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隊總結:任重致遠
2、班主任初體驗
實習第二天,我們便走馬上任,以自信和飽滿的精神態度給學生留下好的第一印象,這是開展工作的第一步,就這樣,成為各任班級的實習班主任,或者應該叫“副班主任”。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身為實習班主任,我們應該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與原班主任交流,了解班級基本情況,了解班級日常工作,掃工區、早讀、晚讀、晚修、周三跑步、晚上宿舍巡查、班級扣分情況等等,工作雖小,但我們每一個實習生都很認真負責地完成這些看似簡單卻繁瑣的工作。此外,我們還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制定了各自的實習班主任計劃和班級管理計劃,積極參與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努力走進學生們心中。
三、揚帆前進——實習階段
1、 三尺講臺,盡展風采
實習的第二周,就開始有部分隊員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開始上課,其他大部分隊員是在學生軍訓結束后回來的第一周開始上課。作為實習老師,我們畢竟剛從一個學生轉變為一名老師,如何面對臺下四十幾個渴望知識的學生,以及坐在教室后面細心聽講的指導老師和實習隊友們,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會。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如何上好一節40分鐘的課,著實考驗著我們每一個實習老師。
(1)課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上課前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備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備好課是上好一節課的必要前提。備課不是單純的看教材、寫教案那么簡單,我們必須從不同的方面進行備課。我們實習隊員李惠玲老師總結出備課的四要素:備課本、備教案、備學生、備信息。課本是最基本的,備課首先要熟悉課本,不管采用怎么樣的教學方法都離不開課本,備課必須以課本為核心。備教案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對象分析和教學策略。備學生要根據學生實際認知水平來備課,根據不同的班級特點設計不同的講課方式。“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我們要經常了解和搜集信息,豐富自己的學術水平,才能在課堂上旁征博引,信手拈來,給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
(2)課中——“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作為初登講臺的新教師,無論我們課前做多少準備,課堂上還是難免會出現或這或那的問題,只有真正站在講臺上講一節課,我們才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才可以不斷完善,不斷進步。經過不懈的努力,我們從最初的緊張生澀慢慢變為后來的自信淡定,課堂教學效果也有明顯的提高。在這過程中,我們也總結出上課時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a、講課時應該注意教學內容的條理性和聯系性,要將學生前后所學知識聯系起來,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b、要善于設計問題,善于提問,善于引導,不要自己一味地講,而忽略了對學生思維的引導;c、板書要清晰明了,按一定的順序書寫板書,位置不夠時將次要內容擦掉,重要內容要保留在黑板上,養成良好的習慣,規范自己板書的書寫;d、上課時候語調不要太平緩,抑揚頓挫的聲音可以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也不容易產生聽覺疲勞。
(3)課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上完課后,我們必須要學會反思總結。每次課后,我們都會虛心聽取指導老師和實習隊友的意見,看看自己究竟哪里好,哪里又需要改進,哪個環節如何處理會很好。化學科組長楊劍老師,也即是我的科任指導老師,強烈建議我們每上完一節新課內容之后都要寫課后反思,將課堂上出現的問題、不同老師對同一內容的不同講授方式、新課和重復課時課件的修改內容以及自己上課的感受和體會等一一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對這節課的內容會有更全面的認識,對今后的教學會有很大幫助,這些資料也將成為我們在教師成長之路中的一筆寶貴財富。