校長引經據典,高屋建瓴,讓教師受益匪淺。
這次研訓日活動,充分發揮一小兩個校區的優質教育資源,掀起一小校本教研新高潮,達到了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的目的,
第二項:組織綜合實踐、美術學科課堂調研活動 為了了解綜合實踐課和美術課的課堂教學質量,了解老師的業務水平,在王校長的帶領下,我們校委人員分組聽了四位美術老師和六位綜合實踐老師的課,十位老師分別展開了《話說冬至》、《變廢為寶》、《搭紙橋》等富有特色的課堂教學,教學緊緊聯系了學生生活實際,使每一個孩子都充分動手實踐起來。調研結果十分成功。在調研的基礎上,學校對青年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們能提高教學業務水平。
4、組織教師外出觀摩學習活動
本學期派了兩位語文老師:王賽俠老師和邵玲玲老師參加了市級公開課的觀摩活動。兩位老師回來后,給全體語文老師做了上課和講座的匯報,王賽俠老師匯報課《那綠綠的爬山虎》,邵玲玲老師將學習內容向全校語文教師做匯報,使一人學習,大家受益。
5、12月份承辦區教師發展中心音樂教學比賽
本學期我校區承辦區教師發展中心音樂教學比賽。雖然幾位新教師剛畢業不久,但在比賽中她們準備充分,表現出色,能通過寓教于樂的授課方式,生動、形象的展現音樂課的魅力,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展示了我區新教師的教學風采。
6、加快新教師的適應
本學期,我校分配了幾位新教師,為我校注入了新鮮血液,為了加速新教師在我校的成長,使新教師盡快勝任教育教學工作,我們按照本校統一部署,開展教師隊伍“青藍工程”活動,以老帶新。師徒結對分別是王天泓和邵玲玲結對、陳麗娜和姜賽影結對、項夢曉和陳艷麗結對、朱婉雪和xx中學老師結對。
為了保證師徒結對活動的正常開展,提高有效性。開學一個月后,對南校四位新老師——王天泓、陳麗娜、項夢曉、朱婉雪進行課堂調研。四位老師學習態度非常認真,也能在較短時間內適應課堂,展露出不錯的業務素質。
7、組織教師參加上級論文、案例、試卷命制等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