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也叫什么
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tǒng),一些地區(qū)有喝臘八粥的習(xí)俗。你知道臘八粥的別稱嗎?今天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特意準(zhǔn)備了一些臘八粥的別稱資料,希望你能喜歡。
臘八粥的別稱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jié)用由多種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中國漢族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fēng)俗。在河南,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jì)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jié)日食俗!堆嗑q時記·臘八粥》:“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臘八粥和臘八飯一樣,是古代蠟祭的遺存。《祀記·郊特牲》說蠟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diào)和千靈之意。
臘八粥簡介
夏歷十二月初八,中國漢族地區(qū)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fēng)俗。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臘八粥和臘八飯一樣,是古代蠟祭的遺存!鹅胗·郊特牲》說蠟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diào)和千靈之意。臘八粥又和中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文化和美食文化結(jié)合,稱為養(yǎng)生佳品。后來隨著佛教的流行,臘日和釋迦牟尼成道日融合,臘八粥也常被附會說成是來自于印度。
臘八粥做法
制作原料:用料多種多樣,沒有定規(guī),可根據(jù)各地的習(xí)慣、各人的愛好和條件而定,凡五谷雜糧均可。在中國北方人們常用小米、赤豆、蜜棗、黃豆、米仁、桂圓、蓮子、胡桃、松子煮成,其味香甜,可暢胃氣、生津液。而在中國南方,人們則喜歡用白果、花生、蓮子、紅棗、板栗等,加上姜桂等調(diào)味品,摻在糯米中煮成咸味粥,溫暖滋補,可以祛寒。
做法:粳米25克,糯米50克,麥仁米25克,玉米25克,薏仁米25克,葛仙米50克,飯豆100克,白蓮子50克,白云豆50克,小棗100克,大棗10枚,杏仁25克,核桃仁25克,栗子25克,花生仁25克,蜜桂花50克,紅糖100克。
制作方法:將大白云豆提前(最好頭一天晚上泡,第二天用)泡發(fā)至胖大;白蓮子用熱水漲發(fā),去綠色芯,同白云豆先下入煮鍋煮20分鐘,再加入大米、糯米、麥仁、葛仙米、小棗及飯豆,栗子去掉硬殼和內(nèi)衣。將上述原料洗凈,放入鍋中,加入足夠的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慢煮40分鐘,至粥稠豆糯、棗爛時止。 粥熟后加蜜桂花、紅糖(或先將紅糖煮成糖汁,加在粥中)拌勻即成。
特點:黏糯滑軟,香甜可口,營養(yǎng)豐富,易于消化。年邁體弱者食此粥有利于恢復(fù)健康。不論哪種臘八粥,都有暖肚、潤腸、補脾、清肺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