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書節啟動儀式上校長的發言稿(精選3篇)
在讀書節啟動儀式上校長的發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在這陽光明媚、充滿希望的春天里,我們熱切盼望的讀書節隆重啟動了!欣喜之余,我們深知倡導讀書節活動,旨在形成一種好讀書、讀好書的氣氛。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早已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警句。早在三千多年前孔子就用精辟的語言向我們闡釋了讀書的裨益。現代社會,一個不會閱讀的人是一個沒有生存競爭力的人!生命自身也需要不斷閱讀,因為不管我們的生命進入了什么階段——青年、中年還是老年,我們的精神都需要不斷充實、完善,精神成長的渠道來自于孜孜不倦的閱讀。一本好書就像一艘航船,引領我們從淺狹的港灣駛向無垠的海洋。你看,歷經歲月淘洗的佳作美文,都是浩瀚文化海洋中的珍品,一篇美文就是一段閃光的情感,就是一段人生,甚至就是一段歷史。閱讀它們,就是和大師對話,和歷史對話,和智慧對話。這種終生進行的閱讀,強壯我們的精神,豐富我們的心靈。
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可以開拓我們的眼界,獲得豐富的知識;讀書,能引導我們明理,學會如何做個有修養的人;讀書,還能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本好書就好像一艘航船,引領我們從淺狹的港灣駛向生活無垠的海洋。優秀的書籍可以讓我們盡情歡笑,讓我們莊嚴思考,可以讓我們奮發圖強,讓我們勇于創造!在書的世界里,可以領略廣闊的天地,欣賞壯麗的山河;可以知文史經,品詩詞歌賦;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長,眺望未來的瑰麗! 同學們,是書給我們打開了窗戶,使我們看到了廣闊的世界,看到了昨天、今天與明天,看到了人類的歷史與未來。是書讓我們的每一天都變得豐富而充實。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民族和全人類最美好的精神食糧來滋養自己的心靈,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讓我們一起步入書的海洋,樂讀書,讀好書,做努力建設和諧家園的社會棟梁! 同學們,讀書吧!在這個季節,讓我們把讀書活動真正作為一次新的耕耘和播種,讓迷人的濃濃書香飄溢在我們的校園和家園,讓讀書生活,伴隨著我們成長的每個腳步,讓我們更加自信、充實地走向美好,走向未來!
我校本屆讀書節的主題為“閱讀經典美文,共享智慧人生”“讀書改變人生——我們愛讀書;讀書啟迪智慧——我們讀好書;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們多讀書”,圍繞這一主題,學校將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我們希望全校師生都能積極地投入到讀書節的各項活動中,以書籍為伴,以讀書為樂,以讀書為榮,在書海中汲取智慧的營養。
漢朝劉徹曾說過: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讀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對話”,讀書是一種心靈的“旅行”。一本好書猶如一盞明燈,它帶著我們走出黑暗,走向光明。老師們,同學們,讀書不僅是一種義務,而且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更能傳達一種高雅的人生趣味來。讓我們在忙綠的生活中,抽出一點時間吧,去享受讀書的快樂,奠定人生的基石,成就明天的輝煌。讓書中的情感撥動你我的心弦,讓知識的浪花澎湃你我的胸懷,讓陣陣濃郁的書香縈繞在我們三中的校園
!同學們、老師們,天道酬勤,寧靜致遠!讓我們的校園里彌漫陣陣書香,讓書香伴我們一路前行。
最后預祝本屆讀書節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在讀書節啟動儀式上校長的發言稿 篇2
大家好!在這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春日里,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法治進校園”巡講活動啟動儀式,這是我市深入開展“七五”普法教育、推進依法治市的重要舉措,對于增強青少年自律自護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前,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青少年團伙犯罪和有組織的犯罪增多,暴力化程度加劇,犯罪年齡也向低齡化發展,這些問題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應當說,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學法、不懂法,法治觀念淡薄就是一個重要原因。為此,在“七五”普法期間,我們要進一步深化“法治進校園”巡講活動,不斷增強青少年法治觀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識,切實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再上新臺階。下面,我對巡講活動的開展提出幾點希望和建議:
一是夯實主要陣地,發揮校園法治宣傳作用。學校是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課堂教學是法治教育的主渠道。教育部門要以此次巡講活動為契機,密切聯系巡講內容,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以班級為單位,利用品德課、思想政治課等課程,有計劃地對在校學生進行法治教育,努力實現學校法治教育的系統化科學化。同時,積極開辟“第二課堂”,利用主題班會、專題講座、知識競賽、法律征文演講比賽等多種形式,開展生動活潑的青少年學法用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參與度,確保法治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二是結合主要優勢,突出巡講活動宣傳重點。希望檢察機關能夠發揮掌握大量案例的特點,結合教育部門在教育學、心理學的優勢,以案釋法,采取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多種形式,廣泛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其入耳入腦入心。同時,可以根據年齡階段的不同分別確定巡講內容,重點提升低齡學生的安全防范知識,對初、高中生重點講解法律常識、加強警示教育,因材施教的開展好此次巡講活動。
三是強化學習引領,切實做到學法守法用法。希望廣大青少年能夠利用好這次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積極參加巡講活動以及學校組織的相關法治宣傳活動,遵守紀律、認真學習,在學習生活中堅持守法,學會運用法律知識提高自我防范意識、保護自己合法權益,并且在此基礎上做到自重、自律、自強、自愛,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努力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未來。
最后,預祝“法治進校園”巡講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在讀書節啟動儀式上校長的發言稿 篇3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初二5班的孫。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踐行垃圾分類,塑造文明新風。
同學們,長期以來,我們習慣將各類廢棄物和垃圾混裝投放于垃圾收集點,這種方法雖然便于垃圾的聚集清理,但具有可利用價值的物品卻難以回收,甚至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為了減少資源浪費,為了減少環境污染,我們應做到垃圾分類投放,并通過分類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再利用,變廢為寶。
蘇州六月一日起將全面實施垃圾分類,那么,垃圾主要可以分為幾個大類呢?垃圾一共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這類垃圾可以重復使用,減少污染。有害垃圾是指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則需要特殊的安全處理方法。廚余垃圾一般是指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這種垃圾可采用堆肥的方式處理,每噸可生產0.3噸有機肥料。其他垃圾是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采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也許大家覺得垃圾分類有些麻煩,但是,可回收垃圾積少成多,在這個簡單的過程中,我們的舉手之勞,悄然為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垃圾的減量做出了很大貢獻。地球只有一個,她的生命看似強大,實質卻很脆弱。垃圾分類,綠色家園,從我做起。在此,我向胥中全體師生發出倡議:
行動起來,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讓我們做好垃圾分類;為了一份潔凈,讓我們合理投放垃圾。無論你是在校園,還是在家里,或在公共場所,讓你們的舉手之勞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素養,一種航標。用我們的行動感召身邊的家人、友人一起參與!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