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臘八節作文300字范文(精選18篇)
初中臘八節作文300字范文 篇1
一年一次的臘八節又到了。昨天晚上,媽媽就準備了紅豆、綠豆、花生、香米、黑米、紅薯、桂圓、蓮子、大棗還有冰糖和葡..
一年一次的臘八節又到了。昨天晚上,媽媽就準備了紅豆、綠豆、花生、香米、黑米、紅薯、桂圓、蓮子、大棗還有冰糖和葡萄干,等明天早上做八寶粥。
今天一大早,媽媽就把不容易煮爛的東西泡在鍋里先煮,過了會兒,把剩下的食物一起放在鍋里,怕胡在鍋底邊不停的攪拌著并笑著說;臘八臘八,凍掉下巴。今天不吃臘八粥會把你的小下巴凍掉的。”伴隨著攪拌,八寶粥香甜的美味鉆到了我的鼻子。大約過了快兩個小時吧,粥終于做好了。媽媽說;“開飯嘍。’我趕緊跑到鍋前一看,粥變了黑色的了,看上去粘稠粘稠的,我饞的口水快流了下來。媽媽給我盛了一碗,我邊吹趕著熱氣邊拿起小勺抿了一小口,嗯,香香的,甜甜的,黏黏的,還有點酸甜的味道,真好吃,不小心掉桌子上了一點,想也沒想就捏起來放到了嘴里。我邊吃邊夸獎著媽媽;"哇,老媽,今天您做的八寶粥真是太好吃,比賣的還好吃哩。今天吃了八寶飯,就是天氣再冷,我也不怕凍掉下巴了。"媽媽聽了大笑起來,說;“光知道吃,你也不感謝宋朝的皇帝朱元璋,要不是以前的這一天臘月初八,他因為給財主放牛,牛受傷了,被財主罰的幾天吃不到飯,餓的在老鼠洞里掏些豆谷類熬成粥填肚子,傳到了民間才有了八寶粥,今天誰會想到這樣做著這么好吃的粥?”我聽了,就笑著大聲的說;“謝謝你了宋朝的皇帝,你發明的八寶飯太好吃了。”說完我和媽媽笑成了一團。
初中臘八節作文300字范文 篇2
記得小時候,每逢臘月初八日,母親總會早早地熬好一鍋臘八粥,然后拿過那帶藍邊的粗瓷碗,盛給我們一人一碗。那時僅靠父親每月微薄的工資維持一大家子,生活拮據,于是,這粥只有米和幾種雜豆,可是,當粥熬熟的那一刻,滿屋豆香。每次喝下這碗粥,我心里覺得特暖和、特踏實。
光陰荏苒,近年,每至此日,在距我童年住的辛寺胡同只有兩站地的雍和宮又是一番景象。但見紅墻黃瓦的大院內熙熙攘攘,空氣中彌漫著粥香,人們手捧著一碗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喝著、交談著,充滿了溫情,和煦的陽光映照著張張幸福的笑臉。
初中臘八節作文300字范文 篇3
懷念母親的臘八粥國人什么時候開始喝臘八粥,現在無稽可考,敢肯定沒有兩千年歷史。臘八粥是漢地人的風俗,起源于佛教,因此也叫“佛粥”。
距今兩千五百五十五年,佛誕生在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父親凈飯王,母親摩耶夫人,自己是太子。感于人類對生老病死的苦惱,二十九歲出家,隱居雪山修道。起初每日食一麻麥,瘦得前心貼到后背。由于如如不動,鳥兒在蓬亂的頭上筑巢。越六年,未得道。起身到尼連禪河洗去了身上多年的塵垢。遇到牧牛女蘇耶妲,牧女以牛奶和腐爛粥供養。不久太子面色紅潤,身體康健。于是跌坐菩提樹下發愿,若不成佛,將不起此座。是夜,清風和煦,繁星閃爍。黎明時分,太子仰頭剎那,望啟明星豁然開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腐爛粥,就是雜糧放在一塊熬的粥。東漢永平年間佛教自阿富汗傳入中國后,逐漸國內也興起了“臘八粥”的風俗。喝臘八粥,一來紀念佛的成道,二來也祈求自己未來成佛的愿望,或者說希望得到佛的哀佑。
我的母親沒上過學,連自己的名字也不認識,每年的臘八粥總會按時熬就的。那時家里窮,無非用的是大米小米蘿卜白菜之類。熬一大鍋。弟兄姐姐好幾個,吃的很香。母親說臘八粥是團圓飯,全家人都應該吃。有年二哥不在家,母親把粥盛一大碗珍藏起來,春節時哥哥回來了,母親看著哥哥把粥吃了。
母親去世多年了,哥哥姐姐都相繼成家,全家人再也沒機會圍著鍋喝香噴噴的粥了。身處江南,這里家家戶戶都喝臘八粥。單位的食堂也給職工煮粥喝。明天早晨我端碗時候,碗里盛的不僅是古老的傳統文化,而且也是久久懷戀漸行漸遠的親情。
初中臘八節作文300字范文 篇4
臘八節的由來有兩個傳說。一說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前進山修行,十二月初八這天因饑餓勞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發現,用大米粥救活,使他大徹大悟,得道成佛。一說,明朝皇帝朱元璋小時給財主放牛,因牛腿摔斷被財主關在一間屋子里,3天沒給飯吃,他饑餓難忍,到處搜尋,終于發現了一個老鼠洞,從中挖掘出豆、谷等各種糧食,煮成粥食用,覺得非常香甜。
后來朱元璋做了皇帝,想起小時候吃那頓粥的味道,就命太監用各種糧食煮了一鍋糖粥,歡宴群臣,后朝中文武百官爭相效仿并傳入民間,遂成了一種節日習俗。因朱元璋吃糖粥的日子是臘月初八,所以這粥也就叫“臘八粥”了。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并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并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后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
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干,積一年的余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壽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初中臘八節作文300字范文 篇5
時間可過得真快,想去年的臘八,我還呆在學校里準備考試呢,呵呵。
今天又到臘八節,可惜好多天天被工作和生活搞的暈頭轉向如我的人是記不清這些日子的。一早起來,我用高壓鍋做了小米粥,煮了雞蛋,這才跑到網上,這也算一種統籌安排時間的方法吧,做飯上網兩不誤。看到有關于臘八的來歷,教做臘八粥之類的帖子,這才恍然,原來是臘八啊。
曾經,我也很喜歡喝臘八粥。母親用紅棗、花生、大米、核桃仁、栗子、綠豆、紅豆之類加上白糖熬成的熱騰騰的粥在我眼里曾經是不可多得的美食,當然,并不需要在臘八,平常也可以吃得到,但是要看母親有沒有時間,有沒有心情。每當母親說要熬臘八粥了,那我會開心的幫母親剝栗子、花生等等,還熱心的盡可能湊著八種原料,回想起來,吃臘八粥是一件很麻煩很熱鬧的事。
今天又到臘八節,我希望所以的人都能夠過一個快樂的臘八節。
初中臘八節作文300字范文 篇6
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漢族傳統的臘八節,這天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獲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為甜味粥。而中原地區的許多農家卻喜歡吃臘八咸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卜、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系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于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后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日。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成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說文》載:“冬至后三戍日臘祭百神。”可見,冬至后第三個戍日曾是臘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臘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何故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荊楚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于菩提樹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為了紀念而始興“佛成道節”。中國信徒出自虔誠,遂與“臘日”融合,方成“臘八節”,并同樣舉行隆重的儀禮活動。
初中臘八節作文300字范文 篇7
農歷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俗稱"過臘八"。
臘八節的由來有兩個傳說。一說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前進山修行.十二月初八這天因饑餓勞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發現,用大米粥救活,使他大徹大悟.得道成佛。一說,明朝皇帝朱元璋小時給財主放牛,因牛腿摔斷被財主關在一間屋子里,3天沒給飯吃,他饑餓難忍.到處搜尋.終于發現了一個老鼠洞,從中挖掘出豆、谷等各種糧食,煮成粥食用,覺得非常香甜。后來朱元璋做了皇帝,想起小時候吃那頓粥的味道,就命太監用各種糧食煮了一鍋糖粥,歡宴群臣,后朝中文武百官爭相效仿并傳入民間,遂成了一種節日習俗。因朱元璋吃糖粥的日子是臘月初八,所以這粥也就?quot;臘八粥'了。青島地區崇信后一種傳說。
即墨做臘八粥除各種米類、豆類湊足8樣外,還必須加上棗和栗子,寓意"早(棗)下力(栗)氣",求得來年豐收。
萊西、即墨等地都忌諱婦女在娘家過臘八,臘八前婦女們都要回到婆家去.直到大年初三。實際上是因為臘八一過,媳婦們都該回婆家推磨、壓碾,做過年的準備工作了。
過去.農村孩子上私塾,過了臘八就開始放假了。所以俗語說:"吃了臘八棗,背起書包往家跑。"或說:"過了臘八,不怕啦!"指不用再挨私塾先生的板子了。
初中臘八節作文300字范文 篇8
今天是臘八節了,每年的這一天我都過得很快樂。
先問問好朋友們和八寶粥了么?很香吧?呵呵。誰沒喝我請你喝哦~家里今天煮了一大鍋呢!
早上我們和爸爸媽媽出去玩了,做了好長時間的車,有點不適應,(我們本來就有點暈車呢,哎!)一到家就躺到了床上。早上想出去拍點pp,但是因為某些原因,一張也沒照成,反正景色也不怎么好,冬天一點綠色也沒有。
因為在早上出去玩之前,媽媽就買好了做八寶粥的材料了,提前先泡在了水里,媽媽說這樣煮的快。所以,中午一到家,就可以煮上喝了。
臘八節吃的就是豐富!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紅燒肉呢~孩子們一般都喜歡吃肉吧!爸爸媽媽可不要說他們哦,因為都在長身體,吃的好是關鍵呢!
因為作業在昨天就寫完了,今天就只背背書就行了。我費了好長時間才把英語的10篇口語作文背下來,也不需要死記,只是為下星期三的英語口語考試做準備,沒次我們都是滿分,這次也要加油哦!
初中臘八節作文300字范文 篇9
商店里的紅福字天天盼望著有主人來領它回家,眼看都臘八節了,它決定自己出門尋找它的主人。
它來到街上,見一個印著“銅陵日報小記者”的背包拉鏈沒有完全拉上,便趁機跳了進去。
“咚咚鏘……”一陣歡樂的鑼鼓聲,它使勁探出小腦袋往外看,只見“安徽老家酒業第xx屆臘八打酒節”幾個字,院里高高掛起的紅燈籠和一排排整齊的釀酒缸,像是歡迎前來的打酒人和小記者們!
紅福字跟著小記者先后參觀了藏酒閣、釀酒坊。原來白酒是由大米、糯米、高粱等五谷雜糧經過一道道復雜的工藝釀造而成,一縷縷流淌的白酒散發出醉人的香味。參觀完酒廠,老師向大家介紹有關臘八節習俗。臘八節這天吃臘八粥、泡臘八蒜,除了吃喝,還有寫春聯、剪窗花、繪年畫等傳統活動。
小記者們各個身懷絕技。瞧,他們有的在認真地給年畫涂色,有的在專心致志地寫對聯,還有的在冥思苦想剪個什么樣的窗花。紅福字邊悠閑地觀看邊品嘗香甜的臘八粥,看著一幅幅完成的作品,紅福字突然眼前一亮,哇,這里還有我的同胞福字啊!
“這里有勤勞的人們、傳統的釀造工藝、濃郁的酒香,還有我的姊妹。在這過年我該多幸福啊。”想到這,紅福字一拍大腿說:“對,就這么愉快地決定了!”
初中臘八節作文300字范文 篇10
你們誰知道臘八粥是用什么組成的嗎?我知道,是用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棗等煮制的,有的還加進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白糖、紅糖、葡萄等作點綴,使臘八粥更精細可口。
我還知道關于臘八節的傳說:佛祖迦牟尼原來是印度的一個王子,他后來出家修道。一次他來到一條河邊,因饑餓勞累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五谷雜糧和野果熬成粥,一口口喂他。釋迦牟尼得救后,覺得這粥十分香甜可口。他在河里洗了個澡,然后坐在菩提樹下修行,在農歷臘月初八這天得道成佛后,佛教徒們把這一天叫做“成行節”。每年的這一天,寺廟僧侶就舉行誦經活動,并仿效牧羊女用五谷和果子煮粥敬佛。這個習俗慢慢傳到民間,就成了臘八節,把這一天煮的粥叫做臘八粥。關于臘八節的來歷,我省民間還有一個傳說。從前有一個叫臘八的人,他自幼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習慣。后來他成家娶了媳婦,這媳婦和臘八一樣好吃懶做。臘八的父母去世時,教育他們要勤勞勞動,勤儉度日。可是他們沒聽父母的話,還是不喂雞,不種田。這樣坐吃山空,沒多久,就把父母留下來的糧食吃光了。
到了臘月初八這天,鍋里沒米,灶下無柴,臘兩口兒只好把囤底掃了掃。湊了一些雜七雜八的糧食,煮了一鍋粥。在這寒冬臘月,他們后悔沒聽父母的話。為了記取臘八的教訓,以后人們每逢這天就煮雜糧粥,以勉自己勤勞簡樸過日子。現在,河北民間仍然保留這一節日風俗。人們吃臘八粥,不再是供佛,而成了個單純的節日風俗。
初中臘八節作文300字范文 篇11
驀然間,年關迫近,臘八節已到跟前。
每年農歷臘月初八這一天,就是臘八節,俗稱“臘八”。據說臘八是祈求豐收和寄望吉祥的節日。
臘八節就要吃臘八粥,這是中國的傳統,大概南北相差無幾。
熬制臘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物產而有不同,但為了配合“初八”日,應混合八樣東西而煮食。
話雖如此,但也不一定非得八樣東西混合才可,可多可少,無非圖個意。這也充分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寬容與調適性。
任何缺乏包容和變通的文化注定不能長久。
據說吃臘八粥的意義在于驅寒充饑,祛疫迎祥。說來也是,凜凜寒冬吃一碗高營養高熱量的臘八粥,身暖心也暖;同時,臘八過后就正式掀起了備年貨、迎新春的序幕。
暫且不去管吃臘八粥這一習俗的起因究竟為哪般。依我看,臘八粥起碼增添了節日的氣氛,表達了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情思。
猶清楚的記得幼年時吃臘八粥的有趣情景——吃粥前,按照大人的叮囑,必先去喂樹,寓意著來年枝繁葉茂,碩果累累。這體現了中國老百姓心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很樸實。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如今我過臘八節已沒什么講究了,稀里糊涂不經意的就過了,沒有把它特別當回事。這樣子也不光我,如今國人除了中秋、清明、端午、春節,對其它傳統節日都相當的淡漠了。
主要是這些年生活好起來、好太多了,過節了,大家通常去吃一頓大餐,狂吃海喝的,還有幾人愿意將“臘八粥”這類蘊含傳統文化深意的“廉價食品”放在心頭!
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隔閡愈來愈遠,這令人無比的憂患。我們既要與時俱進,也要把根留住。
臘八到了,新春佳節觸手可及。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在生命中的每一天,快樂幸福!
初中臘八節作文300字范文 篇12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對于冬天而言,最冷的便是大寒這個氣節。吃臘八粥便是這個節氣特有的習俗。古時每逢農歷十二月初八,為了歡慶豐收,祭祀祖先和神靈,民間流傳吃“臘八粥”或“臘八飯”的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臘八粥是一種用多種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燕京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開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
冬天,我最開心的事就是吃臘八粥。每次到了這個節氣,媽媽都會和外婆一起去超市里買各種米、各色的豆子和佐料。把采購的各類食物倒進紫砂煲里,再倒入一大瓶的水,用筷子攪勻,將紫砂煲調至自動煮粥的模式,一夜煮到天明。隔天起床,便能聞到撲鼻的香氣,那是一種攝人心魂的谷米香。盛在碗里,紅的、紫的、黑的、白的……可謂是五顏六色。大的、小的、胖的、瘦的、可謂是各型各態,看著就非常有食欲。一口下去,紅豆沙軟、蓮子清香、小米飽滿、黃米軟糯……各種食物的美好都被收入口中。當然,如果能吃到桂圓的話,就可謂是一級棒了。每次,外婆和媽媽就只放三只桂圓,家里總共有六個人,所以能吃到一只桂圓就是福中增福了。
這就是我們家大寒節氣的習俗——吃臘八粥。想到那迷人的味道,我就忍不住口水真冒。“吃臘八粥啦!”“來嘞!”屋里回蕩著我和外婆的聲音……
初中臘八節作文300字范文 篇13
今天是臘八節,俗稱“臘八”,漢族傳統節日,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泡臘八蒜的風俗。在河南等地,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日食俗。臘八是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后來東漢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
今天早上,和我那調皮的表弟一玩玩電腦。家里有5臺電腦,我們倆一人一臺,玩著“我的世界”聯機。我們倆從上午的10點半一直玩到了下午的4點半。玩了好久好久,眼都花了。我們剛想去休息休息眼睛的時候,爸媽下班回家了。他們倆來不及換衣服就把我們倆從床上拽起來了。我倆大喊:“干嘛!”爸媽說:“今天是臘八節,我們要去爺爺奶奶家去過節。到了爺爺奶奶家,爸媽去忙活,我們還是去玩電腦去了。
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奶奶端上了所謂的”臘八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卜、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好美味啊,我和表弟才嘗了一口變情不自禁的叫了起來。
一家人在一起快快樂樂的度過了一個難忘的”臘八節“,真想多一些這樣的節日,這樣我們一家人就可以團團圓圓了!
初中臘八節作文300字范文 篇14
相關記載
文獻記載與“臘”相關的古俗。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古時我國一些地方有臘祭的習俗,臘祭的對象,則是祖先以及五位家神(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
應劭《風俗通》云:“《禮傳》: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其起源甚早,《禮記·郊特牲》記載:“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史記·補三皇本紀》也說:“炎帝神農氏以其初為田事,故為蠟祭,以報天地”。夏代稱臘日祭為“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蠟”,漢代改為“臘”。關于臘祭,古書多有記載:“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村人并擊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土以逐疫”。
祭祀的對象凡八:先嗇神神農、司嗇神后稷、農神田官之神、郵表畦神始創田間廬舍、開路、劃疆界之人、貓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溝、昆蟲神。先秦時臘祭日期并不固定,漢后臘祭日在冬至后第三個戌日,據說在南北朝以后逐漸固定在臘月初八。到了唐宋,此節又被蒙上神佛色彩。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初中臘八節作文300字范文 篇15
臘八節佛教說法
佛教的釋迦牟尼,本名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年輕時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為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他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麥一麻。后來發現一味苦行并非解脫之道,于是放棄苦行下山。這時一位牧女見到他虛弱不堪,便熬乳糜(奶與谷物共煮而成)供養他。釋迦牟尼的體力由此恢復,隨后于菩提樹下入定七日,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六年苦難,也為了紀念佛祖在農歷的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吃雜拌粥作為紀念,所以說臘八節是從古印度傳入中國的,臘八也就成了佛祖的成道日。
佛教傳入我國后,各地興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動也隨之盛行起來,尤其是到了臘月初八,祭祀釋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舉行誦經,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獻一種“乳糜”之物的傳說程式,煮粥敬佛。這便是臘八粥的來歷。
初中臘八節作文300字范文 篇16
臘八粥又被稱為八寶粥、五味粥等。臘八粥的味道很甜,喝起來很香,滾燙地喝下去,仿佛五臟六腑都被給清洗了一遍。以前古代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要煮臘八粥喝,還包括文武大臣和皇上、皇后、皇子都要喝呢!
它的配料是:黏高粱米,紅小豆,大棗,花生,蕓豆,豆角豆,黑豆,百合。做法:將配料放在一起,在爐子上小火熬制2~3個小時。
關于這個臘八粥還有好多種說法呢!
傳說“百家飯祭岳飛”就是其中之一,傳說:岳飛堅持抗金,但卻被*臣秦檜誣陷,朝廷連下十二道金牌召他進京。岳飛無奈,只得急急班師,但半路上供給不足,沿途百姓聽說后紛紛送上粥飯,岳飛一行人在路上都吃用這些粥飯混合煮的粥,他們稱之為“百家飯”,因為這些吃的粥飯都是好多老百姓送的,數都數不清。這一天正巧是臘月初八。岳飛被害后,人們為紀念他,在每年臘月的初八這天熬“百家飯”,也稱“臘八粥”。
第二種傳說是: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后經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
初中臘八節作文300字范文 篇17
臘八節古詩詞閱讀
1、《臘八》
作者:清·夏仁虎
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
詩中描寫道,臘八一到,民間家家戶戶都要煮臘八粥吃,而朝廷乃當世活佛,他也要到雍和宮煮粥奉佛并賜大臣、諸王、宮妃等。據文獻記載,清代雍和宮有四口煮粥的大鍋,鍋的直徑為二米,深一米五,可容米數擔。熬粥時,第一鍋粥是奉佛的,第二鍋粥是賜給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鍋粥是賜給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鍋粥是賜給喇嘛的。
2、《臘日》
作者:唐·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詩中看出,往年的臘日天氣還很冷,溫暖離人還很遙遠。而當年臘日氣候溫和,冰凍全消。詩人高興之余準備辭朝還家,縱酒狂飲歡度良宵,但此時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對他的恩澤,不能隨便走開。
3、《大臘》
作者:晉·裴秀
日躔星記,大呂司晨。玄象改次,庶眾更新。歲事告成,八臘報勤。告成伊何,年豐物阜。豐裎孝祀,介茲萬祜。報勤伊何,農功是歸。穆穆我后,務蕾蒸黎。宣力菑畝,沾體暴肌。飲饗清祀,四方來綏。充仞郊甸,鱗集京師。交錯貿遷,紛葩相追。摻袂成幕,連衽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貨如山。率土同歡,和氣來臻。祥風協調,降祉白天。方隅清謐,嘉祚日廷。與民優游,享壽萬年。
詩中描述了古代臘祭時,祭祀百神,向百神報告“年豐物阜”的好年景,感謝百神保佑萬事成功的場景。
4、《臘節》
作者:北齊·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寫出了寒凝大地、數九隆冬時節,人們在桌上擺上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謝百神的福佑,抒發久已宿居于心中的敬神之情。
初中臘八節作文300字范文 篇18
我時時盼望著臘八節的到來,因為只要臘八節一到,奶奶就會熬一大鍋臘八粥,供我們一家人吃。
臘八節吃臘八粥還有一段傳說哩!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年輕時,生活很貧窮,有一次被捕入牢房,在牢房中吃盡了苦頭。一天,朱元璋無意中從一個老鼠洞中挖出了許多雜糧,他如獲至寶,把挖出來的雜糧放到破鍋里熬了一鍋粥,美美地吃了一頓。后來,他當上了明朝的皇帝,整天好吃好喝,可他總是想起在牢房中吃得那一鍋粥,那一天正好是臘月初八。于是,他宣告天下,每年臘八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粥,所以臘八節吃臘八粥的習俗流傳至今。
做臘八粥需要各種材料,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
材料準備好了,奶奶半夜三更就起床,我也會貓在被窩里興致勃勃地看奶奶做臘八粥。奶奶打開高壓鍋把試先浸泡了一天的各種雜糧放進去,倒上水,熬大約1個多小時,粥熬好了,再灑上白糖。這時,我這個名副其實的小饞貓,就趕緊撲到臘八粥前吃起來,“啊!這粥真是香氣濃郁、甜而不膩、柔軟爽口啊!”我邊吃邊贊嘆著,一家人也都圍上來,你一口我一口地吃起來。一瞬間,溫暖流通我的心頭。
每次想起奶奶做的臘八粥,我這只小饞貓就要掉口水了!每次想起那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吃臘八粥的場面,我就想每天都過臘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