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為人處世:如何同不同性情的人相處
在生活中,有一種現象:因為性情不同而導致“不合群”,“急性”人與“疲沓”人難湊一起,“快人快語”者和“老成持重”者湊不到一起,“文質彬彬”的人同“龍驤虎步”的人難聚首一處。這對生活、工作和交際都是一種不利因素。那么,怎樣才能跟不同性情的人“合群”呢?
一、要樹立平等觀念
所謂“合群”,就是與他人通過心理上的相容而保持平等的交往和相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合得來”。因此,要想跟人“合群”,首先要能夠平等待人,不要有等級觀念。倘若你覺得他們粗俗、缺乏修養、文化層次低,看不起他們,在任何場合都不與他們接觸,這便是不平等的心理在作怪,那樣只會導致相互間的隔閡和對立。事實上,一個看不起別人的人,也一定會被人看不起,甚至遭人唾棄。所以,當你不喜歡他人的生活方式或習慣時,最好是尊重他們并平等相待,切不要鄙視,不要認為與比自己身份低的人交往有失體面。其實,“布衣之交”最貼心、最牢靠,也對自己最有益處。
二、要學會對對方感興趣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夫·阿德勒曾經說過:“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他一生中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最大。”事實正是如此,一個你不感興趣的人,是不會跟他“合群”的。因為不感興趣就會導致感情疏遠,感情一旦疏遠就會產生隔閡,有了隔閡便會格格不入,這樣就會使你越來越受到孤立,你就會失掉別人對你的關心和幫助,成為一個無關緊要的孤家寡人。因此,要擺脫孤獨,與人“合群”,就要學會真誠地對人感興趣,要從一些生活小節上表現出對別人的極大熱情和關注。譬如,要留心觀察對方的生活和工作情況,看有無需要幫助的地方;要記住對方的生日,到時去道一聲“祝您生日快樂”;對方工作取得了成績或得到了提拔,別忘了道一聲“祝賀”;對方遇到不順心的事或有天災人禍,要去表示一下安慰等等。這樣在頻頻的接觸中,就會增進了解,增強相容性,對方也會覺得你時刻把他放在心上而對你產生感激心理,并主動與你接觸。
三、要對人表現出寬容
《孔子家語》中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也就是說:一條清澈見底的河流,常常不會有魚蝦來繁殖;人太苛察了,求全責備,就無人與之交往。往往一個心地純真、修養頗高的人卻容易產生缺乏容人雅量的不足,因為自己道德自律嚴,便由己及人,對別人的短處和缺點就難以容忍。倘若過于孤芳自賞、自命清高就難于跟人“合群”,事業也會隨之遭受挫折。
四、要善于尊重和理解對方
“理解能博萬人心”。在人際交往中,理解是交際的基礎,只有相互間的充分理解,才能彼此心心相印、情投意合。當然,理解是建立于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缺乏尊重就談不上理解,甚至產生曲解。
尊重別人,首先是尊重別人的意見。能直言規過者,可謂諍友。能當面提意見是相互理解和信任的表現,只有真正的朋友,才會放言無忌。所以,在交往中要善于聽取對方意見,互相取長補短,只有這樣才能使交道越打越厚。其次,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是自幼養成的,是受家庭的教育和周圍環境的影響而潛移默化的結果。生活習慣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很難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對社會和他人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它只是由各自不同的性情決定的。一般來講,什么樣的性情,就會養成什么樣的生活習慣。所以,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就等于尊重別人的人格。古往今來,沒有一個人能夠同曾經侮辱過自己人格的人“打得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