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論文的格式
4)結果的討論 對結果進行討論,目的在于闡述結果的意義,說明與前人所得結果不同的原因,根據研究結果繼續闡發作者自己的見解。 寫作要點是:解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說明成果的意義,指出自己的成果與前人研究成果或觀點的異同,討論尚未定論之處和相反的結果,提出研究的方向和問題。最主要的是突出新發現、新發明,說明研究結果的必然性或偶然性。 論文正文的寫作必須做到實事求是、客觀真切、準確完備。合乎邏輯、層次分明、簡練可讀。
具體要求有如下幾點: (1)論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2)事實準確,數據準確,計算準確,語言準確; (3)內容豐富,文字簡練,避免重復、繁瑣; (4)條理清楚,邏輯性強,表達形式與內容相適應; (5)不泄密,對需保密的資料應作技術處理。
正文寫作時主要注意下述2點: (l)抓住基本觀點。正文部分乃至整篇論文總是以作者的基本觀點為軸線,要用材料(事實或數據)說明觀點,形成材料與觀點的統一。觀點不是作者頭腦里固有的或主觀臆造的,正確的觀點來自客觀實際,來自對反映客觀事物特征的材料的歸納、概括和總結。在基本觀點上,對新發現的問題要詳盡分析和闡述,若不能深入,也要嚴密論證,否則得不出正確的、有價值的結論,說服不了讀者,更不會為讀者所接受;而對一般性的問題只需作簡明扼要的敘述,對與基本觀點不相干的問題則完全不要費筆墨,哪怕只有一句一字。 (2)注重準確性,即科學性。對科學技術論文特別強調科學性,要貫串在論文的始終,正文部分對科學性的要求則更加突出。寫作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絕不能弄虛作假,也不能粗心大意。數據的采集、記錄、整理、表達等都不應出現技術性錯誤。敘述事實,介紹情況,分析、論證和討論問題時,遣詞造句要準確,力求避免含混不清,模棱兩可,詞不達意。給出的式子、數據、圖表,以及文字、符號等都要準確無誤,不能出現任何細小的疏漏。
7 結論 科技論文一般在正文后面要有結論。結論是實驗、觀測結果和理論分析的邏輯發展,是將實驗、觀測得到的數據、結果,經過判斷、推理、歸納等邏輯分析過程而得到的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是整篇論文的總論點。讀者閱讀論文的習慣一般是首先看題名,其次是看摘要,再次看結論,讀完結論后才考慮這篇論文是否有閱讀價值,決定是否看全文。結論既是能引起讀者閱讀興趣的重要內容,又是文獻工作者作摘要的重要依據,因此,寫好論文的結論很重要。結論的內容主要包括:研究結果說明了什么問題,得出了什么規律,解決了什么實際問題或理論問題;對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了哪些補充、修改和證實,有什么創新;本文研究的領域內還有哪些尚待解決的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基本思路和關鍵。 對結論部分寫作的要求是:
1)應做到準確、完整、明確、精練。結論要有事實、有根據,用語斬釘截鐵,數據準確可靠,不能含糊其辭、模棱兩可。
2)在判斷、推理時不能離開實驗、觀測結果,不作無根據或不合邏輯的推理和結論。
3)結論不是實驗、觀測結果的再現,也不是文中各段的小結的簡單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