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經驗交流發言稿
德學并進,寓教于樂,潛心育人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奮戰在班級一線戰友:
大家好!
我是xx中學的班主任沈xx老師,非常榮幸能參加這次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我是本校八年級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我發言的主題是:德學并進,寓教于樂,潛心育人。
當班主任既要抓牢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又要管理好學生的學習生活,更要引導他們先成人,后成才。我不想做那種一天到晚“死守陣地”的“看守型”班主任;也不想做那種遠離學生“放開那紛紛擾擾自由自在”的“放羊式”班主任;更不想當“暴風驟雨一觸即發”的“暴君式”班主任。
可是,不去守一守,心里老覺得不踏實;若不松一松,又覺得自己太專制;若不“嚴”一“嚴”,又覺得教育沒到位,還特別擔心這群還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們會在自己稍稍疏忽時做出什么“一鳴驚人”之舉,留下遺恨終身的苦澀回憶。總而言之,我很想找到一種學生樂于接受,自己又不至于打“疲勞戰”或“突襲戰”的集“德育”與“樂學樂教”于一身的教育方法——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新教育方法。
路漫漫其修遠兮,不經意間,一覓就是10余年。
XX年,我第一次挑起“班主任”的“大梁”。當時,我還兼任了6個班的歷史課,和一個班的地理課。而到這個班上課,每個星期只有2節歷史課,與他們“親密接觸”的時間太少了。那么我該如何實現我的“德學并育,寓教于樂”教育追求呢?我一邊上課,一邊觀察學生的表現,一邊摸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個星期后,一個全新的想法終于在我心中誕生了!我決定就用這個新方法當班主任!如果能取得成功,那就會獲得“雙贏”!就這樣,帶著這份期待我迫不及待的將這個想法付諸于實踐。
在第二周的班會課上,我把兩個嶄新的日記本分別發給了第一組和第八組的第一位同學——看到這里,您可能會想,寫日記?這算得上什么新鮮?別著急,聽我慢慢道來:這兩個日記本可不是一般的日記本,它的名字就很特別——我的班級日記,我的成長足跡!
我在每個本子的扉頁上寫下了“班主任寄語”——導之以言,曉之以法:親愛的孩子們!從小到大,我們總是寫著只屬于自己的“個人日記”,你一定從來沒擁有過一本屬于全班每一個同學的日記吧?!那么,從今天開始,就讓我們來做這件“從未有人做過的事”,讓我們來給新的98班寫《班級日記》。孩子們!如果你正關注、正熱愛著這個班級,你就應該為它記下每一天中最值得記憶的事,千萬不要因為覺得自己寫的自己都是“小事”而不愿意或不敢記下它!這本日記可以承載你們的辛酸故事,可以記錄你們的快樂精彩;能容納你郁悶的心情,能記住大伙的大聲的喝彩……不管怎樣,這就是真實的生活,這就是真實的班級傳記,是我們學習時光的美好記憶。這份記憶,將從你們的手中開始傳遞:每天由兩位同學各寫一篇日記,第二天早自習的時候交到我的手中,我也會給班級日記留下我的點評,然后又傳給另外兩個同學……
依此類推,在全班內循環,每一個同學每天都有機會閱讀和點評這本日記,若干年后,它將會是我們快樂相聚時的見證!來吧!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寫:XX年9月11日……請用心記錄下真實,不要吝嗇你的真情!沒有不能寫的故事,只有記不起的真情!請認真工整的書寫“我們的班級日記,我們的成長足跡”吧!班級只是個小小的中間站,寫的內容不必拘泥于小小班級之內,可以寫“班級事、校事、家事、國事、天下事”,只要是你能想到的,能記錄成長足跡的事情都可以寫!
另外我還要求他們每寫一篇就給日記編好序號,每個人都可以點評所有日記,并要注明自己的“大名”。
我每天興奮等著早自習的到來,因為我想讀懂他們內心世界,我期待和他們在無聲的交流中有情共享思想的火花!
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們寫的最多的是“為班級爭光”、“共同努力,把班級越辦越好”、“對班級紀律的建議”、“團結就是力量”、“班干部的心聲”等內容,我發現,這些文章有的出自自制能力較強的孩子之手,有的出自“淘氣包”之手,有的出自后進孩子之手,他們用或老成或天真的語言訴說著一個共同的主題:愛我的班級,為我的班級爭光,為我的班級做貢獻。我發現他們都漸漸的愛上了這個新組合的班級,他們都漸漸的圍繞在我的身邊爭先恐后的為班級出謀劃策,他們的心里都在說:我為班級爭光,班級因我而榮!
我們的班級也因此而一步步走上正軌,我們連續三個月都獲得了這個學期班級四項評比的總分第一名,期末考試我們班的學習成績也獲得了總體評價第一名。一年之后,我們班還被評為瀏陽市的先進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