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精選25篇)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1
濃濃的回味
又是一個臘八節,吃著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臘八粥,那一絲絲的甜意,又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臘八節……
對于那時的我們來說,臘八也是個很特別的節日,早早地就盼望著臘八節的到來。到初七傍晚,早已迫不及待的我們放學就約好了伙伴,三五成群,男孩背著自制的冰車,女孩拎著個大籃子,一路小跑,直沖我們冬天的樂園——村外大河邊。
六、七米寬的大河冰凍結實,冰面光潔如鏡,階梯似的石頭上流水結的冰,凸凹波紋如魚鱗,疙疙瘩瘩,很是美觀。男孩們放上冰車,有的跪在上面,有的兩人坐一起,雙手冰釬一鑿,“哧溜”一聲,滑的無影無蹤。女孩也不甘示弱,從河邊找上薄而大的石塊,再用雙手捧上幾捧背陰處沒有化的積雪,分撒在冰面上,放好石塊坐上去,“推吧。”后面的人一推,嘎啦啦一陣沖向前,有的原地打轉摔倒,有的沖出不遠屁股下的石頭早已不見蹤影,四腳朝天,任憑后腦勺被磕的有點悶疼,依然會找一塊更大的石塊,大伙像串糖葫蘆,一個一個拽著前面人的襖后襟,齊聲令下,一起使勁,還是不到幾步,東倒西歪,人仰馬翻,腦勺著地,玩的起勁的我們根本沒在意凍的通紅的小手都蹭破了皮。寂靜而空曠的山澗回蕩著頑皮的歡聲笑語……
天色已晚,興致未盡的我們匆忙各自趕到上游(為的是干凈),用石塊砸上幾大塊冰凌,按照自己心中的想象,把冰塊稍做敲鑿,像娃娃,像動物……載著滿心的喜悅,不停的用口中的熱氣哈著凍的發青的小手,回家的路上,仍然忘不了歡鬧嬉戲……
臘八的早晨,早早起床,和姐姐弟弟爭先恐后,端上媽媽做的紅紅的臘八粥,跑到院里,搶著去喂昨晚放在每個門口兩邊的冰凌人兒,用紅色的豆子給他安上小嘴,看著似笑了的冰凌人兒,心里別提有多美……
不覺太陽已經升起,盡管沒了孩提時的情趣,但那甜甜的臘八粥依然給人以濃濃的回味。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2
臘八節民風
相傳“臘八節”起源于遠古時的“臘祭”,傳說每年臘日,古人要舉行祭祖,祭諸神活動。另據宗教界所傳,農歷十二月初八又是佛祖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最初稱為“成道節”。自周代將農歷十二月定為臘月,南北朝時此月要舉行重大祭祀活動,以祈求五谷豐登,吉祥平安。據說“臘祭”有八種神,于是便將初八確定為固定祭日,后來相沿成俗。
有關“臘八粥”的來歷,民間有多種說法,也演繹出許多有趣的典故。據傳為了感念佛祖臘月初八成道之日,各寺院僧侶在這一天集會紀念、誦經演法。并把從八方化緣來的米、麥、豆、谷雜糧,及采集的棗、栗、核桃等干果匯集在一起,用大鍋熬成粥做供品,祭祀佛祖,然后眾僧共享修道成果。遇有進香者,寺院以粥施舍。后來此舉逐漸成為善事,被流傳至今。隨著佛教的不斷傳播,這種活動由寺院傳到世俗民間,熬“臘八粥”漸漸演變成民俗習慣。到了宋代,“臘八粥”廣泛盛行。不論是朝廷、官府、平民百姓乃至寺院,必在此日熬粥祭佛敬祖,并合家團聚共用,或饋贈友人,以此祈求吉利平安。
“臘八節”不僅成為民間重要傳統節日,喝“臘八粥”民俗也被世代相傳下來。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3
翡翠碧綠臘八蒜
不知不覺臘月到了,又是開始泡臘八蒜的時候了。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的,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后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關于這簡單的物件兒的由來,據說也是有點兒說頭兒的。進入臘月,年關將至。做生意的也都要清算一下收支,算算賬,準備過年。這個時候不管是欠別人的,還是別人欠的,也都該了解一下了。但是快要過年了,總也不能殺將到人家家里大喊:“欠債還錢”。中國人總講個面子和彩頭。于是收債的就會泡上一些臘八蒜送人。欠債的收到了自然心照不宣:年關了,一年的債務該清算清算了。“蒜”,“算”同音嗎。北京有句老話說:“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用臘八蒜當作催債提示,倒也算是難得的苦心。呵呵!不過這種催債的禮物倒也不是每個欠債的能夠收到的。比如黃世仁就不會白白的再搭上幾兩醋和蒜給楊白勞。
臘八蒜是不是真的這么來的,是值得研究的。不過臘八蒜的好吃倒是實實在在的。經過醋的浸泡以后,蒜的辣味兒去掉了很多。如果蒜選得好,比如用紫皮的蒜,泡出來的臘八蒜還會格外的脆口兒。而醋的味道中也平添了很多蒜香。也算是相得益彰吧。臘月初八泡上,天寒地凍的時節里,快的只要一周,蒜就能泡好。即使一周的時間不夠,再多些的時間也一樣會好。一般是不會耽誤農歷除夕吃餃子的。除夕時盛一盤熱騰騰的餃子,沾著滿是蒜香的醋,時不時地再來上一塊兒湛青翠綠的臘八蒜。這景象想一想都會讓人口水不止,垂涎欲滴。
臘八蒜有沒有做成功,主要取決于是不是變綠了。選擇臘月初八開始泡,除了是因為臨近年關,正好為過年吃餃子準備以外,臘月里天寒地凍的也是原因。說來也是奇妙,用醋來腌制蒜倒也不稀奇,其他季節也可以做,比如糖蒜,以及日本醋蒜。但是這臘八蒜必須是在天寒地凍的時節泡制,因為其他時候泡根本泡不出來那通體的綠來,而且味道也不能彼此相融。臘八蒜的好看好吃,想必不是簡單的醋和蒜的化學物質的作用,也許還有一些物理作用。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4
記憶中的臘八節
你們誰知道臘八粥是用什么組成的嗎?我知道,是用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棗等煮制的,有的還加進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白糖、紅糖、葡萄等作點綴,使臘八粥更精細可口。
我還知道關于臘八節的傳說:佛祖迦牟尼原來是印度的一個王子,他后來出家修道。一次他來到一條河邊,因饑餓勞累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五谷雜糧和野果熬成粥,一口口喂他。釋迦牟尼得救后,覺得這粥十分香甜可口。他在河里洗了個澡,然后坐在菩提樹下修行,在農歷臘月初八這天得道成佛后,佛教徒們把這一天叫做“成行節”。每年的這一天,寺廟僧侶就舉行誦經活動,并仿效牧羊女用五谷和果子煮粥敬佛。這個習俗慢慢傳到民間,就成了臘八節,把這一天煮的粥叫做臘八粥。關于臘八節的來歷,我省民間還有一個傳說。從前有一個叫臘八的人,他自幼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習慣。后來他成家娶了媳婦,這媳婦和臘八一樣好吃懶做。臘八的父母去世時,教育他們要勤勞勞動,勤儉度日。可是他們沒聽父母的話,還是不喂雞,不種田。這樣坐吃山空,沒多久,就把父母留下來的糧食吃光了。
到了臘月初八這天,鍋里沒米,灶下無柴,臘兩口兒只好把囤底掃了掃。湊了一些雜七雜八的糧食,煮了一鍋粥。在這寒冬臘月,他們后悔沒聽父母的話。為了記取臘八的教訓,以后人們每逢這天就煮雜糧粥,以勉自己勤勞簡樸過日子。現在,河北民間仍然保留這一節日風俗。人們吃臘八粥,不再是供佛,而成了個單純的節日風俗。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5
佛教與臘八節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后經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
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并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并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后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
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6
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每年臘八節的前夜,媽媽和奶奶便會煮上一大鍋的臘八粥,供一家人品嘗。
夜剛剛降臨,媽媽和奶奶便忙了起來,淘米、泡果子、去核……忙得媽媽和奶奶不可開交。隨后開始煮了起來,等鍋里的水沸騰起來,就開始用微火燉。我一個勁地嚷嚷:“什么時候可以吃了,怎么還沒有好?”媽媽看見我等不及了,便對我說:“早著呢,臘八粥要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燉好。”我掃興地去睡覺了。
第二天的早晨,我一起床,媽媽盛了一碗臘八粥放在了桌上。我顧不上洗臉刷牙,便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一邊吃,一邊看著碗里的各種東西:赤豆、黃豆、紅棗、蓮心、花生……我好奇地問媽媽:“臘八節為什么要吃臘八粥?”
“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寺院煮臘八粥,是為了敬佛;而我們煮臘八粥,一是為了供奉祖先,而是為了節約,你看,這粥里的東西大多是我們以前吃剩下的,趁著臘八煮上一鍋粥,不是一舉兩得嗎?”媽媽停了一會兒,又接著對我說,“臘八粥雖然有一個‘八’字,但它不一定是用八種材料做成的,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葡萄、白果、紅豆、黃豆、綠豆、花生……都可放在一起煮。以前有些講究臘八節的人家,他們還要將果子刻成人形、動物形、花形,再放入鍋中煮呢。”
想不到臘八節那么有講究,看來我要多了解了解臘八節的知識。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7
一年一度的臘八節又到了,前一天,媽媽就拎了一大堆東西回家,興致勃勃地說:“煮臘八粥啦!”
只見媽媽先把不易煮爛的米和豆類下鍋。等豆軟湯紅時,再把果仁下鍋,并用勺子不斷攪動。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濃濃的香味開始從鍋沿四溢,飄到了我的鼻子里。“喝粥了。”我迫不及待地端起那香噴噴的美味粥,聞了一下已垂涎三尺了。再輕輕抿一口,黏黏的、稠稠的、甜甜的,味道好極了。我一邊喝一邊舉起大拇指念叨著:“好喝,好喝,真好喝!還是媽媽廚藝高!”媽媽笑了,爸爸也笑了。
很快,一碗粥喝完了,我用小舌頭舔著粥碗,心想可不能浪費呀!哎,一不小心我變成了“臘八貓”,又一陣笑聲響起。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8
1月17日又是一個人盡皆知的日子——臘八節。在這一天家家都要吃臘八粥,今年也不例外。媽媽也準備去靈隱寺領取美味可口的臘八粥以保家人身體健康,于是天還沒亮就出門了。到了靈隱寺看到的是云霧繚繞仿佛進入了仙境一般,接著往前走便到了師傅們早教的大堂他們每一個人都十分投入好像注入進了自己的靈魂。終于發放臘八粥的時間到了,住持說了臘八節的來源。你們一定想知道對嗎,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據載,中國有的寺院在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金本盂,到處沿街(途)化緣,將收集的米、粟、棗、麻、果仁等材料造成臘八粥,分發給民眾,吃了據說會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人們叫它做“佛粥”。南宋陸游有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而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一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寺僧每日把化緣得來的剩飯曝干,積一年到臘月初八煮粥,供信眾享用,稱為“福壽粥”。怎么樣聽完了這個故事就到了搶粥時間。媽媽反應十分靈敏,一聽到拿卷領粥就沖進了禮堂成為了“冠軍”。此刻媽媽并沒有停歇,而是如裝了風火輪一樣飛到了領粥處,拿起第一碗粥就好像得到了勝利的果實一般驕傲地舉起捧著粥的手。緊接著就迫不及待的趕回來跟我們一起分享,于是我喝到了香噴噴的臘八粥。又是一年臘八節,我過得真開心!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9
有一戶人家父母特別勤勞,兒子和兒媳婦都是大懶蟲,父母常常告訴他們,人要勤勞才有好日子過。但沒多久,父母去世了。因為他們生前勤儉持家,留下了一大筆財產。兒子說:我們有這么多錢和糧食,根本不用干活。于是兩個人還是每天在屋子里睡懶覺,很快錢用完了,米缸里的米也越來越少。
到了臘月初八這天,兩個人睡到中午才起床,米缸里沒有米了,家里什么吃的都沒有。兩個人餓哭了,鄰居聽到他們的哭聲,都來幫助他們,鄰居們有人拿大米,有人拿紅豆,有人拿蔬菜……懶兒子和懶媳婦用這些糧食煮了雜糧粥。他們很感激鄰居們,并決定以后一定好好干活掙錢,再也不偷懶了。
從此以后,兩人變得勤儉持家,日子越過越好。后來,在臘八這一天吃臘八粥成了民間習俗,大家都希望吃下這碗粥,能教育子女勤儉持家,讓日子越過越好。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10
從前,有一戶人家,有爸爸、媽媽和兒子三口人。爸爸是個勤快人,60多歲了,還是天天雞叫起床、天明下地。他常說:“搖錢樹,人人有,就是自己兩只手。”媽媽過日子很節儉,一天三頓精打細算,省吃儉用,她總說:“聚寶盆,不算好,勤儉才是無價寶。”他們家糧囤冒尖兒,院子里瓜棚遮天,瓜果蔬菜終年不斷。
老兩口這樣勤快,可他們的兒子卻好吃懶做,整天吃飽了就睡,鄰居管他叫“瞌睡蟲”。老兩口年紀越來越大了,爸爸常對兒子說:“要吃飯,得流汗。你不要光睡覺,也得學會種莊稼。”媽媽也說:“爹娘只能養你小,不能養你老,你要學會過日子呀!”
“瞌睡蟲”哼兩聲,這個耳朵聽,那個耳朵冒,什么也沒有聽進去。不久,“瞌睡蟲”成了家。媳婦和他一樣懶:日頭不落就睡,日出三竿不起。踢倒了油瓶也不扶,大家叫她“沒底鍋”。
過了幾年,老兩口得了重病,他們把小兩口叫到床前,囑咐說:“要想日子富,雞叫離床鋪,男應勤耕耘,女當多織布……”不久,老兩口就先后去世了。
“瞌睡蟲”看著老兩口積下的滿囤糧食,對媳婦說:“吃不愁,喝不愁,何必種地曬日頭?”“沒底鍋”看著老兩口留下的滿箱衣被,對丈夫說:“冬有棉,夏有單,何必紡織日西偏?”他們倆誰也沒把老人的話記在心上,每天照樣光吃不干。
一年一年過去了,老兩口留下的地成了荒草園,家里的柴米油鹽也用光了。這年臘月初八,北方呼嘯、大雪封山。小兩口沒吃沒穿,偎在破房子里打哆嗦。這時,他們后悔已經晚了。最后,他們找遍了缸底、囤縫、墻邊、老鼠洞,好不容易掃出一些黃米、玉米、豆子、花生粒,混在一塊煮成粥。誰知端起碗剛想喝,一陣大風刮倒了房子,把兩人都壓死了。
后來,每年一到臘八,大人們就熬這么一鍋粥給孩子們喝,讓他們記住懶人的教訓,從小養成勤勞節儉的好習慣。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11
1. 星多的地方黑暗就少,笑容多的地方煩惱就少,寂寞少的時候心情就好,心情好的時候一切自然好!祝:臘八節一切隨著心愿跑!
2. 從未做過賊,卻想偷個幸福給你!從沒坑過人,卻想騙個快樂給你!從未害過誰,卻想拐個開心給你!從沒賴過誰,卻想搶個平安給你!祝臘八節快樂!*_^
3. 我點擊整個春天看到了你的笑顏,我復制了你笑臉粘貼在我的心間,我下載我的思念把它另存為永遠,我打開我的手機給你送上最真誠的祝福:祝臘八節快樂!
4. 歲末甫至,福氣東來,鴻運通天。否極泰來時重伸鯤鵬之志,惜時勤業中展君無限風采。祝新年吉祥,財運兩旺!
5. 臘八節又來到,我的祝福提前到,別忘喝碗臘八粥,今年保你大豐收。再吃幾瓣臘八蒜,那是幸福圍你轉。喝粥勿忘許心愿,所有心愿都實現。
6. 臘八臘八,盼你事業成功又大發;臘八臘八,祝你生活多彩美如畫;臘八臘八,望你才若諸葛人人夸;臘八臘八,愿你每天快樂笑哈哈!臘八節愉快!
7. 臘八了,我想為你親手送上,迄今為止,歷史上已經消失滅跡,不為人知的最給力的一碗八寶粥。它是用我的內心苦苦熬制了天才成的,喝下它你會幸福一輩子的!
8. 臘八時節熬稀飯,心里就想把你見;紅棗蓮子加蜜餞,甜甜蜜蜜好運連;杏仁肉團和桂圓,幸幸福福樂團圓;臘八粥我送給你,愿你快樂每一天!臘八節快樂!
9. 臘八粥,好溫暖,讓你冬天不再寒;臘八粥,很甘甜,愿你好運福連綿;臘八粥,真新鮮,朋友情誼永不變;臘八節到了,送你臘八粥,祝你天天開心!
10. 臘八粥溫馨時分:我用思念燃起祝福的小瓷爐,加入好運熬成一碗臘八粥,希望你喝下后,開心快樂永相伴,平安健康繞身邊。
11. 你知道嗎?臘八節在中國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而“臘八粥”又稱“佛粥”傳說喝了會長壽,被保佑,臘八節快到了,別忘喝臘八粥噢。
12. 菩薩對你笑,說要你快樂;玉帝看著你,說要你幸福;閻王遠離你,說要你長壽。我走近你,說要你幸福快樂健康一輩子!臘八快樂!
13. 臘八到來喜事多,闔家團員幸福多;心情愉快朋友多,身體健康快樂多;一切順利福氣多,來年吉祥生意多;祝愿您好事多!多!多!
14. 臘八節日好!衷心祝福你,上帝保佑你,真主關心你,菩薩愛護你!你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花天酒地,黃金遍地!
15. 又是一年臘月來到,祝你來年大旺,前程似錦,吉星高照,財運亨通,合家歡樂,飛黃騰達,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幸福美滿,官運亨通,美夢連連!臘八節快樂!
16. 如果你冷,我將你擁入懷中;如果你憂,我替你擦去淚痕;如果你愛我,我要向全世界廣播……我只想給你我真實的愛!
17. 我代表地方,代表邊疆,還有廣大的電線樁樁,春天的白菜邦邦,夏天的西瓜秧秧,秋天的菠菜湯湯,冬天的篾簍子筐筐提前向您致以親切的問候:祝臘八節快樂!
18. 人流中擦肩而過.是十年修來的緣.相互對視是百年的緣.彼此交流是千年的緣.成為朋友是萬年的緣.能為您祝福是萬萬年的緣.
19. 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不能得到的,更要珍惜;屬于自己的,不要放棄;已經失去的,留作記憶!臘八節請勿忘我!
20. 值此臘八來臨之際,祝您:大財、小財、意外財,財源滾滾;親情、友情、愛情,情情如意;官運、財運、桃花運,運運亨通;愛人、親人、友人,人人平安。
21. 思念的路,漫漫無邊;雨后的虹,美麗瞬間;空中的云,隨風飄散,心中的舟,以愛為帆;無星的夜,有燈為伴;沒見到你,只有思念!臘八節想你
22. 臘八節到了,我用幸運米,開心果,美麗豆,發財棗,美滿仁,如意蜜,健康糖,無憂水做一碗臘八粥送給你,愿你每天都快樂!
23. 先上一個菜,祝你有人愛;再上一碗湯,身體永健康;又來一杯酒,金錢天天有;再來一碗飯,親情永相伴。臘八快樂!
24. 想念的話,說也說不完,關懷的心,永遠不改變。一串真摯的祝福,一個不平凡的心意,趁著臘八的到來,衷心地祝愿你新年快樂!
25. 聚喜馬拉雅之陽光,攏天涯海角之清風,拮岡底斯山之祝福,吸比爾蓋茨之財氣,作為禮物送給你,臘八節快樂!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12
“臘八節”吃“臘八粥”的風俗,由來已久,自從人類進入農業社會后就開始興起。古時的“臘”是祭祀的意思,遠在商周時代,我國就有連天地、神靈、祖先一起祭祀的習慣,把這種綜合祭祀,叫做“合祭”。這種祭祀,表達了古代人一種樸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動,意思是說:一年到頭了,能得到豐農足食,該感謝神靈啊!于是就選擇臘月初八這一天,煮上—鍋“臘八粥”,借以祭奠神靈,慶祝豐收,預祝來年的更大豐收。
這就形成了臘八節吃臘八粥的風俗。臘八節在傳承過程中,又有一個傳說,說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臘月初八這一天,吃了放羊姑娘用蘋果糯米團子煮的粥,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后世信佛的人,每到臘月初八這天,就念經吃粥,這樣就給臘八節增添了宗教色彩。不管怎么說,人們吃臘八粥,都是以慶祝豐收為內容的。
“臘八粥”確實能體現出農業大豐收,因為它是用各種米(江米、黃米、白米、高梁米等),各種豆(大豆、云豆、豇豆等),各種干果(大棗、栗子、杏仁、花生、核桃、桂元肉等)和豆腐、肉類混合成的一種粥,這種粥集中地反映出了農業大豐收的成果。關中一帶及附近一些地區的群眾,都十分重視“臘八節”。
但縣與縣、鄉與鄉、村與村之間,又各有不同的講究。富平縣的農家,這一天喜歡釀酒,名曰“臘腳”;長安縣的古風俗,這一天要煮肉糜,拋灑在花木之上,謂之“不歇枝”;乾縣、禮泉一帶,講究臘八節要給老人送粥,女兒家要請新女婿吃粥;鳳翔一帶則是用黃米和八種豆子,加上油鹽做一頓臘八燜飯;銅川地區的農村,在這天還流傳著為童男剃頭理發的習慣。凡此種種,自有不同情趣。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13
1、《庚子臘月五日》
【唐】司空圖
復道朝延火,嚴城夜漲塵。
驊騮思故第,鸚鵡失佳人。
禁漏虛傳點,妖星不振辰。
何當回萬乘,重睹玉京春。
2《臘前月季》
【唐】楊萬里
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
一尖已剝胭脂筆,四破猶包翡翠茸。
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來喜作新年看,忘卻今晨是冬季。
3、《唐辰臘八日大雪二首》
【唐】張耒
東州逢臘雪,卻憶竟陵梅。
客路人方遠,天涯雁欲回。
遙憐檐外白,還點砌邊苔。
久是無人過,誰知照酒杯。
4、《奉酬辛大夫喜湖南臘月連日降雪見示之作》
【唐】劉長卿
長沙耆舊拜旌麾,喜見江潭積雪時。
柳絮三冬先北地,梅花一夜遍南枝。
初開窗閣寒光滿,欲掩軍城暮色遲。
閭里何人不相慶,萬家同唱郢中詞。
5、《瑞鷓鴣·詠紅梅》
【宋】晏殊
越娥紅淚泣朝云。越梅從此學妖顰。
臘月初頭、庾嶺繁開后,特染妍華贈世人。
前溪昨夜深深雪,朱顏不掩天真。
何時驛使西歸,寄與相思客,一枝新。報道江南別樣春。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14
1.累了,請將心靠岸;錯了,別想到后愧;苦了,才懂得滿足;傷了,才明白堅強;醉了,才知道難忘;笑了,才體會美麗;悶了,臘八節就找我聊聊!
2.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馬上就要過年了,為了你能準時回家,建議你提前買車票,還站在那傻看短信笑什么,還不快去買票,要是回不來,我就畫個圈圈詛咒你。
3.月亮是詩,星空是畫,愿所有的幸福伴隨你;問候是春,關心是夏,愿所有的朋友真心待你;溫柔是秋,浪漫是冬,愿所有的快樂跟隨你。
4.臘八時節熬稀飯,心里就想把你見;紅棗蓮子加蜜餞,甜甜蜜蜜好運連;杏仁肉團和桂圓,幸幸福福樂團圓;臘八粥成送給你,愿你快樂每一天!臘八節快樂!
5.喝了臘八粥,心情爽朗無煩憂;喝了臘八粥,事業愛情雙豐收;喝了臘八粥,神佛保佑增福壽;喝了臘八粥,幸福美滿年年有!臘八節到了,別忘了喝粥哦~
6.一份真誠,勝過千兩黃金;一心溫暖,能抗風雪嚴寒;一聲問候,飽含誠摯祝福;一條短信,捎去我萬般心意!今天臘八,祝你節日快樂!
7.月光很美,比不上朋友的安慰;星星很美,比不上朋友的點綴;夜空很美,比不上友情的珍貴。愿你天天有快樂相伴,夜夜有好夢相隨……,天氣變涼,愿你安康;工作雖忙,愿心情飛揚!臘八節快樂哦!
8.臘八就喝臘八粥,喝了臘八粥,心情舒爽無煩憂;喝了臘八粥,愛情甜蜜人長久;喝了臘八粥,身康體健活高壽;喝了臘八粥,開心美滿樂悠悠,喝了臘八粥,幸福快樂天天有!
9.臘八到了,我用團團圓圓的大鍋,煮上甜甜蜜蜜的生活卿卿我我的愛情真真正正的友情親親熱熱的親情溫溫暖暖的關心開開心心的笑容勤勤懇懇的工作幸幸福福的家庭,合成一碗香甜的臘八粥,祝臘八節快樂!
10.勺勺如意糖,粒粒福運米,顆顆溫馨豆,份份健康果,濃濃祝福心,點點關懷意,滴滴友情水,烈烈幸福火,煮出一碗美美香香的臘八粥,祝你臘八快樂!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15
臘八節前一天或當天,民間有驅儺除疫的風俗。這就不能不談到一個具有廣泛性的文化現象:中國的儺文化。
中國的儺文化,已經形成一個專門的學術領域,可以說,就這一話題展開討論,一本書都是不夠的。中國儺文化內涵極其豐富、多元和復雜,形態千變萬化,傳統文化很多現象,都與中國的儺文化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只是我們熟視而不知罷了。比如二郎神、關公崇拜、社火、角抵戲、面具藝術、藥王崇拜、桃花崇拜、鍾馗等等,皆可以歸入儺文化系統之中。我國的儺文化既悠久又面臨著極大的生存困境,很多儺文化形態已瀕臨滅絕,我國已將儺文化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專門研究儺文化的學者指出,儺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多種民俗和多種藝術相融合的文化形態,包括儺儀、儺俗、儺歌、儺舞、儺戲、儺藝等項目。其表層目的是驅鬼逐疫、除災呈祥,而內涵則是通過各種儀式活動達到陰陽調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壽年豐、國富民強和天下太平。目前,它仍活躍或殘存于漢族和20多個少數民族的廣大地區,涉及到二十四五個省、自治區。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16
1、《臘節》
【北齊】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2、《大臘》
【晉】裴秀
日躔星記,大呂司晨。
玄象改次,庶眾更新。
歲事告成,八臘報勤。
告成伊何,年豐物阜。
豐裎孝祀,介茲萬祜。
報勤伊何,農功是歸。
穆穆我后,務蕾蒸黎。
宣力菑畝,沾體暴肌。
飲饗清祀,四方來綏。
充仞郊甸,鱗集京師。
交錯貿遷,紛葩相追。
摻袂成幕,連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
有肴如林,有貨如山。
率土同歡,和氣來臻。
祥風協調,降祉白天。
方隅清謐,嘉祚日廷。
與民優游,享壽萬年。
3、《臘日》
【晉】陶淵明
風雪送馀運,無妨時已和。
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
我唱爾言得,酒中適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4、《臘月八日于剡縣石城寺禮拜》
【唐】孟浩然
石壁開金像,香山倚鐵圍。
下生彌勒見,回向一心歸。
竹柏禪庭古,樓臺世界稀。
夕嵐增氣色,馀照發光輝。
5、《臘月村田樂府十首其八分歲詞》
【宋】范成大
質明奉祠今古同,吳儂用昏蓋土風。
禮成廢徹夜未艾,飲福之馀即分歲。
地爐火軟蒼術香,饤盤果餌如蜂房。
就中脆餳專節物,四座齒頰鏘冰霜。
小兒但喜新年至,頭角長成添意氣。
老翁把杯心茫然,增年翻是減吾年。
荊釵勸酒仍祝愿,但愿尊前且強健。
君看今歲舊交親,大有人無此杯分。
老翁飲罷笑撚須,明朝重來醉屠蘇。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17
祖輩傳承文化粥,溫暖情意涌心頭。吃了健康御寒冷,聞到濃香不愿走。內涵豐富寓意多,平安吉祥鬼邪憂。五谷豐登風雨順,健康幸福四方游。愿臘八節更陽剛!
一碗臘八粥熱氣騰騰,一縷香氣是思念,一縷熱氣是惦念,一縷甜蜜是纏綿,一分黏稠是陪伴,一分好看是寬容,一分醇厚是永遠。我的親,臘八粥是我的心,喝了暖你的心。臘八快樂哦。
臘八節,在我的“粥”密安排下,快樂任你“粥”轉,好運繞你“粥”圍,健康不費“粥”折,平安陪你“粥”旋,成功對你“粥”到,幸福保你“粥”全!
吉祥入伙了,快樂加盟了;平安入駐了,健康傾心了;美好光臨了,財運亨通了;幸福甜蜜了,好運無窮了。臘八了,愿你八面玲瓏,事事如意!
臘八添件新衣裳吧:開心的里子,快樂的面子,充實的芯子,畫上紅的關愛的格子,描上粉的感恩的點子。穿上照照善良的鏡子,您一定笑得美得像個孩子。祝福臘八節快樂。
臘八節,送你一碗“短信臘八粥”,精選健康之米,幸福紅豆,平安桂圓,快樂紅棗,混加我的祝福制成,愿你節日快樂,天天開心!
數九寒天臘八節,家家煮粥傳統日。八仙過海各顯能,五花八門品種多。辣汁葷粥最多見,香辣可口西北漢。能防寒冷驅病魔,強身健體逞英豪。愿臘節精爽!
燈火點點比星亮,爐火紅紅煮粥忙。辣粥紅紅香四溢,吃了體健病不患。親朋好友都來嘗,一生平安不怕寒。修心養性積善德,吃齋念佛濟世先。愿你臘八節日笑樂天!
收集臘八飯的元氣,攜帶臘八蒜的朝氣。凝聚臘八粥的福氣,搜羅臘八節的喜氣,統統伴著短信送給你,祝你幸福無邊,好運無限。臘八節快樂。
祝福的話已經很多了,問候的信也發了不少了,臘八節馬上又要到了,想想還是發條短信最實在了,祝你臘八節健康,快樂,好運,開心,幸福每一天!
臘八節了,飯要吃得飽飽的,衣要穿的暖暖的,富裕要逐步的,小康要全面的。問候是真心的,祝福是誠懇的,你要答應我過的好好的,健康幸福的。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18
1、《南歌子·黃州臘八日飲懷民小閣》
【宋】蘇軾
衛霍元勛后,韋平外族賢。
吹笙只合在緱山。
閑駕彩鸞歸去、趁新年。
烘暖燒香閣,輕寒浴佛天。
他時一醉畫堂前。
莫忘故人憔悴、*邊。
賞析:這一年的臘八,蘇軾在黃州,他在一個小閣子里取暖喝酒,在這樣寒冷的天氣里,他醉在畫堂前。心中還想著,不要忘記有一位故人憔悴衰老在江邊。此時的蘇軾,心情應該還是苦悶的吧。
2、《臘八危家餉粥有感》
【南宋】趙萬年
襄陽城外漲胡塵,矢石叢中未死身。
不為主人供粥餉,爭知臘八是今辰。
賞析:趙萬年是南宋的抗金將領,開禧二年(1206年)冬,金兵渡江南下,以20萬大軍圍襄陽城。時襄陽城守軍僅萬余,強敵壓境,宣招司官員相繼逃遁。趙萬年修造武器,儲備糧食,帶領城中士卒死守襄陽城。從開禧二年(1206年)十一月到次年二月,襄陽城被圍九十多天,他以萬余守卒,抗金人二十萬大軍,城得以全,圍得以解。
這一年的臘八,襄陽城外還在進行著激烈的戰斗,在激烈的戰斗中,詩人幸得生還。如果不是他人端來了臘八粥,他還不知道今天是臘八節。了了數語,激烈的戰斗從容而述,詩人的樂觀與從容可見一斑。
3、《臘八日懷圣仆》
【明】葛一龍
懷君八日語,五見十年中。
險阻貧兼病,西南北又東。
兩鄉侈各健,一粥喜遙同。
木末臨清曉,應披看雪紅。
賞析:圣仆可能是詩人的親友,在臘八這一天,他懷念圣仆。十年中只見了五次面,因為貧病交加,而且四處奔走,都不在一處。雖然兩人天各一方,但慶幸的身體都還健康,正逢臘八節,兩人相隔遙遠,但都在同喝臘八粥。等天亮了,你應該會披著衣服去看雪中的梅花了。值此佳節,雖不能與友人相會,但能同時喝碗臘八粥,賞賞梅雪,也是幸事了。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19
今天是臘八節,媽媽說臘八節是要喝臘八粥的。于是我吵著媽媽說我要學做臘八粥。無奈媽媽只得教我了。
首先我們去超市買了原料:大米50克,黃小米50克,粘黃米50克,糯米50克,秫米(粘高粱米)50克,紅小豆100克,蓮子100克,桂圓100克花生米100克,栗子100克,小紅棗100克,白糖適量。
然后我們開始做臘八粥了1、先將蓮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沒,再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約1小時,蒸熟取出備用。2、將桂圓去掉皮、核,只要肉;將栗子剝掉殼及衣。3、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然后把秫米、紅小豆、花生米、小紅棗洗干凈倒入鍋內煮,待煮成半熟時,再將大米、黃小米、粘黃米、糯米洗干凈倒入鍋內一起煮,待鍋開后,再用微火煮。將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時,把蒸熟的蓮子倒入粥內攪拌均勻,開鍋后再煮一會移下火來,盛入清潔消毒的鍋內,撒上白糖。
雖然現在超市里有很多粥賣,但是我覺得喝自己做的臘八粥特別的美味。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20
在我的家鄉冀南一帶不僅有到臘月初八喝臘八粥的習慣,更有腌制臘八蒜的風俗。
說起臘八蒜,當地流行這樣的說法,說早年我們這做生意的人很多,每年到年底這上門要帳是很磨不開面子的事。有一個精明的生意人,靈機一動,在臘八這天,就腌制了很多小罐子的蒜,到年底要帳時,帶上一小罐子臘八蒜,來到欠帳人的家里,問問過年缺什么?短什么?就是不提要帳的事情,臨了,掏出小罐子,說,要過年了,也沒什么帶的,帶了罐臘八蒜,過年好好吃頓餃子。因為“蒜”與“算”同音,欠帳人自然想到大家也是辛苦了一年了,也到了該算帳的時候了,于是就主動算了帳。此事一傳十,十傳百,就盛行開來。然而這臘八蒜延續到今天,已淡去了原本要帳的意義,取而代之的則是為春節的喜慶氣氛增添的喜慶色彩。
小時候,到了臘八這天,吃了臘八粥之后,就會在母親的召喚下,圍坐在母親身邊,高興地剝著蒜,因為在我幼小的心里,知道這腌了臘八蒜,就意味著要過年了,又能放鞭炮,穿新衣,吃餃子了。
我的母親在腌蒜時,先是洗好壇子,然后把剝了皮的蒜放進去,再倒上醋,蓋上壇子蓋,用泥巴封嚴,放到一個角落里,最后和我們說,必須到年三十晚上才能開壇。到了三十晚上,打開壇子,一股蒜的清香立刻溢滿整個屋子,辣中有香,香中有酸,酸中有辣,那特別的香氣,讓人直流口水。再看那蒜,個個綠的像玉石,白中帶綠,綠中吐翠,咬開一個,仔細看,原來那綠色的春天早已來到了蒜的內心,只等人間春來早了。我曾問過母親,這腌的蒜為什么必須在年三十才能打開呢?母親說:“傻孩子,大年五更柜子抽屜都不能開,打開蒜壇子財氣不是更跑了嗎?”這時我才明白,這壇子里有母親對新的一年美好期望呢!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21
1、臘梅臘八都是臘,天天飄蕩節日的香郁,稀粥濃粥都是粥,粥粥洋溢著我的祝愿,書信短信都是信,信信代表著我的心意!節日開心,祝福給你!
2、臘八節里臘八粥,送你一碗情意濃,里面有:健康香米、富貴杏仁、平安核桃、甜蜜紅棗、幸福綠豆、長壽花生、成功蓮子、團圓葡萄,給你一年八種好滋味!
3、臘八節到情綿綿,親朋好友相聚歡。動手煮粥笑聲遠,味道鮮美健康伴。碗凈粥光情溫暖,逍遙快樂賽神仙。生活幸福又美滿,短信送來家平安。祝臘八節快樂!
4、拿(臘)一顆真心,寫八個祝愿:幸福長長安,快樂永呈現,輝煌來見面,吉祥身邊伴,順利纏纏纏,安康美不完,和美不斷線,舒心如愿歡;送給臘八節的你,祝你順心如愿,團團圓圓,美好心歡!
5、一顆二顆臘八豆,顆顆如元寶金燦燦,一瓣二瓣臘八蒜,瓣瓣似翡翠綠瑩瑩,一口二口臘八酒,口口舒心情暖洋洋,一次二次臘八節,次次送祝福情深深,愿你臘八節開心快樂!祝你這一年幸福美滿!
6、臘八祝你:事業如紅牛,生活有七喜,愛情鮮橙多,遇事碰可樂,心情飲雪碧,天天哇哈哈,月月高了高,年年喜之郎!幸福人生美年達!祝你臘八好心情,好生活,好幸福!
7、臘八喝粥不喝酒,配料選取有講究,五谷雜糧齊上陣,花生栗棗與果仁,微火燉爛添紅糖,八色香粥勝大補,勸君多喝兩碗粥,健康平安長長久!
8、臘八粥,朋友與你同濟共舟,臘八粥,朋友與你共盡夜晝,臘八粥,朋友,祝你周周發財,快樂精彩。
9、不知道今年的臘八節你好不好,我的情況可不妙。只覺得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腦子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嗡嗡的都是你——你想我嗎?
10、‘臘八’‘拿把’快樂歡,臘八節來送祝愿:拿把快樂永如愿,拿把順利來陪伴,拿把健康與你纏,拿把鴻運祝連連,拿把美好再呈現;臘八節愿你:拿出氣勢一手攬,把享幸福一生安!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22
大凡北方人都愛喝粥,炒上三兩個菜,熬上一鍋粥,再吃些鏝頭、花卷、大餅之類的主食,這樣的一頓飯,對剛從外面出差的人來說,最是能找到家的感覺。
說到粥,便不能不提藥粥。春夏秋冬,季節變幻,人的身體也會隨著天氣變化而有所不適,你盡可隨著時光流轉去吃各種時令粥。
春季陽氣生發,萬物萌生,你可以今天吃紅棗粥,明天吃首烏粥,后天吃山藥粥,再后天吃蘿卜粳米粥,只要你不嫌麻煩;炎炎夏日,暑熱悶濕,用梨、冬瓜、絲瓜、西瓜皮、薏苡仁等做粥,自會讓你食欲大增,暑氣盡消;秋季燥邪侵襲,在煮粥時,適當加入梨、蘿卜、粟子、芝麻等藥食,起到和胃健脾、潤肺生津、養陰清燥之功效;冬季么,還有點遠呢,你先備下些枸杞、龍眼、胡桃便是了。
當然,吃粥還是不加帶味的中藥為妙,假如天天吃飯如吃藥,還不如等病了將罪集中起來受幾天,好在上面提到的入粥皆好吃,你盡可敞開胃吃。
鮮花也可入粥。南方多梅花,不妨將梅花花瓣與粳米同煮,保你神清氣爽;三月桃花爛漫,五月月季吐香,六月百合盛開,七月荷花亭亭,九月菊花清麗,當是入食的好時節,或曬干研末,或切開成條,加蜂蜜或白糖與米同煮,那味道,嬉,不說了。一年吃下來,四大美女看見你也要學阿拉伯女子,拿塊布遮面了。
有專門賣粥的,名曰粥屋。簡單干凈,種類達十多種。放著音樂,一碗粥,一份小咸菜,經濟又爽口。
以前天天盼著臘八。上大學時一到那天如果不早起,便吃不上飯。如果趕巧在家,母親會早早起來熬,那香味,讓貪睡的我會一咕嚕爬起來。現在為人母了,雖常有早上來不及做,去外面吃的舉動,但到那天,可是一定要早起做臘八粥的。
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呵,吃了這么多年的臘八粥,管它保佑不保佑,反正臘八吃粥的習慣是改不掉的。
昨晚睡前本是想著泡上豆子的,睡到早上5點半,忽然醒來想起忘泡了,趕緊起來洗豆下鍋,又瞇了會,然后洗漱,炒菜。
我這一鍋粥,放了小米、大米、薏米、綠豆、蓮子、紅棗、麥仁、花生仁、黑豆、姜豆等十來種,還沒打開鍋,那香味已經溢滿了我的小屋。
清晨,因了這粥香而愈發迷人了。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23
在我的家鄉,每年的農歷十二月初八,即臘八節,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就是用八種當年收獲的新鮮糧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而我們家鄉的人卻喜歡吃咸味臘八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卜、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月初八早上,天剛蒙蒙亮,人們就趕快起床熬粥。粥熬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飯,而是先將熬好的粥喂給棗樹,將棗樹樹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誠地把粥抹在樹痕上,這就算是棗樹把飯吃掉了。人們這樣做的原因,據老人們講,原來我們這個地區的棗樹原都不結果,人們都不愿意種棗樹。棗神見人們都不尊敬她,便變成一個老太婆來到人間。她在離村不遠的地方畫了一片果園,滿園棗樹,紅棗滿枝。人們摘下一嘗,又酸又甜,好吃極了,就紛紛跑到管理棗樹的老太婆那里討教。老太婆告訴大家,只要每年臘月初八給棗樹喂頓米飯,棗樹就會結果。人們按照她說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樹上都結出了紅棗。這不過是一個傳說而已,其實這里面包含著許多科學道理:在棗樹上砍些口子,可以調節棗樹的營養增長,阻止養分向地下輸送,好集中力量供應地上部分,從而保證了果實的營養需求。至于把粥抹在樹痕上,其實不過是一種保護傷口愈合的土辦法罷了。
直到現在,家鄉的有些地方還保留有臘月初八讓棗樹吃米飯的風俗。當地流傳有這樣一句民謠:“臘八棗樹吃米飯,棗兒結得干連蛋。”“干連蛋”,是家鄉的土語,意即棗樹碩果累累,果稠個大。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24
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于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后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了。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干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臘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余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臘八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還有悼念亡國、寄托哀思。
精選關于臘八節的優秀作文 篇25
一大清早,天還蒙蒙亮的時候,我在被窩里就聞到了一股香噴噴的味道,好像是花生?是排骨?還是……聞著香味,我趕緊起床,看到媽媽正在忙前忙后,我只好自己去尋找香味的來源。
餐桌上,媽媽已放了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看上去就很誘人:綠色的粥,里面有黑米、薏米、排骨、青菜、桂圓、黃豆、綠豆和大豆。我急忙呈一勺往嘴里送,哇!好燙!不過味道又香又鮮!黑米和薏米很軟,黃豆很有嚼勁,排骨的香味最是濃烈。
媽媽看我吃得正香,就問我臘八粥的來歷。臘八也有來歷?我怎么答不上來?沒辦法,我只好自己找答案,終于看到了一個有關臘八粥的來歷:原來,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生活極為艱苦。一天,他到一戶人家偷東西吃,結果被抓住了,還被關在一間破屋子里。朱元璋餓的前胸貼后背。他四下找東西吃。結果,他以外的在老鼠洞的旁邊發現了玉米、大豆、綠豆等物。他用這些東西洗干凈后煮成了一鍋粥。味道非常棒。當了皇帝之后,朱元璋就把這粥賜名‘臘八粥’。從此以后,每年的臘月初八,每人都要吃‘臘八粥’,也就把這一天稱為‘臘八節’。
今年的臘八節我不僅享用了美味的臘八粥,還學到了知識,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