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系統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第二,抓素養提高。媒體素養是指對媒體及其所傳播信息的認知、應對與運用方面的能力素質。XX年06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媒體素養”體現執政水平》的署名評論文章,將媒體素養提升到執政水平的高度來看待,并且提出,媒體素養應成為領導干部的“必修課”。客觀講,我們現在存在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就是“面對媒體不知該怎么說”,相當一部分干部還患有“媒體恐懼癥”。這說明我們的媒體素養還是很欠缺,在這一方面還急需“補課”。對此,要求各市各高校要把媒體素養作為一門“必修課”,重視本地本單位干部媒體素養的提高培訓,各市教育行政部門要舉辦中小學校長和新聞宣傳工作人員相關培訓班,各高校也要舉辦相關培訓班,不斷提高善待媒體、善用媒體和善管媒體的能力,提高其“執政水平”,使他們敢于、樂于、善于與媒體打交道,并且善于媒體推動事業發展。
第三,抓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教育新聞宣傳的工作機制,重點要抓好新聞發布和輿情應對的工作機制。新聞發布和輿情應對這項工作對我們很多同志來說是一項新任務,是一項新挑戰。但這項工作已經客觀地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做好。各市各高校都要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完善工作機制,使教育新聞發布工作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盡量做到教育重大新聞和敏感新聞一個口徑發布,一個聲音對外。要高度重視教育政策的解讀工作。目前教育進入改革的“深水區”,教育改革政策大量出臺,對此,各市各高校要及時、準確、全面地進行解讀,增強教育工作的透明度,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工作的知情權。凡重大教育政策正式出臺前后都要制定相應的新聞宣傳工作方案,提供相應背景材料或采訪線索,配合媒體做好相關解讀和宣傳工作。要建立輿情研判機制,關注教育熱點敏感問題,回應社會關切,不回避,不推諉,搶占先機,贏得話語權,掌握主動權。要具有教育危機公關意識,學習和掌握與媒體溝通的技巧,提高教育和校園突發事件的媒體應對能力,妥善處理和化解教育危機事件,為教育改革發展營造一個寬松的和諧的輿論環境。
第四,抓陣地建設。在媒體多元化的今天,我們必須進一步強化陣地意識,大力加強教育輿論陣地建設。在“大宣傳”的格局下,我們要主動加強與各級各類媒體的溝通與協調,爭取各級各類媒體的支持,充分利用主流媒體、有影響力的生活類媒體和各大網站宣傳教育,擴大教育的影響力。同時,我們更要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勵和支持教育媒體努力打造精品報刊、品牌頻道和優秀欄目,進一步增強教育媒體的競爭力、公信力和影響力,發揮教育類媒體在教育新聞宣傳中的主力軍、主陣地作用。教育廳網站、山東教育電視臺、山東教育社以及各市各高校所屬的各類教育媒體,都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有一個準確定位,那就是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凝心聚力,共赴大業。各高校要高度重視校園媒體的宣傳推廣和建設管理,充分利用校報、校刊、廣播電視、網絡等校園媒體,將校園新聞工作作出成效,努力形成校園宣傳品牌效應。對教育類媒體而言,主要是從三個方面下功夫,一要服務中心工作,在提高權威性上狠下功夫;二要以人為本,在提高吸引力上狠下功夫;三要突出特色,在提高引導水平上狠下功夫。
同志們,教育新聞宣傳工作的地位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突出,教育新聞宣傳工作的任務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緊迫,教育新聞宣傳應該大有作為,也能夠大有作為。讓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開拓進取,扎實苦干,把回應關切、務求實效作為教育新聞宣傳工作的重大課題,以扎實有效的工作,深入推進教育改革發展,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