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科學發展觀:用群眾的口碑來評判整改落實的成效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也是我們政法工作必須堅持的重要指導方針和重大戰略思想。必須切實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落實到政法工作的各個方面,在保障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使政法事業更好地得到發展。作為三峽庫區中心城市的萬州區,肩負著建設重慶第二大城市的重大使命和建設“500億萬州”的近期目標。如何抓好整改落實,學習實踐活動最終要達到一個什么效果?我個人認為,必須通過整改落實去贏得群眾的口碑,用群眾的口碑來評判整改取得的成效。
明確整改內容與時限,實施“條目式”整改
征求意見是整改提高的前提和基礎。要扎實抓好整改,必須在暢通民意渠道上下功夫。雖然我們在分析檢查階段采取多種形式開展了意見征求,但在整改落實階段,繼續深入廣泛征求意見、邊征求邊整改仍很必要。一是廣開言路。我們在前兩階段采取的“科學發展聽民聲”和“三走進三懇談三會診”(即組織黨員干部走進企業、走進農家、走進社區傾聽民意,查找不足;邀請企業家、專家學者、人民群眾進行懇談,幫助查找科學發展方面的“短板”;從思想作風、制度建設、工作能力三個方面找準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存在的“疼點”和“難點”)活動得到了許多群眾的支持和擁護,贏得了群眾的口碑。我們必須不折不扣地把這些好的載體繼續堅持下去,使征求意見工作常態化。二是誠心納諫。對黨員干部交的“作業”和各界群眾提的意見進行閱讀和整理,采取文件簡報、新聞報道、網絡宣傳等形式進行跟蹤分解,以活動辦名義責成相關部門整改落實,向群眾表明虛心接受意見的態度和認真整改落實的誠意,調動群眾反映意見的積極性。三是認真辦理。安排專人定期對所征求的意見建議進行梳理、歸納、分析,一條一條登記造冊,按輕重緩急程度分期分批予以整改。對群眾意見大、涉及范圍廣、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作為整改重點。對登記上冊的問題,層層分解細化工作任務,明確目標要求和整改時限,落實承辦科室和具體責任人,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領導責任體系。并把整改工作納入部門、單位今年工作的總體部署,緊密結合,同步推進,以實際行動來贏得廣大群眾的信任。如全區把在“萬名黨員獻良策”活動中收到的近2萬條“金點子”進行歸納整理,對其中具有參考價值的500余條“金點子”除了在新聞媒體和簡報上刊登外,還責成相關部門以切實可行的措施予以采納并對提議人進行回復,讓提議人感受到“點子”沒白提,感受到區委在活動中沒“作秀”。
搭建整改平臺與空間,實施“互動式”整改
整改重在落實,也難在落實。只有把問題整改的全過程置于群眾監督之下,才能達到群眾最滿意的整改效果。整改方案出臺后,我們組織相關責任單位和部門“一把手”根據整改方案,把整改的措施、時限、效果通過新聞媒體向群眾進行公開承諾,讓群眾了解改什么、如何改、何時改、達到什么目標,便于加強監督。在活動中,我們采取的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明察暗訪等督查形式雖有一定成效,但還遠遠不夠,必須搭建新的平臺和空間,讓廣大群眾參與進來,實行“互動式”整改,讓群眾來提整改要求,讓群眾來評判整改效果。在整改落實中,我們進一步深化了“城鄉支部手拉手”、“干部群眾面對面”、“萬名黨員心連心”等一系列親民愛民活動,讓參加活動的黨員干部走進基層,融入群眾,一樁樁、一件件抓好整改落實,辦好群眾關心的事情,在整改中推動各項工作,融洽干群關系,贏得群眾口碑。全區88個參學單位利用“干部群眾面對面”活動載體趕場便民服務,共為群眾辦好事、實事近1000件,150個黨組織在活動中利用“城鄉支部手拉手”活動載體,為結對村送知識、送技術、送政策、送資金,把上千萬元資金送入結對村,把上千條致富“金點子”送入千家萬戶。元旦春節期間,全區3萬余名黨員為困難群眾幫扶物資510余萬元,解決就業崗位2200余個,扶持項目533個,890戶困難家庭走上了創業致富路。8000余名困難黨員受到“黨內溫暖工程”扶助,受助率達90%以上,不少黨員、群眾以寫感謝信、送牌匾等方式表達感激之情。
彰顯整改成效與動力,實施“考勤式”整改
整改要落到實處,就必須在整改中實行“銷號制”,做到改一件、銷一件,不落實就不銷號,確保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各個單位、部門根據制定的“條目式”整改事項,逐項進行認真整改,每一單位、部門整改完結后,及時組織群眾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召開評議會和質詢會,讓代表對不滿意或有疑問的地方向責任人現場提出質詢,并由群眾對問題的整改過程及效果進行滿意度測評。對群眾滿意度達不到要求的通過新聞媒體曝光,并責令重新整改,直到群眾滿意為止。實行責任倒查制,實行“考勤式”整改,對整改不力的相關責任人,及時給予相應的組織紀律處理,讓廣大黨員干部有壓力和動力,讓廣大群眾有希望和盼頭,從而真正體現“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目標。全區在整改落實中,以制定分類統計表的形式,通過網絡、報刊等媒體在全區范圍內進行公布,完善了多少機制、解決了多少問題、涉及哪些部門等等都一目了然,真正做到了公開化、透明化,得到了群眾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