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魯迅先生一封信(精選12篇)
致魯迅先生一封信 篇1
尊敬的魯迅先先:
您好!
我非常高興能夠給你寫這封信,我不太熟悉你的事跡,對您的故事也都略知一二。而且還學過您的幾篇課文,還看過您的一本書叫做《朝花夕拾》,不過從您的課文和文章中可以看到您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對學習的認真態度也無人能比。
我學過您的課文有很多,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魯迅的童年中百草園那里真是樂趣橫生呀,有各種各樣的游戲,動物,植物:“油羚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到蜈蚣,還有……”很像一個天堂,但現在已經消失了,真是太可惜了。還有在《藤野先生》中您為了能徹底改變中國學生的思想果斷的棄醫從文。為祖國做貢獻。和《長媽媽與山海經》中寫出了您那么的熱愛讀書,對讀書的興趣比我們班的任何一個人都要高……這些就是我對你的看法了。
魯迅先生,您是我們國家的大作家,您的話我們都記在心里。您的文章我們都讀過,很適合我們中學生讀。
魯迅先生,我今后一定多多閱讀您的文章,牢記您的教導,以您為榜樣,朝著您的目的地出發。
魯迅先生。我以前看過您的一封信。是您寫給一個大學生的回信,那種語氣是那么溫和,那么平易近人啊!
祝您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每一天。
此致
敬禮
您的讀者甄丹丹
4月5日
致魯迅先生一封信 篇2
敬愛的魯迅先生:
您好!
我是二十一世紀的一名高中生,從很早開始,我就學習了一部分您的作品。《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我領略到您對童年純真的向往,《藤野先生》讓我看到了您那顆感恩之心,《藥》又讓我體會到您對病態社會的無情批判……對于您的作品,我所汲取的不過是冰山一角。但是,在我的理解之中,您是一位憎惡黑暗,向往光明,為舊中國尋找希望的戰士!因此,我尤其敬重您的品格,您的思想,您的為人!
但是,品讀著您的文章,我越發生出些許疑問來:中國果真如您所言,黑暗之至?脆弱之至?在您看來,絕大部分的中國人,都是“愚弱的國民”,都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因此,您決定“改變他們的精神”。可是,他們果真愚不可及么?或許您會說,我是生在新時代的青年,感受不到當時社會的黑暗。有人說,上帝賜予人類兩只眼睛,一只用來發現黑暗,一直用來發現光明,而魯迅先生,僅僅只睜開了一只眼睛罷了。
在《狂人日記》中,我分明看到了另一位魯迅先生,在他眼中,大人小孩、街坊鄰居,甚至連街上的犬也是要吃人的,世界上人人都要吃人。可為何偏偏自己就不吃人了?為何偏偏自己就能夠看到事情的真相?為何偏偏自己就區別于他們之外了?于是我片面的認為,魯迅先生是一位“世人皆濁,唯我獨清。世人皆醉,唯我獨醒”的批評家,不善于發現這個世界的優點,卻又獨善其身看不到自己的缺點。魯迅先生,你有什么缺點?
我現在生活在您一生向往、為之奮斗一生的新時代,在這個時代有一大群“魯粉”。 “魯粉”是新時代的名詞,也就是您的追隨者。面對這個時代諸多的新詞,您一定會感嘆:后生可畏!這是新時代,而“魯粉”們卻活在您的世界中,并引以為豪。我想,這也是您的驕傲吧!
他們自以為秉承了您的思想,卻已走到極端:在他們眼中,這個世界連同他本身的一切都是虛假的;在他們眼中,這個世界充斥著利益;在他們眼中,一切贊美都是虛偽,批判才是思想精髓。他們說,世人皆濁唯我獨清,世人皆醉唯我獨醒。他們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們說,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他們說,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他們自命為旁觀者,卻又與自己所說的世俗等同,不過爾爾。面對這樣扭曲的追隨者,不知您是欣慰還是悲哀?
人立于世,利弊共存。這世界何來的圣人?何來的旁觀者?而我們要做的,是以一顆平常的心去對待。曾經討論作家的意義何在。有人說,只有批判才是文章創作中有思想的表現。而我認為,批判與歌頌,感動與憎惡,只要發自內心,都叫做“思想”。有人說,作家就是以筆為武器,揭露這個世界的黑暗。而我認為,作家不一點要揭露社會,只要能夠用文字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就算是好的作家。我想,這就是作家的含義。
基于對您的無比敬重,我斗膽寫這封信與您探討,所言如有不妥,敬請原諒。最后,我想用一段話結束我們的談論:這個世界并不缺乏批評家,而我們要做的是用大家都接受的方式讓事情變得更美好,了解這個世界的傷疤,然后愛它。
此致
敬禮!
一名高中生
X年X月X日
致魯迅先生一封信 篇3
尊敬的魯迅先生:
您好!
您是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您的文章不通俗易懂,但卻富有哲理。您的思想能跨越時空,及時引領人們走向成功之路。
您知道嗎,在當今,有許多人非常敬佩您,敬佩你的文章,敬佩你的精神,我也是這些人中之一。
第一次認識您是在您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那時的我對您了解甚少,對您那復雜的文章也僅僅只是一知半解而已,僅能看出這是一篇普通的回憶性散文。而如今,我再次看到這篇文章時,已能略略理解其蘊含的哲理了,雖然這點哲理很少,少到微不足道,且只能心領神會而不能言語出來,但相對于我以前來說,就是一個質的飛躍啊。
不久之后。老師向我們推薦了一本書——《朝花夕拾·吶喊》。這是您的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說集《吶喊》和一小部分雜文合并而成的一本名著。這本書里蘊含著你半生的精華,每每讀著它,我都仿佛穿越了時光來到了您所在的那個時代,親眼觀看著那時的生活。
第三次認識您是在您的散文集《野草》中的《雪》里。在這篇文章中,您已您那出色的文筆把您對黑暗現實的勇敢抗戰精神和向往光明的高尚情操譜寫在每個愛國的中國人民心中。每當我看到這文章,我就會產生一身的斗志。
現如今我們趕走了日本侵略者,并走向了富強的道路,我們已不是當初的小綿羊,而已經變成了大灰狼了。您為了使國家走向勝利的大門不惜棄醫從文的行為有了回報,您的目標實現了,相信您在另一個世界也會開心的。
祝愿您在另一個世界愉快。
此致
您的讀者:屠政
4月5日
致魯迅先生一封信 篇4
敬愛的魯迅先生:
您好!
是誰用筆來與敵人戰爭?是您——魯迅!是誰為了別人好,而從不為自己好?是您——魯迅!
不知為什么,每一次無意中提到您的時候,心中總會浮現您那為了寫作而早已枯黃的臉……我雖出生在比較和平的年代,這里雖然只有少許的戰爭,但我仍然可以感覺到您的那個年代的不公與懦弱。我不明白,為何您出生在那個戰爭頻繁的時代,也許這是命運做弄吧!我沒有您那富有文筆的才華,但我知道,其實再偉大的人,也只是一個平庸的平凡人罷了。您也想出生在一個沒有戰爭的年代里,雖然我與您不曾謀面,也是身處在兩個不同的世界中……但我從您所著作的作品中,卻絲絲地感到您也渴望自己可以不再生在戰爭的時代中。
與您相比,我不到您的千分之一。我并不想阿諛奉承,也不是對您夸大其詞,只是真實的對您說出我的感受,今天冒然的對您寫信,在此表示歉意。
這封信想必您已經在您所身處的世界里看過了,但畢竟這里才是您永遠所依賴的家呀!
此致
敬禮!
寫信人
時間
致魯迅先生一封信 篇5
敬愛的魯迅先生:
這是數十年后的一個學生懷著敬仰之情寫給你的信。我不知為何想要寫信給你,恐怕是因為你讓我懂得了一個簡單卻又深邃的道理吧。
依稀記得小時候,我無意間從雜志上翻到了一頁《題辭》,這便是我們的第一次“邂逅”。但這第一次似乎并不太美妙,因為從你瘦削的臉龐上、嚴峻的神情中,我看不到一點情趣,只有“生命的泥委棄在地面上,不生喬木,只剩野草”的沉重與冷酷。
那時,幼小的我無法理解那些晦澀的字詞,無法感受到你對祖國的一腔熱血,對黑暗腐朽統治的憤恨,對民族命運的吶喊,只覺得你不會是一個有遠大理想的人,你是一個滿腹牢騷的柔弱書生。直至長大一些,才明白我對你的理解偏差如此之大。
但終究,我沒有放下這本書,而是日益被它所吸引。“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書中的每一個字都仿佛在紙上跳躍,散發著奇特的清香……每每翻動書頁,我便仿佛回到了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黑暗的統治使人民麻木不仁,仿佛天空都蒙上了一層陰暗的鉛灰色,壓抑、恐慌。
朦朧中,我隱約看到了你忙碌的身影,你坐在狹小的書桌前奮筆疾書,用筆桿當做武器無情抨擊敵人的腐朽。同時,我也看到了你棄醫從文的決絕,看到了你對封建制度的嘲諷,你對深受其害的蕓蕓眾生的同情和憐憫……
你的每部作品都是如此膾炙人口,這其中蘊藏了太多難以言喻的情感。這深沉的懷念,這激憤的吶喊,這“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憤怒,令人的精神為之一振。你以筆為劍、以文為矢,揭開了丑惡社會的遮羞面紗,讓人性的力量得以彰顯。
雄鷹需要有搏擊長空的勇氣才能自由翱翔天際,人類亦是如此。只有擁有不畏死亡的勇氣、與黑暗勢力做斗爭的毅力,才能有美好的生活。“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不正是你一生的寫照嗎?
在以后的道路上,當疲憊偷懶、驕傲松懈時,一想到你,我的身上便憑空又多了一份力量,使我能堅持下去!感謝您,魯迅先生,讓我懂得了這樣簡單卻深邃的道理,也感謝您讓我的生命有了永恒的動力。
年月日
致魯迅先生一封信 篇6
尊敬的魯迅先生:
您好;
我知道您生活在唐代,那是一個很不容易的時代,而我生活在一個21世紀的年代,在這一千多年的距離,我想用這封信來代表我對您的仰慕之情。
我從上小學到現在初中,我們學習了很多您的詩文,其中我們學習了赤壁讓我們明白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氣。其中也包含了您借史事,以吐氣懷才不遇之感。讓我們感受到了您的感慨。
你的文采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你和李商隱工稱小李杜,不管在您出生的那個年代還是在現代,您都是當之無愧的著名詩人,我想您一定為自己和驕傲,自豪吧!我也是姓杜的,你可真是我們老杜家的傳奇啊!
我們現在的時代特別好,沒有封建,只有人人平等,以名為主,不像您那個年代,吃不飽,穿不飽。你有才卻被浪費在人間。
而我們在這個美好的時代卻不知如何享受,有良好教育。卻不好好利用只有無限的浪費。
其實,在這個社會中有許多恐怖人,我覺得還不如哪里,可這是不可能,我喜歡自由自在和你一樣。我們在這個社會比你們哪里還要恐怖,雖吃飽,穿暖,卻有一些人,總故意打破這些。
杜牧先生,我很崇拜你,我們這里有一詞,名叫“偶像”您就是我的偶像,感謝您寫了那么多好的作品,讓我們學到了許多知識。
此致
敬禮
杜曼曼
3月31日
致魯迅先生一封信 篇7
魯迅先生:
您好,吾乃一介小輩,實在無緣與你相但卻在資料上對你略知一二。今日,我想與您說上幾句話,您不會見怪吧。
首先,我喜歡您的作品,作品是那樣的抑揚頓挫,另人回味。您寫的滕野先生一文。這篇作文充分的表達出了您對滕野先生那種真摯的感情,以及要同反動派斗爭到底的決心,也顯示了魯迅先生您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我想,跟您比,我簡直弱爆了您那種憂國憂民的感情,讓我很慚愧,在家里,我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從不顧及家里人的感受。更不用考綠國家的事了。我一定要向您好好學習。
還有,我也很喜歡您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表現了魯迅先生您兒時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另我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是——“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單是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樂趣。這句話很有韻味感,展現了一幅色彩斑斕的話面。體現了魯迅先生您對百草園的喜愛。
我很好奇,您“棄醫從文”的思想是怎樣改變的?我想,應該是這樣的:您起初是懷著救國救民的愿望學醫的。但日本學生的諷刺和清國留學生的庸俗,讓您覺的應該醫治人的精神,不能醫治人的肉身,所以才棄醫從文的,對不對。
好了,不多說了,下次在回信。
祝
萬事如意!
某某某
3月29日
致魯迅先生一封信 篇8
敬愛的魯迅先生
你好
最初認識你時,我只看見你那響亮的名聲,看見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這樣的稱號,卻沒有深刻的去了解你,當我看見你的名號時只是心生一絲畏懼,對你的作品更是避之不及,但我當看見你的作品時發現你并不是我當初所了解的那樣,你原來也有不一樣的一面,雖然我只不過讀過你作品當中的一點點,也只能用簡介的文字來闡述我對你的贊揚與我對你的了解。
最初我們見面時是課文當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看見了這篇文章最讓我難忘的是你小時的調皮,雖然很多人都認為只是詆毀先生你形象的地方,而我卻認為這恰恰正是體現先生你小時候機靈,活潑的完整的體現,這篇文章是我對你最初的映象,我知道了你并不是那么的嚴肅,你也有小的時候也有這些孩子的性格與行為,只是我們沒有發現。
第二次是在老師給我們推介的《朝花夕拾·吶喊》當中看見的,那本書中有許多你的文章其中讓我映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這一課,從中我看見先生你為國效力的決心,更看到了你為了解放國人的思想而毅然決然的棄醫從文的勇氣,我可以看到你對祖國的熱愛和對解放思想的毅力,讓我更深的認識了你。
雖然我的文章有許多的漏洞,但依然希望可以通過此篇文章可以表達我對你的敬意。
致此
敬禮你的讀者;倪好
4月5日
致魯迅先生一封信 篇9
敬愛的魯迅先生:
您好!
我是二十一世紀的一個學生,懷著敬仰的情感給你寫的一封信。步入初中以來第一次開始了解您,我又通過一本書叫《朝花夕拾》開始了對你的進一步的了解。我又通過歷史書和您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 狂人日記 》了解您對封建社會的'不滿和憎恨,對于人們受封建思想而感到悲傷,您雖然不能上戰場去殺侵略者,可您也沒有放棄,您用您的筆來代替刀,您用您的筆來喚醒人們的思想,國家在前線殺敵,您在后方不離不棄的用您的筆來解放人們五千年的封建思想。
在目前我讀過您那精彩的書中我最喜歡那《朝花夕拾 》中的《藤野先生 》您恩師是讓人懷念的,特別是當你身處異國時,經常會讓你覺得孤獨。而在那時,卻有一位老師喚醒你的靈魂,給予你關愛和鼓勵。魯迅先生您從父親的病中受到了影響,從而去東京留學。他從為父親看病的中醫身上,看到了那些人的自私自利,甚至為了錢財利益,不惜草菅人命!這讓他覺得失望,從而踏上了東京留學之旅!但是,到了東京以后,他看到了那些清國留學生不務正業,醉生夢死,不顧國家民族危亡,而追逐風雅的丑陋行為!從而,您毅然離開了東京,前往仙臺,您遇到了藤野先生,這個一個生活簡樸,治學嚴謹,待人熱情誠懇,對學生嚴格要求,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的學者。您在他的教導下,看到了他工作認真負責,沒有民族偏見;從糾正解剖圖中,看到了他對學生的嚴格要求。 雖然您在他的指導下懂得了許多。但從后來的匿名信和看電影事件中,您選擇了棄醫從文這條道路!
我不僅喜歡您的作品,我也敬佩您為了國家棄醫從文的強大的毅力。
此致
敬禮!
您的后輩:王正星
20xx.4.5
致魯迅先生一封信 篇10
尊敬的先生:
您好!
很抱歉!本不應該打擾您,但自從1932年秋天上海內山書店與您匆匆一面之后,您就像刀刻一樣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難忘您的音容笑貌:面孔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而精神卻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是啊!您為了我們這些普通的老百姓夜以繼日地工作,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了,人也因為沒有好好的保養自己,而變得十分的瘦。您那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根精神拌擻地豎著,那精神是為我們老百姓而振作的。
難忘您那天對我的關愛與幫助:那天,要不是有您在,我可能就不能買到書了,也避免不了那一天在內山書店內發生的尷尬。是您讓我只用一元錢,就買到了兩本書,給了我充足的精神食糧。那天當我走出內山書店時,我真想大哭一場,因為我看到了您那瘦成竹枝似的手。今后,你可一定要好好保養身體。
感謝您給予我的精神力量,是您用那鏗鏹有力的文字帶給我們勇氣與堅強,使我們有勇氣對抗那些可惡的惡勢力,使我們才能在受盡非人的虐待時仍能昂首挺胸!
先生,未來的路還很長,這個民族需要你!這個民族的人民需要您!請您一定保重身體!
此致
敬禮!
一名普通的售票員:阿累
1936年1月1日
致魯迅先生一封信 篇11
尊敬的魯迅先生:
您好!
隨著光華流轉,歲月流逝,在這匆匆的初中三年中,您帶給了我太多,深深銘刻在我的心中。
您還記得《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嗎?正是這一幕幕清新且童真的生活片段,勾起了我童年的回憶。每當憶起它,我便仿佛穿梭在這古色古香的學堂中,吮吸著教室中傳來的陣陣甘甜,寧靜地留戀著那古色古香的眷戀與不舍。我仿佛也置身于那雜草叢生的后院,輕撫那叢叢青翠,低語著奇聞怪事。在這封存的土地之上,您是否也感受到了童稚的幸福,感受到了晚風的低吟?
您還記得那在月夜下與您刺猹偷瓜的閏土嗎?每當憶起他臉上所滿布的款款笑意嗎?每當憶起迅哥兒與閏土,我也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想起了那一陣又一陣的笑意,一幕幕幸福快樂的景象躍然于眼前。或許您也非常享受文章中的愉悅時光呢?
一步又一步地循著您的腳步追啊追,恍然間,卻如同隔世。窗外的明媚春光消失了,生機也消失了,只余下皚皚白雪。
跟著您回到了故鄉,回到了那令人魂牽夢縈的童年之地,卻發現,這一切早已不真實。我與您共候在屋中,低語著記憶中的美好,期盼著再次迎來塵封的記憶。孰知,即使擦再多次眼,卻也無法看清鄉鄰的背影了……面黃肌瘦的閏土,客套虛偽的面孔;尖酸吝嗇的楊二嫂,也再也不復當年的美貌。
看著這些逝去的記憶,您沉默著告訴了我現實的殘酷與無情,惋惜著社會的動蕩不安。也正是這些,才使您筆鋒一轉,從一位醫生儼然變為學者,理了理灰白的頭發,義正詞嚴地開始抨擊資本主義。
回翻您的文章,重溫您蕩氣回腸的思想精粹,我又再次沉浸在了《社戲》中生動精彩的表演,漫游在月黒風高下的船舶;沉浸在了《藤野先生》中專注嚴謹的致學態度與尊師重長的美德;《無常》的黒白也令我深深沉思這世間的陰陽……
是您用這質樸的語言陪伴了我三年光陰,更多的便是帶給了我關于心靈的感悟與升華。誰說一草一木不能被賦予思想?誰說一人一事不能被予以情感?在我心中,您既是一位奮發向上的民族戰士,一位聞名四海的筆者,也同時是我的良師,您用平和的文字撫平了我心中的不解與急躁。
愿我也能擁有您的嚴謹與執著,擁有您內心中不懈的民族之魂,用熱血去奮斗,去拼搏!
祝
精神不朽
敬仰永駐
2x年1月11日
致魯迅先生一封信 篇12
尊敬的魯迅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學生,平日看到了您寫的文章,心潮澎湃。我久仰您的大名,今天終于有機會跟您寫信了。
魯迅先生,您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您在一生中,留下了數以萬計的不朽詩文。累計創作二十多年。我國五四新文化以來,影響力最大的幾個作家之一。
您是文學家。一生中創作了數不清的文學巨作。但是在二十多年的時間中,不可能寫下這么多作品。曾有人問過您這個工作量的龐大。您只是說了一句:“我只不過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用在寫作上了。”沒錯,您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會有的。您用擠出的時間,創作了《朝花夕拾》《吶喊》等文學巨著。
您是思想家。許多人都知道您是個作家。但誰知道,您的本職是醫生!許多人都驚呆了!我們大名鼎鼎的魯迅先生怎么會是醫生?是這樣的,您在漫長的求醫之路上,一天看了一份報紙,然而看到了萬馬齊喑究可哀的情況,毅然棄醫從文,您手上的水筆就是您的戰刀,斬破了文學的黑暗。
您是革命家。在您三弟周建人的女兒周曄發表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有件笑談碰壁的事。您說過:您想,四周黑洞洞的,還容易碰壁嗎?這句話無情地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您革命萬丈豪情。
魯迅先生,您真偉大!
此致
敬禮!
后輩:于凱
20xx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