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記敘文寫作技巧
近年來考場作文多采用“三自”原則,即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自選,每年各省的中、高考作文中誕生了不少的優秀作文甚至滿分作文,為各界人士交口贊譽。但在那些高考滿分作文以外的大部分考生作文中,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考生把“文體自選”兌現成了“文體自創”。當然,真能夠創造一種新穎的文體那倒是一件可喜之事,可惜的是我們看到的不少數量的考卷屬于“四不象”文體,寫出的多是一些“散體文”、“雜交文”。記敘文是學生從小學三年級起步學寫作文時就開始練習的文體,應該是一般考生最能得心應手的文體。然而,很多高考記敘類作文,記事不知事件經過,難懂來龍去脈;寫人讓人難見其人,更別說凸現人物形象。其實,生活中那么多活生生的人,各具千秋的形象,只要我們細細觀察,藝術再現,作文就可以寫得極具個性神韻。下邊我們來談談人物描寫的一些基本技巧,以期對你寫作記敘文有實際的幫助。
(一)以形傳神寫肖象
果戈里說:“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鑰匙”,肖像刻畫一般來說,是刻畫人物不可缺少的。肖像主要指人的容貌、神情、姿態、衣飾等方面。形神兼備的肖像刻畫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內心世界,表現出時代的特征;結合情節的發展,還能顯示人物的命運。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肖像刻畫更要以形寫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有的同學平時不太留心觀察他人,提起筆來作文時,就全是些陳詞濫腔兒,美人都是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都是瓜子臉兒,柳葉兒眉;寫壞人則離不開尖嘴猴腮,賊眉鼠眼,滿臉橫肉……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更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要把人物寫活,寫真,謹小慎微須寫出他有別于他人的個性來。先看下邊的例子:
“我吃了一嚇,趕忙抬起頭,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誰?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出“豆腐西施楊二嫂”。魯迅先生從頭到腳卻又不平均用力,突出其最富特征的部分,使這個被人世的污水弄臟,可鄙又可憐的女市民形象浮雕般地冒現在讀者的面前。使春成為典型,成為唯一的人。可見,要寫好人物肖像,就“要練習我們的眼睛善于觀察人的動作、態度和表情”(艾蕪語)。下邊舉例介紹幾種基本的肖像描寫方法,以待啟發。
1、從作者觀察的角度寫
“果真紅衣人,振袖傾鬟,亭亭拈帶。望見生人,遍室張皇。”(蒲松齡《聊齋志異·辛十四娘》)短短數語,把一個絕色少女的溫柔、深情、差澀以至于手足無措的神情舉止描繪得形象生動。
“三仙姑卻和大家不同,雖然已經四十五歲,卻偏愛當個老來俏,小鞋上仍要繡花,褲腿上仍要鑲邊,頂門上的頭發脫光了,用黑手帕蓋起來,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臉上的皺紋,看起來好像驢糞蛋上下了霜。”(趙樹理《小二黑結婚》禿了頂的老婆子的滑稽打扮,寄寓了作者辛辣嘲諷。)
2、從其他人物觀察的角度寫
“龐統入見孫權。施禮畢,權見其人濃眼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