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省級文明單位申報材料
(4)把“以德約民”作為工作的基礎。突出愛國守法、勤儉自強和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等方面的道德教育,用道德規范來約束群眾、教育群眾。
(三)選準“以德約民”活動載體,營造“明禮誠信、尊長愛幼、團結友善、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圍。局里一是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通過創辦《財政之家》小報,宣傳道德法規,弘揚本局職工、家屬中弘揚社會公德、尊老教子、文明持家、團結鄰里等先進事跡,批評有違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的不良傾向,為文明創建奠定了思想基礎。二是在宿舍區建立了以德治理領導小組,以樓道為主健全了管理隊伍,大力開展“愛公物,比素質;講衛生,比樓區;助鄰里、比和睦”活動,是宿舍大院的環境與秩序煥然一新。三是在各家各戶開展以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為主的家庭美德建設,每月一次評比,全年進行總評表彰,使局宿舍區基本形成了環境優雅、居住舒適、生活文明、團結和睦的人居環境。先后被評為“省級花園式單位”和濟南市“綠化先進單位”。
三、把執政為民與文明創建結合起來,促進了社會穩定經濟發展。
(1)堅持權為民所用,將執政為民作為文明創建重要內容納入工作議程。自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以來,由于許多村財務管理混亂、會計賬目不清,導致基層黨群關系緊張、干群矛盾尖銳、上訪案件不斷。對此,我們將執政為民、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作為文明創建重要內容納入工作議程,出臺了《農村會計集中記賬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在全市普遍推行了農村會計集中記賬辦法。實行該辦法后,在鄉鎮 建立農村會計集中記賬服務中心,統一管理村級集體的資金、財務。定期對所管村的集體財產進行清查,按月進行會計核算。每月財務處理結束后,于次月15日前在所在村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由于該辦法抓住了老百姓關注的熱點,解決了長期影響干群關系的難點,取得顯著效果。村級財務管理逐漸走向規范化、公開化,從根本上消除了農村的亂集資、亂攤派行為,有效減輕了群眾負擔。使因村級財務造成的信訪案件減少95%以上,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該經驗在全國引起較大反響。
(2)堅持情為民所系,針對農村稅費改革后鄉鎮工資發放困難的情況,制定了《稅費改革后市對鄉鎮財政轉移支付辦法》,落實了“兩定一保”措施,確保了全市(包括鄉鎮)工資正常發放,維護了干部教師的切身利益。受到省市領導和基層干部群眾的高度評價。針對城鄉群眾的實際生活困難,想方設法協調調度資金,支持再就業工程,確保社會保障資金及時撥付,并適當增加了農村建國前老黨員、老榮復轉退軍人、困難家庭和村黨支部書記的補貼標準,受到基層群眾的普遍好評。
(三)堅持利為民所謀,促農民增收。 年,認真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積極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議,在全市免征了全部農業稅費。針對免稅后的實際問題,出臺了《關于免征農業稅及其附加后三級運轉經費實行全市統籌、監管并重的意見》,在確保市鄉村三級正常運轉的同時,使農民收入因政策性因素增收 以上。近年來因城市化建設加快,部分土地被征用,為保護失地農民的合法利益,積極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合理的補償方案,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確保了征地補償費足額發放到失地農戶手中,使農民群眾真正得到了實惠,在促進重點項目順利建設的同時,維護了社會穩定。
通過多年來的文明創建活動,全局干部職工的政治思想素質明顯提高,廉潔自律、勤政為民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機關的社會治安情況良好,自然環境面貌煥然一新。局機關連續十多年未發生刑事治安案件,沒有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現象發生,在全市全方位目標考核中,連續 年位居前列,各項工作得到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在此,茲提出成為省級文明單位的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