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調整移民方案批復范文(通用5篇)
同意調整移民方案批復范文 篇1
郴州市移民局:
你局《關于桂東縣20xx年度后扶基金項目計劃變更的請示》(郴移〔20xx〕7號)收悉。經研究,現批復如下:
一、同意桂東縣20xx年度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基金項目計劃中安排的普樂鄉堡下村安全飲水項目調整為桂東縣橋頭鄉百果河堤工程項目,總投資為5萬元。
二、根據《湖南省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規劃實施管理辦法》(湘移發〔20xx〕5號)關于“采取項目扶持方式的,所確定的項目須經村組大多數移民同意”的規定,此次計劃項目調整,應符合移民意愿,并將其錄入項目檔案。
三、請你局督促指導桂東縣移民局嚴格按照此批復精神,認真組織項目實施。
湖南省水庫移民開發管理局
20xx年9月10日
同意調整移民方案批復范文 篇2
梅山鎮縣政府:
你鎮《關于要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的報告》收悉。經縣xx屆人民政府第42次常務會議研究,同意你鎮區劃調整的結果。
一、基本情況
新組建的新河社區的行政區劃由原新河村、原金寨師范、金都華城、水岸春天、柳樹新村組成,總面積8.9平方公里,下轄23個居民組、2031戶、7464人(其中原新河村19個居民組730戶3150人;原金寨師范1個居民組76戶235人;金都華城1個居民組337戶1158人;水岸春天1個居民組668戶20xx人;柳樹新村1個居民組220戶896人)。
二、辦公場所
辦公地點設在原金寨師范實驗樓,共10間4層,總建筑面積1100平方米,辦公大樓前設有公共活動廣場。新河社區辦公區域合理,各項功能配置齊全。設有為民服務中心、會議室、檔案室、文化宣教室、社區警務室、留守兒童活動室、計生協會生活之家、人口學校、志愿者活動室、健康生活室、群眾生活驛站、日間照料中心、多功能活動室等。
三、組織機構
合并后的新河社區黨組織由梅山鎮黨委負責組建,社區居委會設立籌備委員會,待新一屆社區換屆時,按程序選舉產生新一屆社區居委會成員。
同意對相關社區轄區調整。紅村社區的行政區域為:史河西岸接古柳巷接麻埠路接娛樂巷以北至金寨縣人民醫院。青山社區的行政區域為:史河西岸接古柳巷接麻埠路接娛樂巷以南至金寨電站賓館。潭灣社區的行政區域為史河東岸至大龔嶺公路道班到3號橋頭以東地區。
同意對潭灣社區居民組進行適當調整,即撤消潭灣社區原渡口、冷庫、物資、紙二、農配等五個居民組,新設金江一組(含A1、A2、A3、A5、A6);金江二組(A7、A8、A9及欣鑫家園);金江三組(B1、B2、B5、B7);金江四組(含B3、B6、B8、B11);金江五組(B9、B10、C1、C2);增設翡翠城、香江名座、鎂樹公館居民組。
區劃調整過程中,鎮政府要加強領導,做好思想工作,確保工作不斷,秩序不亂,人心不散和社會穩定。
此復
20xx年12月22日
同意調整移民方案批復范文 篇3
涪陵區人民政府:
你區《關于調整涪陵區長江防護大堤移民安置規劃的請示》(涪陵府文[20xx]38號)收悉。現批復如下:
一、鑒于涪陵區城市總體規劃正在修編,長江防護大堤片區的功能和用地規模、條件發生了變化,片區內不宜再安排居住用地,市政府原則同意你區將原規劃在防護大堤片區安置的1.1萬移民調整到其他遷建小區安置。其中,調整到董家灣小區安置0.6萬人,順江小區安置0.5萬人。其余0.8萬移民實行貨幣補償安置或就地安置。
二、你區必須切實做好被調整單位和移民的思想工作,妥善安排遷建單位和居民的建房用地,配套完善移民小區的基礎設施,切實做好移民穩定安置工作,確保城市移民整體穩定。
三、按照移民資金與移民任務“雙包干”的原則和移民資金使用管理規定,防護大堤片區的移民調整到董家灣、順江移民小區安置所需基礎設施費,由你區在城市基礎設施包干補償投資內自求平衡。今后,上級批準新增的舊城功能恢復投資要用于董家灣、順江移民小區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20xx年十一月九日
同意調整移民方案批復范文 篇4
XX縣曲藝家協會籌委會:
你處報來的關于成立XX縣曲藝家協會的請示及協會章程已收悉。經研究,認為符合成立協會的條件及要求,同意成立XX縣曲藝家協會。
希望協會成立后,要組織全縣廣大曲藝愛好者認真學習黨的xx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執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團結帶領全縣曲藝工作者,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敢于開拓,多出高質量的曲藝作品,多出高水平的曲藝表演人才,積極發現和培養有希望、有前途的藝術新人,努力開創曲藝工作的新局面,為繁榮曲藝創作,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動全縣文藝的大發展、大繁榮作出應有的貢獻。
同意調整移民方案批復范文 篇5
省財政廳、國稅局、地稅局
《關于調整計稅工資扣除限額的請示》(閩財稅政[20xx]48號)悉。經省政府研究,現批復如下:
一、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字[1999]258號文件的通知精神和我省實際情況,自20xx年1月1日起,我省企業計稅工資人均月扣除限額在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統一規定的800元基礎上再上浮20%,調整為960元。
二、鑒于本文執行后我省企業計稅工資人均月扣除限額均已上浮20%,達到了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最高限額,因此,省人民政府閩政[1998]6號文件對高新技術企業和臟、累、險、艱等個別特殊行業的企業計稅工資標準經批準可以在一般行業標準的基礎上提高20%的規定不再繼續執行。
三、對軟件開發企業仍按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字[1999]273號文件規定執行,即軟件開發企業實際發放的工資總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