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為規范活動月”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所以我們常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培根也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事實的確如此,習慣一旦養成,便會成為一種潛意識行為,對一個人的生活、事業、人生都起著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像人存放在自己身體內的“資本”,一輩子都享受不盡它的利息;可一旦養成了壞習慣,一輩子都將償還不完它的債務。因此,希望同學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播下良好的行為種子,養成文明行為習慣,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人生。
那么,如何才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呢?簡單的說,就是“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請每一同學先管住自己的口,不說臟話罵人,不隨地吐痰,不吸煙,不酗酒;管住我們自己的手,不亂扔雜物、亂倒污水,不亂涂亂畫,不損害公物,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腿,不踐踏花草,不翻越護欄、不踢門墻。從你們每天的起床、跑操、上課、自習、課外活動、集會、就餐、值日、進出校門等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爭做文明中學生。
借今天這個機會,我向在座的全體師生提幾點希望:
一、各班班主任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積極配合政教處、教務處,利用班會、夕會課、黑板報、廣播廣泛宣傳,正確引導,班主任要做到“二清點”(課前清點、就寢前清點人數)“五到位”(課前、課間、課外活動、就餐、就寢到位),教育督促學生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盡最大努力去除不良習氣,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爭創文明班集體,并把各班這次活動的優劣作為考核各班級的依據。
二、教務處、政教處、學生會、團支部也要各負其責,按照我部“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月”活動方案的安排,有計劃、有秩序地開展各種教育活動,做好宣傳教育、檢查監督、總結評比等各方面的工作,值班人員和文明監督崗的學生要按時按地點到崗,紀檢人員要秉公辦事、認真檢查、做好記錄統計。對好的、典型的事例及時宣傳報道,對不良現象及時曝光。對同學中的帶有傾向性的問題,要及時報告,及時處理,防患于未然。 確保本次活動平穩、有效地開展,努力構建優良的學習、工作環境,爭創文明校園。
三、所有任課老師要率先垂范,嚴于律己,老師是你上當堂課的首要責任人,要管好、安排好、教好你這一節課,既教書又育人。大家知道良好的師德修養是安身立命、事業成功的基本前提。良好的師德修養應有“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寬容精神,需要有“己所立而立人,己所達而達人”的協作、互動精神,還要有“進德修業之本”、“立人之道”、“立政之本”的誠信精神。不觸犯“五條高壓線”。 按照“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豁達樂觀,敬業奉獻”基本準則,去做人,去辦事,以贏得社會的認可和他人的尊重。努力踐行“八榮八恥”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顧全大局、相互協作,打好“行為規范養成教育”這個硬仗,創設“教書育人” 的良好氛圍。
四、在我們學生中,也有許多不良習慣。比如,校園內隨地扔廢紙雜物、樓道內追跑打鬧、上下樓梯不靠右行、對樓梯的標志線視而不見、教室內課桌東倒西歪,學習用具隨意擺放、上課玩手機,自習堂大聲喧嘩,宿舍被褥不整齊、物品隨意放置、晚上不洗腳、早上不洗臉、餐廳吃飯洗碗不排隊、吃飯隨地扔飯渣等,嶄新的教學樓墻壁被印上了污漬、被一些學生劃上了深深地痕跡,樓內消防玻璃、教室門和宿舍門隨意用腳踢,住校生夜間離開宿舍不向生活教師請示匯報擅自離開,甚至有的學生扒窗戶到別的宿舍玩耍,更有甚者,有的學生張嘴口吐臟話、動手就打人,還有的學生頂撞老師……如果我們把這些不良習慣帶向社會、帶向世界,豈不敗壞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形象?我在這里鄭重的告誡這些行為不良的同學們,在“行為規范養成教育活動月”期間,上課玩手機的發現一個沒收一個,對違反校紀的加倍處理,發現一個處理一個,絕不姑息遷就,該記過的記過,該警告的警告,該開除的開除。希望同學們不要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從日常生活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向身邊的人學,向身邊的事學,努力陶冶情操、鍛煉意志、提升品格,成人成才。
五、長計劃、短安排,腳踏實地抓落實
行為規范教育月只是一種形式,我們開展行為規范教育月這個活動,是想充分利用這種形式把豐富的內容蘊涵其中,采用同學們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大家積極參與,寓教于樂,從而達到在活動中受教育的效果。我們從來沒有指望通過一個月時間的教育,就能使所有的同學,在學習、工作、生活、品德、意志、情操等各個方面都完美無缺。大家都知道,良好的學習、工作、生活習慣,優秀的道德品質,高尚的情操,堅強意志的養成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通過一個月的教育就能達到完美無缺,那是神話、是假象、是天方夜談。如果真是那樣,教育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學校所制訂的計劃,實際上是一個長期的計劃,各班都應該從長計議,同時又應該做短期的安排,先從身邊的不文明的現象著手,從不符合學生規范的言行入手,力爭抓出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