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論文的寫作格式
。2)插圖
、賵D包括示意圖、曲線圖、照片圖等。
、趫D要求大小比例適中' 粗細均勻' 數字清晰' 照片黑白對比分明。與表一樣圖也要隨文字放' 先見文字' 后見圖。
③每幅圖都要有圖序和圖題' 通常寫在圖的下方。圖題要有自明性。
(3)結果處理時要尊重事實' 要求結果中的數據精確完整、可靠無誤,同時要注意不應忽視偶然發生的現象和數據。
。4)藥物的臨床療效研究結果,要注意交待與藥物有關的全部信息' 如療效、毒副作用及注意事項等。
4.討論 討論是結果的邏輯延伸,是全文的綜合、判斷、推理' 從感性提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 也是作者充分運用自已對該領域所掌握的知識' 聯系本課題的實踐' 提出新見解、闡明新觀點之處。
。1)討論應從結果出發' 緊扣題目' 不宜離題發揮。具體地說應對本實驗所觀察到的結果' 分析其理論和實踐意義' 能否證實有關假說的正確性' 找出結果中的內在規律' 與自己過去的或其他作者的結果及其理論解釋進行比較' 分析異同及其可能原因' 根據自己的或參考別人的材料提出新見解。
。2)討論中應該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正確地分析和評價自己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處和教訓' 例如本研究所用方法是否有局限性等; 提出今后研究方向及本結果可能的推廣應用的設想' 這往往對讀者的思路有所啟發。
(3)篇幅較長的討論' 應分項目編寫' 每個項目應集中論述一個中心內容'并冠以序碼。討論的中心內容應與正文各部分' 特別是結果部分相呼應。討論中不應過細重復以上各部分的數據。
。4)為體現討論的客觀性' 寫作時一般采用第三人稱語氣。
。5)討論切忌寫成文獻綜述,更不應簡單地重復實驗結果,而是從理論上有選擇地對研究結果進行分析、比較、解釋、推理' 對主要問題' 特別是本研究創新、獨到之處加以充分發揮,提出新的假說' 揭示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七.致謝 凡不具備前述作者資格' 但對本研究作過指導、幫助的人或機構'均應加以感謝,但必須得到被致謝人的同意后才能署其姓名。致謝一般單獨成段'放在正文的后面。
八.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要求引用作者親自閱讀過的、最主要的文獻' 包括公開發表的出版物、專利及其他有關檔案資料' 內部講義及未發表的著作不宜作為參考文獻著錄。
1.論文所列參考文獻一般不超過10條' 綜述不超過30條。
2.文內標注法: 著錄時按文中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 直接引用作者全文的' 文獻序號置于作者姓氏右上角方括號內。
3.文獻序號作正文敘述的直接補語時' 應與正文同號的數字并排' 不用上角碼標注。如: 實驗方法見文獻〔2〕或據文獻〔2〕報道。
4.著錄格式
(1)雜志: 序號(頂格). 作者' 文章名,刊物名' 年、卷(期)、起始頁碼。如:劉康' 季暉' 李紹平等. 三種大鼠骨質疏松模型的比較.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1998' 4(4):13~18
。2)書: 序號(頂格) 著者,書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訖頁碼。如:徐叔云,卞如濂,陳修主編. 藥理實驗方法學 第三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 911~916
5.著錄規則
。1)作者: 3名或少于3名者全部寫出' 并用逗號分隔' 3名以上寫前3人的姓名' 后加“等”或“etal”。集體作者要寫全稱。
。2)刊名: 中文均寫全稱' 外文縮寫可按美國醫學索引《indermedicus》的格式。
(3)版次(本): 第一版不標注' 其它版次用阿拉伯數著錄。如“第2版”'“2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