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電子的實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電工電子的實習心得體會 篇1
通過一個星期的電工實習,使我對電器元件及電路的連接與調試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認識,打好了日后學習電工技術課的基礎。同時實習使我獲得了自動控制電路的設計與實際連接技能,培養了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獨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養了我與其他同學的團隊合作、共同探討、共同前進的精神。
交流接觸器廣泛用作電力的開斷和控制電路。它利用主接點來開閉電路,用輔助接點來執行控制指令。主接點一般只有常開接點,而輔助接點具有兩對常開和常閉功能的接點,小型的接觸器也經常作為中間繼電器配合主電路使用。
交流接觸器的接點,由銀鎢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耐高溫燒蝕性。它的動作動力來源于交流電磁鐵,電磁鐵由兩個“山”字形的幼硅鋼片疊成,其中一個固定,在上面套上線圈,工作電壓有多種供選擇。為了使磁力穩定,鐵芯的吸合面,加上短路環。交流接觸器在失電后,依靠彈簧復位。另一半是活中間繼電器是一種特殊的接觸器(即開關)。它上面是常閉觸點,下面是常開觸點,當線圈通電后,利用電磁力使上面常閉觸點分開,下面常開觸點閉合。它用于在控制電路中傳遞中間信號。
中間繼電器的結構和原理與交流接觸器基本相同,與接觸器的主要區別在于:接觸器的主觸頭可以通過大電流,而中間繼電器的觸頭只能通過小電流。所以,它只能用于控制電路中。
在一周的實習過程中,最挑戰我動手能力的一項訓練就是連接電路。對我來說,這無疑是一門新的學問,既是一種挑戰,也使我學到了很多有使用價值的知識。這個實習是我最感興趣的`實習,因為從小我就喜歡組裝和拆卸。總結這個實習,我感覺自己有時候十分的粗心。剛開始檢測電器元件的時候,由于粗心,竟然將已損壞的元件誤檢測成為正常元件,結果導致我又重新連接線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在連接元件過程中,由于事先沒有計劃好元件之間的連接,導致接線在電路板上長距離繞行,既浪費了材料,又使電路板面顯得凌亂。但值得欣慰的是,我連接的線路的接線頭達到了老師講解時提出的“似露非露”的標準。在這個實習環節中,我明白了細心的重要性。同時也明白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還十分的不足,缺乏鍛煉,在這種情形下無法勝任以后的工作,所以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我應該努力的將理論與實際聯合起來,著重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使自己面對以后的工作時有一定的底氣與信心。
為期四周的實習很快就結束了,在這四周的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例如簡單的焊接技術,非常感謝這次的培訓,讓我學到那么多,以后我也會更加的努力。
首先,我們都拿到自己的烙鐵和工具包,練習最基本的焊接方法,一開始看老師演示的視頻,感覺挺簡單的,手就發癢,就想自己試一試,結果自己焊出的樣子卻非常難看,而且不如老師的結實。經過老師的親手指教,我發現了自己的問題,不急不躁的一步一步來,終于有點樣子了。第一次真正動手操作,我就知道了一個道理:眼高手低,看著簡單的事情真正做起來并不容易。做事要虛心,不要急躁。接下來的實習我們就要焊接自己的萬用表,我們每個人都領到一個盒子,里面裝著很多的電阻以及各種不知道干什么用的東西,一下子懵了,根本想象不出這些東西怎么會通過焊接和組裝,成為一個可以測量電壓、電流、電阻的萬用表呢?!老師首先是讓我們看演示的視頻,接下來又告訴了我們幾個注意事項以及容易出現的問題,叮囑我們不要著急,仔細認真地焊。這一次,我碰到了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烙鐵不好用,不沾錫,總是起球兒,這樣不僅焊的速度慢了好多,而且影響美觀。焊了幾個之后,我終于受不了了,便找老師來幫忙。老師幫我在電路板上摩擦了一會兒,并且告訴我以后碰到這樣的問題怎樣處理。經過老師的處理。烙鐵正常了,真的很感激各位老師的熱心幫助。焊接的這次成功,讓我很貼切的意識到一絲不茍的重要性。在工作和學習中,我們一定要一心一意,否則事倍功半,被別人甩到后面。
在我們焊接完成后,我們就要安裝了,這是比較需要技巧的一步,不僅要緊緊地卡住電路板,而且要完全吻合,否則就會出現不理想的現象,比如液晶屏顯示不穩定等。安裝好之后,我們都拿著自己的作品讓老師檢驗,心里面非常地高興,每個完成的同學臉上都洋溢著自豪的深情。
在實習的過程中,我也得到了老師們很好的教導和幫助,非常感謝你們的諄諄教誨,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會牢記老師們的教誨,更加努力做的更好。
電工電子的實習心得體會 篇2
一、實訓目的:
1、熟悉手工焊錫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維護與修理,基本掌握手工電烙鐵的焊接技術,能夠獨立的完成簡單電子產品的安裝與焊接,熟悉電子產品制作過程及主要工藝。
2、掌握電子組裝的基本技能。
3、掌握電子元器件的識別及選擇。
4、學習焊接電路板的有關知識。
5、看懂收音機的安裝圖,學會動手組裝和焊接收音機。
6、看懂充電器的安裝圖,學會動手組裝和焊接充電器。
7、了解電子產品的焊接。
二、實訓要求
1、要求學員熟悉常用電子元器件的識別,選用原則和測試方法。
2、要求學員練習和掌握正確與焊接的方法,熟悉焊接工具以及焊接材料的選擇。并了解工業生產中的電子焊接技術的發展,焊接的流程以及裝配整機的生產流程。
3、要求學員掌握收音機,充電器的裝配,焊接,調試。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對實際產品的制作,安裝,調試和檢測。
4、要求學員掌握了解電路板的基本知識,基本設計方法。
三、實訓內容
(1)焊接訓練:
元器件:電路板、導線;
工具:電烙鐵、錫線;
焊接訓練時,首先加熱電烙鐵,然后根據老師的要求焊接導線。在焊接時特別要注意錫不能太多,否則易發生短路。焊接完后再利用萬用表進行檢測。
(2)組裝收音機(略)
(3)組裝充電器(略)
四、注意事項
1、焊接的技巧和注意事項:
焊接是安裝電路的基礎,我們必須重視它的技巧和注意事項。
(1)焊錫之前應該先插上電烙鐵的插頭,給電烙鐵加熱。
(2)焊接時,焊錫與電路板、電烙鐵與電路板的夾角成45度,這樣焊錫與電烙鐵夾角成90度。
(3)焊接時,焊錫與電烙鐵接觸時間不要太長,以免焊錫過多或是造成漏錫;也不要過短,以免造成虛焊。
(4)元件的腿盡量要直,而且不要伸出太長,以1毫米為好,多余的可以剪掉。
(5)焊完時,焊錫呈圓滑的圓錐狀,而且還要有金屬光澤。
2、手工插旱元器件的原則:
先焊矮的元件,在焊稍高的,最后焊的元件以及:先焊小元件,后焊體積大的元件;焊接時錫量適中,避免漏焊虛焊和橋接等故障的發生。不必將所有的元件都插上在焊接,而是插一部分,(必須保證元件插對位置)。焊接好,并剪掉管腿。
五、實訓心得
通過一個星期的學習,我覺得自己在以下幾個方面與有收獲:
1、對電子工藝的理論有了初步的系統了解。我們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與電路元件的技巧、印制電路板圖的設計制作與工藝流程、工作原理與組成元件的作用等。這些知識不僅在課堂上有效,對以后的電子工藝課的學習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著現實意義。
2、對自己的動手能力是個很大的鍛煉。實踐出真知,縱觀古今,所有發明創造無一不是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的。沒有足夠的動手能力,就奢談在未來的科研尤其是實驗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實訓中,我鍛煉了自己動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做收音機組裝與調試時,好幾個焊盤的間距特別小,稍不留神,就焊在一起了,但是我還是完成了任務。
3、對印制電路板圖的設計實訓的感受。焊接挑戰我得動手能力,那么印制電路板圖的設計則是挑戰我的快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在我過去一直沒有接觸過印制電路板圖的前提下,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去接受、消化老師講的內容,不能不說是對我的一個極大的挑戰。
在實訓過程中,我熟悉了印制電路板的工藝流程、設計步驟和方法。可是我未能獨立完成印制電路板圖的設計,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這個實訓迫使我相信自己的知識尚不健全,動手設計能力有待提高。
兩周的實訓短暫,但卻給我以后的道路指出一條明路,那就是思考著做事,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做事的心態,也可以得到磨練,可以改變很多不良的習慣,例如:一個工位上兩個同學組裝,起初效率低,為什么呢?那就是沒有明確分工,是因為一個在做,而另一個人似乎在打雜,而且開工前,也沒有統一意見,彼此沒有應有的默契。而通過磨合,心與心的交流以及逐漸熟練,使我們學到了這種經驗。
實訓這幾天的確有點累,不過也正好讓我們養成了一種良好的作息習慣,它讓我們更充實,更豐富,這就是一周實訓的收獲吧!但愿有更多的收獲伴著我,走向未知的將來。
電工電子的實習心得體會 篇3
九月中旬的一天,我收到張老師的一份關于組織開展“機電學子網絡學習工程”活動的通知。該活動的主題是“倡導網絡學習,構建創新校園”,活動的意義旨在引導同學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借助貴州數字圖書館平臺學習,這有利于使同學們養成自覺進行網絡學習的好習慣,對提高同學們的科學素質大有裨益。
我個人認為這樣做很好,因為大家可以網絡上豐富的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無疑給同學們的課余生活注入了新鮮的動力。大家不僅可以開闊視線,還能學到課堂上沒有的很多好的東西。正因為為方便同學們可以把網絡上好的東西吸收消化,我懷著一顆激動的心為大家開通了一個屬于我們09電氣班的共有博客。當然如何用我們班的博客,該寫些啥,怎樣用好等諸多一系列的問題,我已在倡議書上寫的明明白白,并且每間寢室我都發放了一份。
起初,我以為開通這個我們班的共有的博客,可以更好的使我們班的同學間可以彼此的了解自己,對團結我們這個集體很有好處。顯而易見,我的初衷是很好的,但事先沒認真考慮這個博客的可行性,算考慮不周吧。近二十天的觀察,我發現同學們的積極性不高,是不是同學們不好意思在公眾面前表現自己呢,我時常這樣想,但我這樣做又不是要同學們把自己的隱私說出來啊,我只是要同學們將好的資源共享嘛。究其原因,大概有好幾個方面吧,因人而異……
單憑我個人愚見,開通一個我們09電氣班共有的博客,此舉可以更好的把我們77個同學擰成一股繩,團結在一起。或許每一件事都有利弊,就像一個硬幣還有兩面呢,不過我認為,它應該是利大于弊吧。當然,不是因為這個博客是我替我們班的同學開通的,我就對它有好感,我僅是用極其客觀的態度來看待它,雖然情感也不可無。
不管怎樣,我們班的這個博客需要更多同學們的參與,當然還有老師們,期間我也和一些老師說了關于我們博客的諸多事,我也期待這個博客能成為我們同學間、師生間交流的一個有利平臺,只是希望大家共同進步而已,無它圖。
當然,可能大學自由無明顯的約束,同學們有點懶散,當然也包括我,或許對同學們之間的溝通看得很淡吧。不管你是何原因,人總該有集體責任感嘛,最好是在博客上寫出自己認為對的東西,錯的不要緊,不要害羞、不要怕出錯,人只有知道自己錯在哪,才有可能成功。我們班的博客就是檢驗你錯在哪的一個平臺。我期待大家能在我們的博客上暢所欲言,百家爭鳴最好;同時希望大家應該把我們班的這個博客看作是心靈的驛站,大家都有權在哪里喝一口心靈雞湯。
但近二十天的觀察,大家并沒有認可它,因為我看到了很少同學的足跡,這不僅讓我想到了自己是不是有時候太天真了,對同學們的期望值過高了?畢竟同學們都有自己的事要去處理,不在意在所難免,不過作為77個同學當中的一份子,我只能說量力而行、盡力就行。就在今天我有點急躁,說了要采取非常手段,但若是那樣做,心靈驛站就徹底變質了,走向了形勢,這萬不是我開通這個博客的初衷。只能期待同學們的理解了,別的好像也不知道該如何做。
最后只能期待我們09電氣班這個我們77個同學共有的博客,不要如曇花一現,終化成美麗的泡影。當然也期待老師同學們能給我指點迷津,我當萬分感謝,再重申一遍;這個博客,它不是我一個人的,而是我們77個同學的,大家在一起耕耘這個博客,也一起收獲。博客的未來在于你、在于我、在于他,你收獲的不僅是知識,還有76位同學的友情,望每一位仁兄姐妹們認真想想我們的博客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